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乾渝
- 作品数:40 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酮饮食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中链甘油三酯(MCT)生酮饮食诱导裸鼠产生酮症,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雌性裸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SD)、生酮饮食组(KD)和无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组(NCKD)3组;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子宫内膜癌细胞悬液,接种后予以不同饮食饲养;观察期间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径线并计算体积,于第30天处死裸鼠取瘤称重。结果:7天后观察,与SD组比较,KD组及NCKD组血糖约降低40%,血酮体升高3-5倍;3组裸鼠成瘤率100%;30天后KD组和NCKD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小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与NCK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链甘油三酯生酮饮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虽然不能替代传统抗肿瘤治疗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丽莉童晓文丁岩赵鑫吴乾渝
- 关键词:生酮饮食子宫内膜肿瘤中链甘油三酯疾病模型
- 子宫内膜癌患者BRCA1和GPER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C标本中BRCA1、GPER蛋白的表达。χ^(2)检验分析BRCA1及GPER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BRCA1、GPER与不同病理种类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OX回归方法分析E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BRCA1的表达与EC患者病理类型、组织分化、肌层浸润相关(P<0.05)。GPER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分期、预后相关(P<0.05)。GPER与BRCA1在EC中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年龄、GPER表达情况是EC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C组织中BRCA1、GPER的表达与EC部分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性,GPER表达水平与EC患者总体预后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EC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 赵婧李倩吴乾渝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BRCA1GPER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HLA-E的关联研究
- 本研究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上海地区58例PIH病人和56例正常妊娠对照进行HLA-E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探讨妊高症与HLA-E的关联.
- 吴乾渝徐庸定洪孚卿赵亮范丽安杨珏琴姚芳娟张振钧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NK细胞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超声羊水指数法测定羊水量100例分析被引量:29
- 1992年
- 本文采用羊水指数法(AFI)和临床常规采用的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测定法(AFD)进行比较,并在剖宫产术时准确测量羊水量,与AFI 及AFD 法所测结果比较.认为AFI 测量羊水量显著优于AFD,以AFI≤8.0 cm 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5.0cm 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绝对值较为合理。
- 吴乾渝刘棣临
- 关键词:超声技术羊水指数妊娠
- 盐酸拓扑替康与顺铂联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评估
- 2004年
-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Toptecom hydrodhlonide)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证实为卵巢上皮性癌5例,均可评价疗效与毒副作用。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50mg/d。静脉滴注盐酸拓扑替康0.8mg/(m^2★d)(30min);连用5天。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开始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率为100%,总有效率100%。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非血液性毒性轻微,均可耐受。结论拓扑替康+顺铂是治疗卵巢上皮性癌有效的一线药物。
- 王莉萍吴乾渝唐芊
- 关键词:盐酸拓扑替康顺铂联合用药药物治疗卵巢上皮性癌
- 妊高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1997年
-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Ⅱ类基因DRB1座位(DRB1)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上海地区17个PIH家庭(包括孕妇、配偶、胎儿)(妊高征组)和14个正常家庭(对照组)的HLA-DRB1基因座位进行研究。结果:PIH组HLA-DR4抗原频率、母胎HLA-DR4抗原共享和等位基因0405的基因频率(G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等位基因0405为PIH易感基因,其可能与PIH致病基因连锁不平衡或直接作为免疫应答基因而导致PIH发生;母胎DR相容性增加,致孕妇封闭抗体不足或缺乏,最终导致母胎间的免疫平衡失调而引发PIH。
- 吴乾渝张振钧范丽安杨珏琴蒋黎华毛羽姚芳娟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人白细胞抗原心血管
- 气腹对腹腔血流动力学、局部免疫学和HIF-1α的影响
- 吴乾渝童晓文范丽安薛雪洪孚卿王昕许玲娣刘岚
- 该项目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特色专科课题,项目名称:气腹对腹腔血流动力学、局部免疫学和HIF-1α的影响,起止时间为2005.1~2007.9,资助金额为8万元。本研究通过模拟CO_2气腹环境来观察气腹对腹腔血流动力学、局...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腹腹腔HIF-1Α血流动力学
- 血小板第4因子对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预处理与造血干细胞(HSC)及祖细胞集落增殖间关系。方法用小鼠骨髓及人脐血细胞经PF4预处理48h后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上,12d后对出现的细胞集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镜下分类计数。结果经PF4预处理后HSC增殖力增强,所形成的细胞集落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PF4不仅是巨核细胞形成的抑制性因子,而且是提高早期造血细胞比例的因子之一。
- 朱铭伟韩芝燕吴乾渝韩忠朝
- 关键词:血小板第4因子造血细胞细胞增殖
- 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平衡与正常妊娠及习惯性流产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T辅助细胞 1(Th1)细胞因子 (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Th2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4、白细胞介素 10 )平衡在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11例正常未妊娠妇女、1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11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11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4、10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 (% )。结果 (1)白细胞介素 10 :正常未妊娠妇女为 (13.5 8± 3.91) % ,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为 (18.6 1± 5 .43) %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为 (2 0 .72± 5 .36 ) % ,习惯性流产妇女为 (9.48± 2 .84) % ,后者明显低于前 3者 (P <0 .0 5 )。 (2 )γ干扰素 :正常未妊娠妇女为 (30 .76± 5 .35 ) % ,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为 (2 7.2 3± 5 .74) %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为 (2 4.6 8± 5 .5 5 ) % ,习惯性流产妇女为 (36 .0 8± 5 .75 ) % ,后者明显高于前 3者 (P <0 .0 1)。 (3)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在以上 4种妇女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正常妊娠是以分泌Th2细胞因子为主的 ,当发生偏向性地分泌炎性Th1细胞因子时 ,可能会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提示Th1与Th2细胞因子平衡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一定作用。
- 居中亮范丽安陆丽华吴乾渝
- 关键词:TH1细胞TH2细胞细胞活素类妊娠
-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 ERRα表达调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ERRα与雌、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MTT、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E2)、孕酮(P)作用于HEC-1B细胞后细胞增殖和ERRα mRNA的变化。结果:E2促进细胞增殖,E2(10-6~10-8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在48h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E2明显上调ERRα表达,且10-7mol/L时上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 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细胞生长变化显示:24、48h呈正相关(P<0.05),表明雌激素通过上调ERRα表达而诱导细胞增殖。P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10-4~10-6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明显下调ERRα表达,且10-4mol/L时下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浓度细胞生长变化在24h呈正相关(P<0.05),表明孕激素通过下调ERRα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结论:ERRα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 丁岩徐怀胜王丽莉辛卫娟吴乾渝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子宫内膜肿瘤雌激素类孕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