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苏怡

作品数:5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甘草
  • 2篇HPLC-U...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异甘草酸镁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梯度洗脱
  • 1篇全血
  • 1篇犬血浆
  • 1篇喜树碱
  • 1篇洗脱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释放
  • 1篇相色谱
  • 1篇小鼠
  • 1篇小鼠体内
  • 1篇小鼠体内分布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丁建花
  • 4篇胡刚
  • 4篇刘苏怡
  • 2篇张徐宁
  • 2篇范益
  • 2篇刘强
  • 1篇汪海
  • 1篇姚红红
  • 1篇章静
  • 1篇张芸
  • 1篇王庆敏
  • 1篇曹聪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全血中两种基喜树碱活性成份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全血中羟喜树碱两种活性成份羧酸型羟喜树碱(CHCPT)和内酯型羟喜树碱(LHCPT)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nm,发射波长为550nm,Discovery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三乙胺-0.05mol·L-1磷酸氢二钾缓冲液(345160,pH6.8),流速1.0ml·min-1,N2000色谱工作站采集数据,外标法计算药物浓度。结果全血样品中CHCPT、LHCPT峰分离良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样品峰,最低检测浓度为2.5μg·L-1。CHCPT、LHCPT浓度范围在2.5~1500μg·L-1间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6x-921.56和y=11840x-5188.4,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8和0.9991,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5.5%~98.6%和78.4%~89.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0.7%~103.9%和96.8%~102.0%,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0%,提取后样品-75℃冻存7d稳定。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且灵敏、可靠,适用于HCPT类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HCPT两种活性成份CHCPT和LHCP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张徐宁丁建花刘苏怡刘强范益胡刚
关键词:全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UV法同时检测犬血浆中异甘草酸镁及甘草次酸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犬血浆中异甘草酸镁(MGL)及甘草次酸(GA)的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HPLC-UV)。方法:采用HPLC-UV法,检测波长252nm,Kromasil ODS-1 C18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乙腈-0.1%二乙胺水溶液(pH4.60),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Millennium^32工作站采集数据,外标法计算血药浓度。结果:血浆中MGL、GA峰分离良好,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峰。最低定量浓度为0.2mg·L^-1,两者浓度范围在0.2~100mg·L^-1呈线性相关;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4.3%~101.9%和96.4%~101.9%,绝对回收率分别为78.7%~87.0%和77.5%~87.7%,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0%;血浆样品-20℃冰箱中冻存14d、冻融3次、室温放置10h均稳定,提取后样品4℃放置9h稳定。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灵敏可靠,适用于MGL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
刘苏怡王庆敏曹聪丁建花胡刚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甘草次酸梯度洗脱
α-与β-甘草酸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被引量:60
2004年
目的 :探讨甘草酸 (glycyrrhizicacid ,GL)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 GL和 β GL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方法 :运用HPLC UV法检测小鼠单次ivα GL或 β GL5 3mg·kg-1后 5、15、30、6 0和 180min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结果 :α GL和 β GLiv后分布迅速 ,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 ;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 30min时 ;α GLiv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 β 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 β GL或与其相近 ;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 180min时α GL各组织脏器 (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 GL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 30 %~ 70 %。结论 :小鼠ivα GL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的速率高于 β GL ,无组织蓄积 ;而 β GL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
范益丁建花刘苏怡张徐宁刘强章静胡刚
关键词:Α-甘草酸HPLC-UV法
K_(ATP)开放剂埃他卡林对高K^+刺激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KATP 开放剂埃他卡林 (iptkalim ,IPT)对高K+ 刺激PC12释放谷氨酸 (Glu)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PC12细胞为模型细胞 ,应用HPLC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Glu含量。结果 :IPT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 ,格列苯脲 (Gli)增强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的效应 ,并部分逆转IPT的抑制效应。PKC抑制剂HA 10 0和钙调素 (CaM )拮抗剂三氟拉嗪不影响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 ,也不拮抗Gli的增强效应。结论 :IPT抑制Glu释放与开放KATP 有关 ,Gli拮抗IPT的抑制效应并非由PKC或CaM信号传导途径介导。
姚红红张芸丁建花刘苏怡汪海胡刚
关键词:埃他卡林ATP敏感性钾通道谷氨酸格列苯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