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峰
- 作品数:80 被引量:324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我国高粱生产演变及发展前景分析被引量:22
- 2002年
- 1 949年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和条件的变化 ,作物构成的调整 ,一方面高粱种植面积从 1 95 2年 93 9万hm2 下降到 2 0世纪末 1 3 0万hm2 ,即面积减少了 86 %。另一方面 ,高粱单产从 1 95 2年 1 1 85kg/hm2 上升到 2 0世纪末 3 95 0kg/hm2 ,即增加了 2倍多。高粱总产量波动不大。进入新世纪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根据高粱的本身生物学特性 ,从高粱用途潜力、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高粱的发展前景。
- 宋仁本卢峰卢庆善孙国民
- 关键词:高粱
- 生物质能源甜高粱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
- 邹剑秋张志鹏朱凯王艳秋卢峰朱翠云闫广艳段有厚石永顺
- 该成果应用于农业科研,是选育能源甜高粱新品种的育种技术。2006年中国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但大多仅限于资源收集、引进、筛选和杂交育种,而在三系配套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粱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一种与拖拉机联合作业的多功能高粱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拖拉机联合作业的多功能高粱种植装置,它包含一个可以拖拉机对接的机架(1),该机架(1)固定安装在种植箱(2)的两侧,所述的种植箱(2)整体为一个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种植箱(2)内设置...
- 卢峰柯福来张飞李志华段有厚王艳秋朱凯张志鹏张旷野王佳旭吴晗加刘志强
- 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_1代农艺性状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对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1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及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穗粒重表现出明显的群体超亲优势,按均值大小排顺序为:单株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穗长>锤度>生育期。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1代主要农艺性状单株生物产量、含糖量、穗粒重、株高、穗长和生育期6个性状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 段有厚邹剑秋卢峰
- 关键词:高粱农艺性状
- 一种培育耐盐性高粱品种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培育耐盐性高粱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无菌水清洗高粱种子,消毒,再浸泡在复合耐盐诱导剂水溶液中;S2、选择含有氯化钠的培养基,将浸泡后的种子均匀播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定期...
- 张飞王佳旭张旷野杨琳琳吴晗朱凯王艳秋柯福来卢峰张志鹏段有厚邹剑秋刘志强李月婷王春语黄超
- 一种成熟高粱种子体细胞胚胎的诱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熟高粱种子体细胞胚胎的诱导方法,步骤如下:(1)对成熟的高粱种子进行消毒处理;(2)制备愈伤诱导培养基:(3)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高粱种子均匀播种到步骤(2)得到的含有愈伤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皿上;(4)...
- 吴晗张旷野柯福来张志鹏朱凯李佳王佳旭张飞段有厚王艳秋卢峰
- 干旱胁迫对高粱苗期物质生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试验于2013-2014年以高粱杂交种辽杂10、辽杂11和辽杂36为试材,对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相对含水量、光合参数、地上部干重和保护性酶活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高粱幼苗的出苗会有所延缓,叶片和根系的相对含水量均下降,叶片下降幅度大于根系;干旱胁迫导致净光合速率(Pn)下降,地上部物质积累减少,气孔导度(Gs)减小是Pn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干旱胁迫下,根系和叶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并且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呈抛物线状变化,在胁迫12d达到峰值。
- 卢峰张飞段有厚
- 关键词:干旱胁迫高粱生理特性
- 多水胁迫对高粱幼苗的生理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以高粱品种辽杂36为试验材料,2014年对土壤多水胁迫下高粱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水胁迫可显著降低幼苗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不超过土壤含水量35%时各指标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不同多水胁迫梯度下受影响程度根系(F=28.04**)大于叶片(F=12.10**);在幼苗生育前期,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呈直线增加,而中后期呈抛物线状变化;脯氨酸含量在幼苗生长中后阶段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在土壤含水量45%时达到最高。
- 卢峰张飞
- 关键词:高粱幼苗生理
- 建国50年来中国高粱品种改良发展阶段及代表品种被引量:6
- 2002年
- 中国高粱品种改良从 1 949年至今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一是农家品种整理利用 ;二是新品种选育推广 ;三是杂种优势的利用与研究。通过回顾高粱品种改良发展历史 ,总结经验 ,为中国高粱育种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
- 宋仁本卢峰卢庆善
- 高粱杂交种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结合2002~2004年3年来参加国家高梁区试春播晚熟组的高粱杂交组合在各承试点的产量及有关性状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对高粱杂交种的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和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了高产杂交种所应具备的特征特性,为今后高梁的育种、栽培、推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卢峰邹剑秋王艳秋段有厚
-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