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4
- 2020年
- 本研究拟探讨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对769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1)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和道德同一性均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均受到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在道德同一性水平较低的群体中都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明晰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而且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 王辰陈刚刘跃宁牛更枫殷华敏
- 关键词:社会排斥自我控制道德同一性
- 新时期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思考
- 2009年
- 现在,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高校辅导员面临改革心理压力增大,要应付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主动寻求解决之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高校应帮助辅导员适应改革,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健康,使其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 刘跃宁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 当今高等教育现状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挑战。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十五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次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位居第三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其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学会正视压力、调节压力,逐渐建立起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社会和高校应尝试建立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使其积极、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 刘跃宁
- 关键词:高校教师辅导政治教育现状高等教育
- 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视野审视大学生失恋教育
- 失恋是在大学生中常见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失恋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和谐校园构建需要审视这一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开展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重视工作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大...
- 聂广明陈刚刘跃宁
- 文献传递
- 新时期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管理策略被引量:3
- 2009年
-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型员工对企业越发重要,但其流失问题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文章从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界定、原因分析和识别入手,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
- 刘跃宁
-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 2018年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有思想引领、精神动力的重要功效,同时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消化其精髓,务必要在真学与真信上下功夫。文章立足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着力从筑牢教育基石,掌握教育规律及丰富教育手段等方面探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有效路径。
- 张显全李雯雯刘跃宁
-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被引量:2
- 2008年
- 新时期高校不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困难挫折,面对挫折,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悲观的情绪状态。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增强其挫折容忍力,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使他们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
- 刘跃宁张洪坤
-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如何缓解职业倦怠
- 2018年
- 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来有效缓解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
- 刘跃宁张梦琦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