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细胞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蛋白
  • 1篇道炎症
  • 1篇滴剂
  • 1篇第1秒用力呼...
  • 1篇新生小鼠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学龄
  • 1篇炎症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效
  • 1篇一氧化氮

机构

  • 1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连云港市妇幼...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11篇刘爱红
  • 3篇韩志英
  • 2篇王军
  • 2篇范彧
  • 1篇李若玲
  • 1篇郝粉英
  • 1篇刘丽
  • 1篇李明
  • 1篇许荣花
  • 1篇张皓
  • 1篇张俊艳
  • 1篇邬宇芬
  • 1篇孟晋华
  • 1篇杜敏
  • 1篇石永生
  • 1篇张艳丽
  • 1篇梁新
  • 1篇梁秀清
  • 1篇冯雍
  • 1篇刘丽平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6~18岁学龄儿童与青少年呼出气一氧化氮正常值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调查中国6~1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正常值范围,为中国儿童FeNO的标准建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中国7个行政区的16个省份进行多中心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5949例6~18岁儿童和青少年(男3101名,女2848名)参与研究。按照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协会推荐的技术标准进行FeNO测定,并探讨FeNO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地区等的关系。结果中国6~18岁儿童和青少年FeNO的几何均值为14.1 ppb,其95%置信区间(偏态分布)为1.0~38.2 ppb。6~11岁儿童的FeNO几何均值为13.1 ppb,其95%置信区间(偏态分布)为1.0~38.1 ppb;12~18岁组的FeNO几何均值为15.7 ppb,其95%置信区间(偏态分布)为2.0~38.2 ppb。11岁及以下儿童FeNO值随年龄减小而降低,每减小1岁,FeNO值降低1 ppb。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11岁儿童年龄与FeNO对数值显著相关(P<0.01);12~18岁组性别、身高、地区与FeNO对数值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FeNO值较此前的中国多中心研究(2010年至2012年)偏高。对12~18岁年龄,推荐采用16 ppb作为临床切点。对11岁及以下儿童,考虑年龄的影响,年龄每减小1岁,FeNO切点值降低1 ppb。
张皓江文辉马春艳石永生贾春梅王金荣韩玉玲张月华李明王菲于艳艳邬宇芬冯雍刘丽刘爱红张巧玲龙珍代富力张艳丽计明红马冬均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正常值呼吸道炎症
研究TGR5过表达对暴露于高氧的新生小鼠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TGR5对新生高氧(hyperoxia,HO)损伤小鼠肺部炎症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新生小鼠放置在一个含75%氧气的密封有机玻璃室内14天以建立BPD模型,将新生小鼠分为6个实验组:对照组(常氧组);HO组;HO+LV-NC组;HO+LV-TGR5组;HO+si-NC组;HO+si-TGR5组。在出生后14天,收集肺组织、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湿/干(W/D)重量比、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O组新生小鼠肺组织中TGR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出现肺部炎症伴有肺泡-毛细血管渗漏、中性粒细胞浸润、MPO活性增强、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发生;TRAF6和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O组比较,TGR5过表达可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MPO活性(P<0.05);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反应(P<0.05);降低TRAF6蛋白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P<0.05)。相反,TGR5干扰进一步加剧了HO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结论TGR5过表达通过抑制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改善HO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可作为临床试验中一种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发育异常的新策略。
池婷刘爱红范彧阴欣
关键词:高氧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出现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无急性发作症状体征的患儿,使用哮喘控制药物的基础上,接受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通过预约复诊、电话随访和咨询,进行治疗前后临床观察,疗效对比及护理指导。[结果]日间和夜间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证明脱敏治疗对儿童过敏性哮喘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很轻微,可自行缓解或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说明脱敏治疗的安全性,可缓解患儿的痛苦。
梁新郝粉英刘爱红李若玲
关键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
外周血TLR4和NLRP3表达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山西省儿童医院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参考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划分为重症组(n=35)与轻症组(n=57)。采集各组儿童的血样,对单个核细胞内NLRP3、TLR4相对表达量予以测定,同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β水平予以测定。分析MPP患儿NLRP3、TLR4表达水平与IL-18、IL-1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P病情评估中NLRP3、TLR4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NLRP3、TLR4、IL-18、IL-1β水平分别为1.94±0.12、0.76±0.10、(179.78±16.31)pg/mL、(6.82±1.19)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6±0.10、0.60±0.05、(86.83±13.88)pg/mL、(4.41±1.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NLRP3、TLR4、IL-18、IL-1β水平分别为2.18±0.19、0.89±0.11、(213.09±19.58)pg/mL、(8.59±1.34)pg/mL,均明显高于轻症组[1.69±0.13、0.68±0.09、(150.57±14.97)pg/mL、(4.97±1.0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MPP患儿IL-18、IL-1β随NLRP3、TLR4升高而上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重症MPP预测中NLRP3、TLR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949,预测价值均较好(P<0.05)。结论MPP患儿的IL-18、IL-1β、NLRP3、TLR4水平均明显上升,且NLRP3、TLR4水平随IL-18、IL-1β水平升高而上升,NLRP3、TLR4可作为MPP患儿病情进展预测的辅助因子。
王军刘爱红张俊艳张晓娟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TOLL样受体-4
十味龙胆花颗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十味龙胆花颗粒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7月—2024年5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通过雾化器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3次/d,20 kg以下儿童每次吸入半瓶,20 kg及以上儿童每次吸入1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十味龙胆花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在治疗7 d后分析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主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病情、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vs81.82%,P<0.05)。治疗组发热、肺啰音、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程度评分表(CET)评分均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CET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比治疗前高(P<0.05),且治疗组FEV_(1)、PEF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SC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味龙胆花颗粒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可提高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减轻咳嗽程度,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王军刘爱红崔捷
关键词:十味龙胆花颗粒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误诊为脑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时期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脑瘫疗效有所提高,但误诊屡有发生,现就我科1995年以来门诊以脑瘫收入院3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9例,女16例;年龄<6月1例,...
许荣花刘爱红梁秀清董志文
关键词:家庭社会
不同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30例≤3岁以及163例>3岁的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MP肺炎以冬季发病率最高,>3岁组患儿MP所致大叶性肺炎男性77例(47.2%),≤3岁组男性16例(53.3%),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7,P>0.05)。与>3岁组相比,≤3岁组患儿痰咳、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喘鸣音发病率高,降钙素升高较多(P<0.05)。>3岁组在发热病例、发热热程、C反应蛋白(CRP)升高、进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激素使用率均较≤3岁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显示病变以右下肺叶最多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及皮疹。早期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结论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肺炎症状较重,肺内外并发症多见;早期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可改善预后。≤3岁婴幼儿MP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更易出现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表现,体内炎症反应轻,肺部后遗症少。
常洁韩志英刘爱红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儿童
儿童侵袭性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八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i,GAS)又称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儿童细菌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及脓疱疮等皮肤软组织感染,偶可引起阴道炎、肛周蜂窝织炎、肺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肌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等[1]。感染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由患者正常无菌部位分离出GAS引起的感染定义为侵袭性A族链球菌(invasive GAS infections,IGAS)感染。
刘爱红孟晋华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化脓性链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A族链球菌急性肾小球肾炎
太原地区866例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病因及药物疗效随访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太原地区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特点及药物疗效进行随访、分析,为该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经验性诊疗提供思路,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6例0~14岁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遵循国内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作出诊断并予相应治疗,按时随访,评估药物疗效。结果:866例患儿年龄6个月~14岁,653例(75.4%)慢性咳嗽为单病因所致,213例(24.6%)为混合病因。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97例(80.5%)、感染后咳嗽(PIC)190例(21.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66例(19.2%)、过敏性咳嗽(AC)19例(2.2%)、心因性咳嗽(PC)11例(1.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例(0.2%)。病因分布具有年龄、季节差异,而无性别差异。明确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太原地区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为CVA、PIC和UACS,无性别差异;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药物干预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关键。
冯翔韩志英刘爱红范彧杜敏魏语泽段玥如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药物疗效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变化
2016年
探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4例,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治疗,对比患儿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3例(85.13%);治疗后IgA、IgG、Ig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匹多莫德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提高患儿的抵抗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刘爱红
关键词:匹多莫德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