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芬

作品数:2 被引量:6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活动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 1篇断层泥
  • 1篇氧化碳
  • 1篇氧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显微构造
  • 1篇显微构造特征
  • 1篇块体
  • 1篇活断层
  • 1篇二氧化碳
  • 1篇CO
  • 1篇川滇块体

机构

  • 2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2篇刘桂芬
  • 1篇方仲景
  • 1篇上官志冠
  • 1篇高松升
  • 1篇林传勇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2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活断层中断层泥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0
1993年
粘滞滑动和稳态蠕变是断层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与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地表出露的各种断层,在地质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评价断层活动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断层活动方式的判断是当前广大地震地质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Sibson认为断层泥产出于断层带内,是在断裂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构造的变形物质,并认为断层泥的组构至少是在剪切过程中形成的。他根据岩石破裂的三种主要机制提出(1986),
张秉良林传勇方仲景刘桂芬
关键词:断层泥显微构造断层活动活断层
川滇块体边界断裂的CO_2释放及其来源被引量:41
1993年
川滇块体边界断裂沿线及附近地区有大量的CO_2泉出露,其分布与1900年以来强震震中的分布大体一致,这表明该区CO_2释放可能与现代地震活动有直接关联。稳定碳、氧同位素证据表明,现代活动断裂释放的CO_2绝大部分来自地壳深部,并有两种主要的释放机制。现代活动断裂既可以直接产生大量的热动力变质成因CO_2,又可以作为通道释放来自下地壳甚至上地慢的CO_2组分。连续监测深源CO_2的释放动态有可能获得反映震源物理化学变化的地震前兆信息。
上官志冠刘桂芬高松升
关键词:二氧化碳氧同位素地震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