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卜向飞

作品数:31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手术
  • 7篇外科
  • 6篇手术治疗
  • 6篇肿瘤
  • 6篇颅内
  • 5篇切除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显微外科
  • 4篇动脉瘤
  • 4篇血管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老年
  • 3篇硬膜
  • 3篇入路
  • 3篇手术切除
  • 3篇术后
  • 3篇脓肿
  • 3篇微创
  • 3篇微创手术
  • 3篇微创手术治疗

机构

  • 18篇淮安市第一人...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淮阴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淮安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卜向飞
  • 27篇金孝东
  • 19篇丁涟沭
  • 13篇卞爱苗
  • 12篇李正明
  • 11篇孙晓阳
  • 10篇蒋健
  • 5篇刘骥
  • 5篇孙晓阳
  • 4篇惠小波
  • 4篇蒋健
  • 4篇李正明
  • 3篇孙晓阳
  • 2篇刘民
  • 2篇周大彪
  • 2篇刘岱
  • 2篇吴云志
  • 2篇刘骥
  • 1篇杨虎银
  • 1篇方大钊

传媒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BAVM)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B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4例BAVM完全消失,6例BAVM消失〉90%,3例BAVM消失80%~90%,1例BAVM消失〈80%,占6.25%。所有患者术后颅内未再次出血,无相关并发症。14例随访患者均无死亡,13例临床症状好转,3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明显。7例患者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5例BAVM及动脉瘤未显影,2例BAVM有较少残留。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李正明卜向飞刘骥金孝东丁涟沭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9
2019年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动脉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两组Hunt-Hess分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Hunt-Hess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术后远期疗效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李正明刘骥王晓东惠小波蒋健卞爱苗卜向飞金孝东丁涟沭
关键词:开颅夹闭术脑动脉瘤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残腔的转归被引量:2
1994年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残腔的转归江苏省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23000)孙晓阳,卜向飞我科自1988年1月~1993年10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96例,其中老年患者63例,全部病例均行钻孔引流术,并对30例老年患者在术后1~...
孙晓阳卜向飞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引流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
2005年
目的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71例,其中17例采用内窥镜辅助小骨窗(3.0cm×3.5cm)手术。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63例(88.7%),次全切除8例(11.3%)。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76.1%),功能保留37例(52.1%),有效听力保留2例(2.8%),无手术死亡。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能获得对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的良好显露,手术效果满意。
薛云鹏孙晓阳丁涟沭金孝东卜向飞
关键词: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
脑脓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2005年
目的分析脑脓肿的手术疗效,探讨脑脓肿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术前评估和术中情况选择①脓肿抽吸和(或)引流;②脓肿完整切除或脓壁切开+刮除脓苔+脓壁全部/部分切除。结果手术死亡率为4.76%(3/63)。无一例因脓壁切开手术引起感染扩散,所有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地缩小和消失,获得随访45例术后神经功能良好。结论脓壁切开+刮除脓苔+脓壁全部/部分切除的方法能有效保留神经功能,符合微创手术理念。
刘民周大彪孙晓阳金孝东卜向飞
关键词:脑脓肿微创手术手术治疗神经功能
52例脑脓肿误诊分析
1997年
卜向飞
关键词:脑脓肿误诊
EZH2靶向的shRNA质粒的构建和有效靶序列的筛选
2012年
目的:构建并筛选靶向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EZH2基因的带有小发夹结构的DNA片段并克隆至质粒pGPU6/GFP/Neo中,经酶切和测序分析后转染入胶质瘤U251细胞,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ing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其对EZH2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入胶质瘤U251细胞,转染效率大约为70%。其中,以靶向hEZH2-715序列的质粒抑制效果最好,其对U251细胞EZH2 mRNA和protein抑制率分别为55%和89%。结论:成功构建了能高效抑制EZH2基因表达shRNA的重组质粒,为下一步探索EZH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吕佳孙晓阳丁涟沭金孝东卜向飞卞爱苗蒋健
关键词:RNA干扰质粒胶质瘤
貌似脑血栓的老年人颅内肿瘤3例报告
1991年
貌似脑血管病的脑肿瘤并不少见,尤以老年人的脑肿瘤更易贻误诊断。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8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61岁。因进行性左侧上下肢运动障碍50天,拟“脑血栓形成”收入神经内科。无高血压史。查体:神志清楚。
吴云志顾文军孙晓阳金孝东刘民卜向飞梁正
关键词:脑血栓颅内肿瘤老年人
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老年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老年人是脑动脉瘤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具有较多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均是导致颅内动脉管壁上肌层缺乏的原因,管壁局部薄弱情况下,血流会造成局部损伤,形成囊性组织,突出血管外,即脑动脉瘤。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易造成局部动脉薄弱区压力增强,导致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即便老年患者动脉瘤并未破裂,但血管内压增高也会导致囊体逐渐增大,在颅内形成占位效应,压迫相应组织,神经造成患者神经麻痹甚至昏迷。经组织学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类型同颅内相应血管具有明显相关性,不同血管可能会影响动脉瘤形成。本文拟分析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老年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李正明卜向飞刘骥金孝东丁涟沭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以SD大鼠制作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10例和脊髓损伤+GDNF组(实验组)10例,应用Hoches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
丁涟沭孙晓阳金孝东卜向飞蒋健李正明卞爱苗刘岱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