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训
- 作品数:79 被引量:3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艺术更多>>
- 中国传媒集团化应注重遵循市场规律被引量:6
- 2003年
- 吴信训
- 关键词:传媒集团化行政干预激励机制
- 近十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新发展:2004-2015
- 近十年来,随着新媒体信息科技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国传媒经济发展进入了变化急速的媒体融合时代。我国学者对传媒经济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对2004-2015年我国学者对传媒经济研究的梳理和分...
- 吴信训储靖伦
- 关键词:传媒经济
- 新闻教育的国际前沿对话——“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被引量:7
- 2007年
- 2006年12月9日,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日本上智大会、韩国水原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几十所名校的著名学者和中外媒体专家汇聚一堂,共商新闻教育大计。
- 吴信训王建磊
- 关键词:新闻媒体教育发展新闻教育
- 中国付费数字电视经营的难题及对策探讨被引量:6
- 2003年
- 国家广电总局计划在今年内开播10套以上付费电视频道,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吴信训就此撰文,探讨我国付费数字电视经营的难题及对策。
- 吴信训
- 关键词:付费电视数字电视付费频道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
- 中国付费数字电视的市场推进策略初探被引量:6
- 2003年
- 吴信训
- 关键词:付费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络
- 新媒体:文化艺术创新的引擎、杠杆和本体被引量:4
- 2018年
- 人类文明史昭示,文化艺术的伊始与演进,总是与同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数字化的当今时代,文化艺术与科技之间,更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互动关系。实践揭示,新媒体是文化艺术创新的引擎、杠杆和本体。所谓引擎,体现为引发新的文化艺术样式;所谓杠杆,体现为促使传统文化艺术转型提升,优化传统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开拓传统文化艺术新的传播机遇;所谓本体,体现为媒体即文化。在新媒体拥抱文化艺术的时代,高校应该做什么?实践已经显示,媒体融合的现实趋势形成了对一系列新型人才的需求。优化教师队伍,改革课程体系,尤其是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 吴信训
-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艺术引擎本体
- 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新拓展被引量:14
- 2010年
- “健康传播”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1971至1975年斯坦福大学的心脏病学专家Dr.Jack Farquhar和传播学者Dr.Nathan Maccoby联手开展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山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媒介社会职能的不断完善,健康传播成为需要整合经济、政治、科技和学术等力量的重要发展领域,健康传播的建设和拓展也成为我国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和学者共同关注的新的热点问题。
- 吴小坤吴信训
- 关键词:新媒体心脏病学传播学者社会力量
- 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
- 2006年
- 在中国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上海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是引领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上海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大都市”,是对上海价值的历史认识、现实认识与理想认识。也寄托着中国对城市化、现代化理想境界的憧憬,同时,也寄托着整个中国对上海的期待——上海能干什么?上海还该干什么?
- 吴信训李琦
- 关键词:国际大都市产业竞争力理想境界历史认识标志性
- 微电影:公共外交与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 2014年
- 当今世界,由新媒体搭建起的贯通全球的智能传播平台和新媒体文化空间,已经显示出了重塑国家文化疆域的重要媒介力量。这对增强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扩大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 吴信训
- 关键词:公共外交国家文化软实力电影文化空间中国文化
-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对农电视节目持续创新的思考被引量:6
- 2018年
-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传统媒体格局的重大变化与调整。在电视领域,相较于纸质媒体在传播介质电子化与传播终端移动化的消解式媒体融合变革,电视的媒体融合演进呈现出自身的某些特征。"中央厨房"式全媒体内容资源整合和推送发布平台的搭建,实现了电视内容生产的多平台、多终端、多层次传播。值得关注的是,电视的主播渠道还在传统的电视平台。电视传播的内容,主要还是传统的节目样式,但在节目内容的表现和构成方式、节目传播的深化互动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创新,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实践启示我们,传统电视的媒体融合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归到电视的业务层面。对农服务节目还有待进一步充分运用新媒体思维,嫁接电视与新媒体科技优势,从振兴乡村与深化推进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上,优化内容生产。
- 吴信训吴圆圆
- 关键词: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