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
- 作品数:113 被引量:67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炎因子及全身炎症反应评分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规律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10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IL-10浓度T2时开始显著降低。试验组最低值出现在T2,在T6恢复术前值;对照组最低值出现在T5,至T7时仍未恢复。T3~T7时试验组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7时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T3~T6时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T2时即显著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3~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T2时即显著降低,T7时恢复术前水平。T3时试验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保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10的浓度、增加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
- 石佳肖文静王古岩薛庆华吕红何爱霞袁素李军张喆李立环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蛋白酶抑制剂
- 215例慢性胰腺炎病因学分析被引量:43
- 2001年
-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祈1990~2000年北京协和医院2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结果:2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中,胆道系统疾病占36.7%,酒精中毒占26.5%,特发性占30.2%,其他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胰腺炎、外伤和遗传等。胆道系统疾病中以胆囊结石最为多见,其次为胆管结石和胆囊炎。结论:我国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系统疾病为主,而酒精性因素呈上升趋势,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正逐渐受到重视。
- 钱家鸣李景南田自力吕红陶丽萍
- 关键词:胰腺炎病因学
- 未分类型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 赵一晓刘爱玲吕红李骥钱家鸣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同时观察氨甲环酸对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影响与NE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入选10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试验组(n=51例)。试验组麻醉诱导后20min给予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0mg/kg,随后给予维持量10m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输注。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顺序取20例受试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h和术后24h四个时间点分别取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NE。记录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临床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浆NE手术后6h分别为(130.65±107.69)ng/ml和215.71±78.16ng/ml,手术后24h分别为(381.79±173.36)ng/ml和(608.67±229.7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737.22±270.57)ml和(1167.64±480.6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异体血制品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2.15±1.92)11和(4.98±4.32)U,血浆分别为401.57±398.52ml和664.4±563.0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NE水平在手术后6h和24h显著升高,氨甲环酸可以显著降低NE的升高,且可以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
- 吕红张昱袁素陈芳石晟杨丽静康文英石佳
- 关键词:心脏手术氨甲环酸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抗蛋白酶3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包括核周型ANCA和胞质型ANCA,所对应的经典抗体分别是抗髓过氧化物酶型(anti-myeloperoxidase,MPO)-ANCA和抗蛋白酶3型(anti-proteinase 3,PR3)-ANCA,两者分别是光学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标志性抗体。
- 李骥张蜀澜吕红杨红李玥唐颢韦明明李永哲钱家鸣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蛋白酶溃疡性结肠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过氧化物
- 慢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比较慢性胰腺炎(CP)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电话随访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7月曾住院的CP患者106例。结果 (1)完成随访的106例CP患者,男∶女=2.42∶1,死亡16例,3例死于胰腺癌变,占死亡例数的18.75%,其余大部分患者死于其他合并疾病。(2)随访时间(最后一次住院至2008年7月的时间)为(42.84±32.28)个月。(3)在疼痛改善评分上,非手术治疗为(4.12±4.12)分,手术治疗为(6.27±3.70)分,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4)治疗前后的BMI改善值为(2.60±2.94)kg/m2。(5)BMI改善值、疼痛复发、新发脂肪泻和糖尿病比率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手术治疗的患者对于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评价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手术治疗对CP的疼痛改善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术和非手术的BMI改善值、疼痛复发比例、新发脂肪泻和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赖雅敏钱家鸣郭涛丁辉吕红杨红杨爱明李景南
- 关键词:胰腺炎预后
- 不同颈动脉手术方法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CAS)对于冠心病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中国阜外医院于2005年12月-2014年12月60名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组1为27名患者接受单侧CAS后同期接受非体外循环下CABG,组2为33名患者接受单侧CEA后同期接受非体外循环下CABG。记录并分析患者主要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CAS-CABG组患者术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4.81%和0%,CEA-CABG组患者术后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为3.03%,两组患者间术后MACCE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EA-CABG组比较,CAS-CABG组术后24h胸液引流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CABG组比较,CASCABG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单侧CAS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与同期单侧CEA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均满意。同期单侧CAS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较同期单侧CEA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 张昱王春蓉吕红王越夫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甲状腺癌被引量:1
- 2018年
- UC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UC自身的炎症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肿瘤的风险增加,而UC的治疗和肿瘤的复发也常相互影响,故此类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现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UC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病历资料,并探讨其治疗情况。
- 张慧敏刘炜朱庆莉李秉璐周炜洵霍力康军仁留永健吕红李骥李玥王丽瑛钱家鸣杨红
- 关键词:甲状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性疾病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感染的情况,包括感染率,影响感染的危除因素,临床特征以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徐蕙李玥李骥杨红吕红钱家鸣
- 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青年(6~8周)和老年(56周)各10只,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4组,每组5只),实验组予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水,对照组予自由饮用水7 d,第8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mRNA相对表达量,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电泳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DSS小鼠体质量下降更明显(t=3. 679,P=0. 006),疾病活动指数更高(t=2. 496,P=0. 037),病理表现更严重(U=0. 000,P=0. 008)及IL-6表达增加(U=4. 000,P=0. 191)。电镜观察老年对照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结构不连续,老年和青年DSS小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破坏明显。老年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 (t=0. 184,P=0. 863)和occludin表达(t=0. 399,P=0. 710)低于青年实验组。结论衰老会加重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与衰老相关的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黏附连接损伤,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有关。
- 刘爱玲汪红英吕红钱家鸣
- 关键词:衰老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