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道全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体积
  • 3篇体积比
  • 2篇血管炎
  • 2篇血压
  • 2篇血液
  • 2篇器官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中性粒细胞胞...
  • 2篇蜇伤
  • 2篇粒细胞
  • 2篇抗体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2篇蜂蜇
  • 2篇蜂蜇伤
  • 2篇胞浆抗体
  • 2篇病理
  • 1篇单核

机构

  • 16篇内江市第二人...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吴道全
  • 4篇蒋鸥
  • 3篇吴文建
  • 3篇刘宇
  • 3篇马平
  • 2篇杨舸
  • 2篇曾光
  • 2篇李长英
  • 2篇徐强
  • 1篇卢桂华
  • 1篇周国民
  • 1篇周小龙
  • 1篇范敏
  • 1篇张利国
  • 1篇饶志华
  • 1篇蒋奎
  • 1篇李静
  • 1篇蔡红梅
  • 1篇杨舸
  • 1篇徐小梅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GF-23/Klotho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是一种调节磷和活性维生素D(1,25(OH)2D)代谢的一种骨源性激素。FGF-23在其共受体Klotho的协同下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结合,通过提高肾脏对磷的排泄,维持血清磷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此外,FGF-23还能减少1,25(OH)2D的合成和促进其降解,从而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而且,FGF-23还可作用于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合成及其分泌。在慢性肾脏病(CKD)的发展进程中,在血清磷浓度升高发生的很早之前,随着肾功能降低,血清FGF-23水平就明显升高,而血清Klotho却显著降低。目前研究表明FGF-23/Klotho轴与CKD病程中的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FGF-23/Klotho轴与CKD关系不断的深入研究,为CKD-MBD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就FGF-23/Klotho轴与CK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万胜吴道全杨舸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KLOTHO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4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76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4.4%(64例),抗肿瘤类、神经系统类和中药制剂类药物引起的ADR也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ADR占70.8%(102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吴道全曾永兰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诱导缓解及维持缓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Sino Med、VIP等数据库,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MMF、CTX对AAV诱导缓解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4篇,包括试验组119例,对照组118例; MMF、AZA对AAV维持缓解的RCT 1篇,包括试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对于AAV的诱导缓解治疗,MMF组的缓解率(RR=1.18,95%CI:1.03~1.35,P=0.02)高于CTX组,肌酐恢复正常数多于CTX组(RR=2.21,95%CI:1.23~3.95,P=0.008),MMF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CTX组(RR=0.24,95%CI:0.06~0.91,P=0.04)。对于AAV的维持缓解治疗,MMF组复发率高于AZA组(42/76 vs.30/80,HR=1.69,95%CI:1.06~2.70,P=0.03),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AV的诱导缓解治疗阶段,MMF较CTX具有更高的缓解率和更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并能有效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在维持缓解治疗阶段,MMF的作用较AZA差,但两者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兰秀君吴道全
关键词:霉酚酸酯血管炎环磷酰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药物性肾损伤的病理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许多药物常常会引起肾损害。研究表明药物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或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发生率高达18.3%,其中抗生素肾损害的发生率达36%。不同药物损伤机制不同,损伤肾脏的部位不同,导致肾脏损伤的表现也不相同,本文就常见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及其病理机制作一综述。
吴道全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伤病理
脾肝体积比与血清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2013年
内皮素(ET)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肽,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的作用,并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有关。目前已发现ET有ET-1、ET-2、ET-3和血管小肠收缩肽4种异构肽,这4个异构肽在生物活性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大部分作用是由其亚型ET-1介导。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脾脏纤维化,体积增大,功能亢进。本文着重探讨脾肝体积比这一相对性的形态学指标与ET-1的关系。
蒋鸥吴道全刘宇吴文建
关键词:内皮素水平体积比生物活性肽血清收缩血管ET-1
脾与残肝体积比在肝癌外科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脾与残肝体积比在肝癌手术中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影像学方法和水浸法计算脾脏与肿瘤切除后残肝的体积比,分析脾与残肝体积比与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脾与残肝体积比有关,该比值越小,其评分越低(t=7.831,P=0.000),即肝功能越好。当脾与残肝体积比≤0.9时,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4 d(12~16 d),>0.9时为22 d(15~29 d),两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脾与残肝体积比能有效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预测肝癌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当预计肝癌手术后脾与残肝体积比≤0.9时,手术可安全实施。
蒋鸥刘宇吴文建吴道全徐强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变
重症蜂蜇伤患者不同时机血液净化干预的效果及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蜂蜇伤患者采用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为早期时行血液净化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2011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收治重症蜂蜇伤患者82例,根据血液净化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普通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液净化模式,对照组当RIFLE分期达I期进行,观察组当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5分时进行,观察两组生化指标、血液净化后12 h和48 h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蜇伤至血液净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蜇伤后48 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法判定重症蜂蜇伤患者早期时行血液净化效果明显优于RIFLE分期为Ⅰ期时,前者可快速清除毒素,避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减轻痛苦,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肖克君曾光吴道全饶志华
关键词:蜂蜇伤血液净化干预时机
一次性化疗药物配置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化疗药物配置包,包括外包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外包巾内的避光袋、一次性口罩及折叠的一次性垫巾和一次性连体防渗透隔离衣;上述一次性垫巾包括防漏的底层垫巾、联于底层垫巾上的表层无纺布及中层吸液巾,在底...
蔡红梅林代琼邱家英吴道全李长英曾成姚李静徐小梅周杨邱成莲
文献传递
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2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提高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收治的22例重症蜂蜇伤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 22例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累及脏器为心脏(22/22,100%)、造血器官(21/22,95.5%)、肝脏(20/22,90.9%)、肾脏(12/22,54.5%)。其中4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蜂蜇伤后出现心肌酶谱异常(22/22,100%)、血象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21/22,95.5%)、APTT升高(21/22,95.5%)、应激性血糖升高(15/22,68.2%)等。给予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后6例痊愈,13例好转,3例死亡。结论群蜂蜇伤最易出现心、血液、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及时就诊,给予局部处理、激素治疗、抗感染,必要时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等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肖杨吴道全
关键词:ORGANWASPSTINGPURIFICATION
不同方式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特化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采用5-氮杂胞苷(5-aza)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心肌细胞(CM)采用间接共培养两种方式分别诱导,对MSCs向心肌样细胞特化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体外大鼠MSCs被提取后分为3组:1)对照组单独...
杨舸吴道全马平李传达袁平衷殷明衷蒋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