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楚光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鼢鼠
  • 5篇甘肃鼢鼠
  • 4篇林场
  • 2篇植被
  • 2篇种群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卧息地
  • 2篇物种
  • 2篇保护区
  • 2篇春季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栖息地
  • 1篇冬季生境
  • 1篇毒饵
  • 1篇岩羊
  • 1篇药效
  • 1篇药效成分
  • 1篇鱼类
  • 1篇鱼类多样性

机构

  • 17篇陕西省动物研...
  • 6篇西安植物园
  • 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7篇刘楚光
  • 11篇王开锋
  • 11篇王艳
  • 9篇靳铁治
  • 8篇张洪峰
  • 7篇吴晓民
  • 6篇张莹
  • 6篇吴永朋
  • 6篇姬明周
  • 6篇边坤
  • 5篇党蕊叶
  • 4篇沈均梁
  • 3篇齐晓光
  • 2篇李保国
  • 2篇权清转
  • 2篇王开峰
  • 1篇许涛清
  • 1篇张广平
  • 1篇刘晓农
  • 1篇翟嫚

传媒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动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草药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8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肃北发现白喉石(即鸟)
2015年
2010年5月17日11∶12,作者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马鞍山村观音山(42°27'14.2'N,96°26'06.2″E;海拔1666 m)发现1只鸟,该鸟站在废弃矿区的岩石上,上体黑白色,喉部白色,与颈侧形成不完整圆环,胸红色,翼有白斑。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甘肃脊椎动物志》(王香亭,1991),核对为白喉石鸭Saxicolainsignis,隶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鸫科Turdidae,刘伟安等(2013)在甘肃尕海发现该鸟,该地位于甘肃南部接近四川阿坝和青海,但本文调查地区位于甘肃北缘,接近我国的新疆和蒙古国,两者距离较远。
靳铁治边坤王开锋齐晓光刘楚光王艳
关键词:黑白色整圆繁殖期
甘肃马鬃山发现小地兔被引量:1
2010年
2010年5月8日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采集到小地兔(Pygeretmus pumilio)1只,为该地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及生境进行了描述。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域啮齿类动物系统发育与演化有重要意义。
王开锋靳铁治齐晓光边坤刘楚光王艳张广平翟嫚刘利军李保国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检索系统的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0 000余号,为秦岭野生动物的重要档案资料.随着网络数据和资料传递技术的发展,对标本的管理和检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检索系统》是一款标本数字化管理及查询软件,该软件以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为运行平台,可以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访问数据库,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色、运行基本条件、系统的流程、数据库的主页面及检索界面.
张洪峰刘楚光权清转陈弘
关键词:标本物种数据库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数量变化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1999年和2001年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数量的调查,结合前人1997 年和1983年所做的工作,认为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势头.由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人类在低山地区的活动的减少为岩羊腾出大量空间,这是岩羊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数量调查各样带记录差异明显,0样线分别占44.1%和63.5%说明保护区内的岩羊分布并不均匀,生境已呈破碎化,部分生境的植被因干旱及岩羊过度啃食出现严重退化;尽管1997年以来,岩羊的年增长低于1983-1997年间平均年增长的水平,但仍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并已经影响到植被的恢复和其它野生动物的发展.建议在岩羊密度较大的地段有计划的进行人工淘汰,以调节岩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刘楚光王艳
关键词:岩羊种群
甘肃马鬃山盘羊春季卧息地的利用被引量:9
2012年
2010年4~5月,在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调查研究了盘羊的卧息地生境选择,共测得盘羊利用样方81个,对照样方81个。通过比较表明,马鬃山地区的盘羊夏季卧息地主要选择高海拔、阳坡、中坡位、坡度大、红砂植被、碎石地、植被密度低、远离道路和居民点、接近水源和隐蔽物、隐蔽程度好的区域。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海拔(OR值1.614,95%CI1.248~4.419)、坡向(95%CI1.682~3.745)、坡位(95%CI0.839~3.156)、坡度(OR值1.705,95%CI1.227~2.369)、植被类型(95%CI0.682~2.732)、距水源距离(OR值0.180,95%CI0.041~0.787)、距道路距离(OR值1.628,95%CI2.598~3.941)、隐蔽级(OR值0.911,95%CI0.857~0.967)是盘羊春季卧息地选择的主导因子。
边坤刘楚光王开峰
关键词:盘羊卧息地春季
溴敌隆蜡膜毒饵的制备及效果试验
2007年
报道了一种新型杀鼠毒饵——溴敌隆蜡膜毒饵的制备方法及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毒饵具有一定的防潮防霉变性能,适口性较好,小白鼠对毒饵的摄食率为0.72,适口性比为1:1.46(以玉米为参照物),大田杀灭甘肃鼢鼠的的杀灭率与玉米糁毒饵的差别不明显,分别为71.4和72.
党蕊叶权清转吴晓民王开锋刘晓农刘楚光王艳姬明周沈均梁张洪峰靳铁治张莹吴永朋杨存良
关键词:溴敌隆甘肃鼢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的鼠害治理问题被引量:2
2007年
综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鼠害问题及防治现状.退耕(牧)还林(草)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鼠害始终是困扰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重要问题,截至2004年底,西部12个省(区)的鼠害实际发生面积已达264.3×104hm2,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为最严重的省(区);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的压力、鼠类的天敌减少以及退耕还林(草)中缺少科学观念,仓促实施是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鼠害对植被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巨大,但在治理方法上尚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黄土高原鼠害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1)退耕还林(草)在总体规划中应纳入包括鼠害防治在内的林、草管护措施;(2)加大防治资金投入;(3)加强科学研究;(4)健全预测预报体系.
吴晓民刘楚光张洪峰吴永朋王艳姬明周沈均粱靳铁治党蕊叶王开锋张莹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鼠害
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灾害分析及对策
2007年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通过对宁夏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分布密度、繁殖情况、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1)退耕还林地和山间谷地鼢鼠密度最大;(2)4月份的繁殖率和平均胎仔数最高;(3)危害最严重的树种为落叶松.进而提出防治对策.
靳铁治吴晓民张洪峰刘楚光王开锋吴永朋张莹王艳姬明周沈均梁党蕊叶杨存良
关键词:甘肃鼢鼠灾害分析
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密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重点对宁夏固原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于2005年4月至9月对固原市红庄林场12个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曲线为y=256.346 2-126.630 6 lg x.
张洪峰吴晓民刘楚光张莹吴永朋靳铁治王艳姬明周沈均梁王开锋党蕊叶杨存良
关键词:甘肃鼢鼠植被盖度
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鼢鼠种群状况及危害被引量:3
2007年
在明确宁夏退耕还林(草)区危害鼠种是甘肃鼢鼠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其种群密度、危害特征、性比和年龄结构,得出宁南山区甘肃鼢鼠的种群既和相近地区以及其他黄土高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并提出了一种鼬科动物灭鼠的设想.
王开锋王艳刘楚光张洪峰靳铁治吴晓民
关键词:甘肃鼢鼠种群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