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山

作品数:13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4篇重复经颅磁刺...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磁刺激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疗效
  • 3篇脑卒中
  • 3篇脑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抑郁
  • 2篇心理
  • 2篇心身疾病
  • 2篇心身疾病治疗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前瞻记忆
  • 2篇青少年抑郁
  • 2篇青少年抑郁症
  • 2篇自杀
  • 2篇量表

机构

  • 13篇秦皇岛市第一...
  • 3篇秦皇岛职业技...
  • 2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学院

作者

  • 13篇刘玉山
  • 10篇杨柳
  • 7篇吴宁渤
  • 6篇孙静
  • 3篇廉志凯
  • 3篇刘兰祥
  • 2篇史文宗
  • 2篇王惠凤
  • 2篇齐曦明
  • 2篇李贺
  • 2篇王娜
  • 1篇李云
  • 1篇刘彬彬
  • 1篇王莉
  • 1篇路承彪
  • 1篇柳东田
  • 1篇杨桂凤
  • 1篇刘宏丽
  • 1篇于常英
  • 1篇齐曦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观察组,各34例,持续治疗4个疗程。入院即刻、治疗4个疗程后,获取两组外周静脉血血清并检测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低于对照组,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刺激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优化神经功能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杨柳刘玉山吴宁渤刘宏丽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神经递质细胞因子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内部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情况,利用多项式加工树(muhi—nomialprocessingtree,MPT)模型分析并探究不同被试在完成前瞻记忆任务内部认知情况及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记忆的具体成分。方法选取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7例神经心理学背景相匹配的正常被试,通过颜色匹配任务,对两组被试的前瞻记忆能力进行测查,利用MPT模型对前瞻记忆的内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前瞻记忆成绩为(21.83±2.46)%,(38.8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5);进行中任务成绩为(75.88±0.43)%,(71.4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79,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人[(2.34±1.41)S,(1.81±1.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成分参数显著低于正常人(0.82vs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2(1)=9.56,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回溯成参数显著高于正常人(0.54vs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2(1)=14.17,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低于正常对照,从而降低了其前瞻记忆成绩。
刘玉山杨柳廉志凯孙静王丽婷卜春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事件性前瞻记忆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特点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资料,比较单纯服药患者与附加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高频r TMS治疗的患者经治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别、两种治疗方式减分率的差别及与减分率相关的因素。结果单纯用药与结合r TMS均能降低SDS评分,但附加r TMS治疗组SDS减分率较单纯服药组显著增加(P<0.01)。单纯服药组SDS减分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6,P<0.05),而r TMS治疗组SDS减分率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SDS初始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在急性期,两种治疗方法与治疗时程无关(P>0.05)。结论附加r TMS治疗较单纯服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r TMS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刘玉山齐曦明杨柳孙静刘彬彬郑涛董艳超刘兰祥
关键词:单相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自评量表
诱发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的刑法分析
2019年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精神病学和法医方面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实质上是因病死亡。但如果因病死亡是由某种负性生活事件诱发,且负性生活事件的制造与抑郁症患者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对于以负性生活事件诱发抑郁症患者死亡的行为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并考虑主观方面进行归罪量刑。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存在抑郁障碍,意图利用负性生活事件诱导被害人自杀,即主观故意的,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进行定罪量刑;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存在抑郁障碍,应当预见到自己导致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对被害人病情加重死亡作用却没有预见的或轻信能够避免,即主观存在过失的,应当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行为人不知被害人存在抑郁障碍,即无故意无过失的,自杀应当认定为意外事件导致的死亡。
陈昭伟刘玉山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自杀刑法评价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青少年抑郁症患者287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问卷,并采用NSSI行为问卷评估患者NSSI行为,计算过去1年内NSSI发生率;将患者分为伴NSSI行为组与不伴NSSI行为组,筛选影响N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估。结果28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近1年内NSSI行为发生率为40.07%,自伤方式中占比最高的为“故意割伤自己”67.83%;单因素分析显示,伴NSSI行为组学习日不住校、被有意排挤或孤立、有自杀未遂史、有自杀意念、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中/中专占比均高于不伴NSSI行为组(P<0.05),FACESⅡ-CV适应性评分低于不伴NSSI行为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日不住校、被有意排挤或孤立、有自杀意念、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中/中专、FACESⅡ-CV适应性评分低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3~0.856)。结论基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与区分度,可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行为提供参考价值。
杨柳刘玉山吴宁渤孙静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列线图
焦虑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评定,为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因子分析,2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焦虑症的诊断依据CCMD-3。结果:通过对焦虑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因子分析,发现与焦虑症有关的主要因子为P、N、I、F、A、M。焦虑症患者6个因子的结构状况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症患者在P、N、F因子低分(T〈40)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在P、I、M、A、F因子高分(T〉60)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在P、N、I、M、A、F各个因子得分正常(t=40~60)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MMPI对焦虑症患者有十分相似的结构效度。因子分析能很好的表达精神质、神经质和社会适应等模型,并用标准化地形式表达出来,方便了MMPI的分析解释工作。
刘玉山杨柳陈艳芳孙静廉志凯李贺乐祎
关键词:焦虑症
CD157/BST1基因多态性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CD157/BST1基因rs430111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ASD患儿作为ASD组,100例无神经发育障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结果将ASD患儿分为轻中度组(66例)和重度组(36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受试儿童血液样本中CD157/BST1基因位点rs4301112进行测序,分析CD157/BST-1基因位点rs430111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ASD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ASD组CD157/BST-1基因rs4301112位点AG基因型分布频率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模式下,ASD组AG+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SD重度组AG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轻中度组(P<0.05),AA和GG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基因型是AS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CD157/BST-1基因rs4301112位点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与ASD发生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杨柳刘玉山吴宁渤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单核苷酸多态性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低频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1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组37例(接受1Hz低频rTMS治疗)、高频组37例(接受10Hz高频rTMS治疗)和对照组37例(接受假刺激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及治疗第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3组患者评分。结果 rTMS治疗前,3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4周末,低频组、高频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高频组;治疗后第2周末,高频组HAMD评分下降幅度较低频组明显。结论低频与高频rTMS治疗PSD安全有效,高频rTMS治疗起效更快。
杨柳刘玉山刘兰祥齐曦明史文宗路承彪孙静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后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为抑郁症组,并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_(3)、VDBP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32)、重度组(n=27);比较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不同抑郁程度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_(3)、VDBP水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_(3)、VDBP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首发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t=10.625,P<0.05),VDBP水平升高(t=13.158,P<0.05);轻、中、重度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依次降低(F=58.319,P<0.05),VDBP水平依次升高(F=18.805,P<0.05);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HAMD评分、VDBP呈负相关(r=-0.517、-0.511,P<0.05),血清VDBP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498,P<0.05);血清25-(OH)D_(3)缺乏(OR=1.775)、VDBP高水平(OR=1.519)是影响首发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VDBP水平较高,25-(OH)D_(3)与VDBP呈负相关,且均与HAMD评分显著相关,VDBP、25-(OH)D_(3)可作为判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杨柳刘玉山吴宁渤孙静
关键词:维生素D结合蛋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综合医院心理和心身疾病治疗模式研究
吴宁渤刘玉山王惠凤吴飞燕王莉郝永红刘瑞吉于常英杨桂凤柳东田陆强王娜
该课题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2002年10~12月份和2006年10~12月份心理科就诊患者分别为278人及1420人。第二部分为2006年临床各科精神心理会诊共计255人。平均1~3次。第三部分为门诊内科及相关...
关键词:
关键词:心理门诊焦虑心身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