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川
- 作品数:43 被引量:2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机械工程更多>>
- 欧洲甲状腺协会成人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指南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2017年欧洲甲状腺协会成人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指南(EU-TIRA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46个结节的超声图像,根据EU-TIRADS对其分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绘制ROC曲线,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446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325个(72.9%),恶性结节121个(27.1%)。取EU-TIRADS 5时为阳性、其余分类诊断为阴性时,EU-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06),此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5.9%、83.7%、68.6%、98.2%、87.0%。结论 EU-TIRADS能较准确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依据。
- 张梦菲卢川唐守信司云鹏张家君薛爱喜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
- 肝动脉解剖变异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CTA)进一步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发生率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因肝脏疾病而行DS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动脉的DSA,以及其中的32例肝动脉解剖变异的CTA表现。观察肝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情况,并分别统计其变异类型和发生率。结果1000例肝动脉造影中,正常型727例,占72.7%;肝动脉变异273例,占27.3%。273例肝动脉变异中属于Michels分型的148例,占14.8%。Michels分型未包括在内者为125例,占12.5%。其中肝总动脉分叉变异54例,占5.4%,肝动脉起源变异214例,占21.4%,肝总动脉分叉+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占0.5%。以上变异合并多种变异共存21例,占2.1%。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除DSA外,CTA亦可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肝胆外科和影像科医师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对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高诊断准确性等有重要意义。
- 卢川刘作勤
- 关键词: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CT血管造影术
- 经导管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被引量:15
- 2014年
-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是通过栓塞双侧前列腺动脉从而阻断前列腺的大部分血供,使部分前列腺组织缺血坏死,前列腺体积缩小,临床症状缓解,达到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技术。该方法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好。本文对该技术的历史、前列腺的血供、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疗效和局限性等进行阐述。
- 谢宜兴卢川程永德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介入栓塞前列腺动脉
- 介入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分析介入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确诊为DVT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每组各34例。手术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非手术组常规抗凝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亚急性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非手术组(P<0.05),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组急性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与非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VT的亚急性型期给予介入溶栓手术治疗,效果显著;DVT急性期患者,给予抗凝治疗与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相当。
- 李同飞陈海波管清龙卢川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
- 三维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平板DSA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技术。方法:72例患者利用平板DSA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再行3D-RA,并利用其Integris 3D-RA工作站行三维重组,分析其2D与3DRA对颅内动脉瘤显示的差异。结果:平板DSA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56个,利用其3D-RA检出动脉瘤76个。结论:3D-RA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应用好3D-RA技术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 曲桂莲刘卫东郭建军卢川戚春厚
- 关键词:平板DSA动脉瘤
- 沈曾植诗歌研究
- 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官至安徽巡抚。宣统二年辞官,晚年主要生活在上海。沈曾植生前诗集九种,今人钱仲联将其整理、校注,题名《沈曾植集校注》。沈曾植诗作成就颇高。陈衍尊称其为“同光体之魁杰”,钱仲联推崇...
- 卢川
- 关键词:沈曾植同光体
- 文献传递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鼻衄、皮肤粘膜毛细血管扩张、内脏损害和伴有家族史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然而许多临床和影像学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仍将本病视为少见病。由于本病的动静脉畸形持续不断的发展所造成的内脏损...
- 卢川刘作勤
-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症介入放射学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肝动脉变异的解剖学及比较影像学研究现状被引量:6
- 2005年
- 肝动脉变异对于肝癌化疗药栓塞治疗、肝脏部分外科切除、全肝或部分肝移植和肝脏疾病的诊疗等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诊疗水平,避免诊治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全面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非常必要.除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外,CT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彩色多普勒超声(CDF)新技术的应用又开辟了肝动脉变异认识的新方法.本文就肝动脉变异的解剖学及比较影像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卢川刘作勤
-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解剖学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肝动脉解剖变异部分肝移植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介入治疗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和术后随访资料。所有患者按TASC(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分型及手术血管部位进行病例分组,观察介入治疗术前、后踝肱指数变化;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累积畅通率。结果:56例患者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98.2%(55/56),临床成功率为94.6%,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7%,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肢体术后初次累积通畅率为56%±12%,分组比较提示不同治疗部位及TASC分型对术后初次通畅率有影响。结论:下肢ASO的PTA技术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中、短期疗效及肢体保全率;不同治疗部位及TASC分型对术后累积通畅率有影响。
- 秦健李长勤卢川朱建忠张十一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腔内成形术
- 超声与X线摄影BI-RADS分级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X线摄影BI-RADS分级以及两者联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准确性,以及超声与X线摄影对不同年龄组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病理证实的IDC患者术前BI-RADS超声与X线摄影分级的资料,比较超声、X线摄影BI-RADS分级及两者联合对IDC的诊断准确性。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将其分为高年龄组(50岁以上)、低年龄组(50岁及以下),分析超声与X线摄影BI-RADS分级诊断准确性。结果超声、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5%、78.9%、95.3%。对IDC的诊断准确性,BI-RADS分级超声与X线摄影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性高于单一方法(P<0.05)。在低年龄组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大于X线摄影;高年龄组中,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率大于超声。结论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应用BI-RADS分级提高了IDC的诊断准确性。低年龄组IDC患者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大于X线摄影;高年龄组IDC患者X线摄影诊断准确性大于超声诊断。
- 宋丽君张家君卢川
- 关键词:超声X线摄影浸润性导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