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 作品数:44 被引量:5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 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诉人地位及其制度构建被引量:11
- 2020年
- 新《行政诉讼法》确立了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以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反映了宪法层面上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体现了人民主权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与国家积极作为理论。根据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应当界定为公诉人。在此基础上,应围绕以下制度内容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制度构建:检察机关调查取证制度;检察建议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制度;不履行职责的判断标准;检察机关举证责任制度。
- 刘飞徐泳和
- 关键词:诉讼地位公诉人
- 行政协议诉讼的制度构建被引量:61
- 2019年
-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系以"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为中心构建的,行政协议引发的争议原本难以进入受案范围。通过将行政协议拆分为"行政行为"和"其他协议行为"两个部分,行政协议中的"行政行为"部分得以进入行政诉讼。此种做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争议的部分解决,却无法得到行政法学理的支撑。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同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方式,二者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认清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的关系定位,是构建行政协议诉讼制度的关键性前提。我国尚未有实体法对行政协议及其制度构建作出明确规定。先期对行政诉讼制度加以调整,借助"行政争议"而非"行政行为"界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助于缓解当下制度设计与学理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未来行政协议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空间。
- 刘飞
- 关键词:行政协议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行政协议诉讼的制度构建
- 2020年
-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系以“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为中心构建的,行政协议引发的争议原本难以进人受案范围。通过将行政协议拆分为“行政行为”和“其他协议行为”两个部分,行政协议中的“行政行为”部分得以进人行政诉讼。此种做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争议的部分解决,却无法得到行政法学理的支撑。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同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方式,二者之间应是并列关系。
- 刘飞
- 关键词:行政诉讼制度受案范围行政法学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协议与单方行为的界分被引量:8
- 2023年
- 对于应如何界分行政协议与单方行为的问题,学界在各时期形成的主导性观点有所不同,“分立说”构成其中的一条主线。尽管如此,现行规范中并未在行政协议与单方行为之间设定制度隔离。由于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所限,司法实践中需要从行政协议中拆分出来一个部分并拟制为单方行为,才能使相关争议进入行政诉讼。然而,所谓“拆分公式”不仅无法得到行政法学理支撑,亦无法在司法实践中形成制度化的适用模式。行政机关在确定活动方式时,应基于并行禁止原则在两种行为方式之间作出选择。订立行政协议后,行政机关应优先采用协议约定方式,仅在无法“按照约定”且为维护公共利益有所必要时,才可以另行依法作出单方行为。
- 刘飞
- 关键词:行政协议单方行为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的国家审计--“国家审计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专题座谈会被引量:7
- 2015年
- 时间:2015年3月2日上午9:30—12:30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二会议室高培勇:感谢各位专家应邀来到财经院参加此次专题座谈会。我们之所以举行这样一个专题座谈会,主要是考虑到两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其一,最近一个时期,在当前趋于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边界呈现出不断拓展的态势。
- 高培勇崔振龙贾康任剑涛孟春戴焰军刘飞汪德华谢林赵早早汤林闽
- 关键词:国家审计从严治党审计部门审计监督权审计信息
- 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可为实现司法独立之首要步骤——从德国行政法院之独立性谈起被引量:34
- 2002年
- 行政审判是我国惟一以法律手段控制国家权力的制度 ,是目前司法制度中最亟待变革的部分 ,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可由此而始。德国行政法院制度独立性的基础及内涵以及其司法制度的理念对我国的司法改革极具启示性。就我国现状而言 ,德国式的行政法院模式是更有助于确立司法独立的选择模式 ,因而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 ,可为司法独立的首要步骤。
- 刘飞
- 关键词:行政法院独立性司法改革
- 德国行政程序法之形成、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 2014年
- 行政程序法服务于宪法中的基本性规定,同时担负有实现行政效率的功能。联邦立法者最初所追求的目标是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即以一部统一的法律对联邦、各州以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作出规定。然而从立法结果上来说,立法者的上述目标并未达成,联邦行政程序法仅仅实现了行政程序的部分法典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行政机关所拥有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法对之作出统一完整的规定。联邦行政程序法实施至今已有近40年之久,在此期间许多具体问题都已经被行政法院所解决。实践中在两类案件中曾出现了困难,其一是所谓混合合同的法律性质问题,其二是关于说明理由的规定与理由的迟延。此外,在特定领域中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包含有程序性规范的法律。如果可以参照德国已有的其他法典,对程序性法律进行整合,可以避免出现较大的法律分化,也可以清除许多重复规范,但这一做法是否可以实现却是值得怀疑的。
- 弗朗茨-约瑟夫.派纳刘飞
- 关键词:行政程序
- 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以司法温度呵护公民权益
- 2024年
- 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司法救助是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中的人身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以支付救助金为主要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特定案件当事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2014年,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中政委[2014]3号),标志着我国司法救助工作已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
- 刘飞
- 关键词:司法救助救济措施人身侵权公民权益中央政法委
- 行政法体系及其构建被引量:11
- 2009年
- 施密特·阿斯曼刘飞刘兆兴(校)
- 关键词:行政法体系一般法律原则国家赔偿法分析性思维法律部门秩序观
- PPP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其争议解决途径的一体化被引量:13
- 2019年
- 政策性文件中所推行的PPP协议与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协议两个概念之间,当前并未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本文以PPP协议中的PPP项目合同为例,认为其同时具有公法性与私法性,不能仅认定其中某一方面的法律性质。目前政策性文件与法律草案中规定的争议解决途径,已突破了公私法二元化分割所形成的局限。由于新《行政诉讼法》中已经初步体现出了一体化解决行政与民事争议的制度构建,将来应统一规定以行政诉讼途径解决有关PPP协议的所有争议。
- 刘飞
- 关键词:PPP协议法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