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情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弥散加权成像对腹盆部脓肿及坏死囊变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唯一可在分子水平对活体组织进行研究的功能性影像学成像技术,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微观弥散运动状态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对病理条件下活体内水分子的运动加以分析....
- 应明亮舒锦尔潘江峰吕光宏刘情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文献传递
- 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卵巢肿瘤临床诊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鉴别,本研究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卵巢肿瘤的应用研究,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124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5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MR-DWI图像病变形态、信号表现,并测定ADC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卵巢组织全部可见高信号或等信号,卵巢肿瘤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囊壁分隔不均匀,对照组卵巢组织分界欠清,多个卵泡,可见低信号。观察组ADC值(1.49±0.23)×10^-4mm2/s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1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性肿瘤ADC值低于恶性卵巢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级患者ADC值高于Ⅱ级患者,且Ⅱ级患者且大于I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卵巢肿瘤类型正相关性(r=0.763,P〈0.05),与卵巢肿瘤病理组织分级呈负相关(r=-0.947,P〈0.05)。结论MR.DWI及ADC值可用于诊断卵巢肿瘤,ADC值与卵巢肿瘤相关.ADC值越大卵巢肿瘤分级越高。
- 刘情王国锋谢铁明
- 关键词:卵巢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 董科陈献国唐志苗石洪成刘江应明亮刘情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X线计算机立体定位技术
- 孤立性肺结节术前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肺结节患者,经MSCT图像后处理后植入Hook-wire定位钩丝,明确钩丝、肺结节、邻近血管、支气管、胸膜的关系;胸外科医师在胸腔镜术中先评估能否仅通过触摸法定位病灶;不能肯定者采用钩丝定位,最后经手术验证其准确性。2种定位方法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引导下穿刺定位全部成功(100%),平均操作时间(13.5±7.8)min。胸腔镜术中通过触摸法定位结节,符合率为78.2%(43/55);采用钩丝准确定位结节55例,符合率为100%(55/55);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获得明确诊断。结论:胸腔镜切除肺结节术前行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技术,操作安全,定位准确有效,能缩短胸腔镜手术时间,降低转为开胸手术的概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董科陈献国郭晓华舒景尔刘江应明亮刘情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后处理技术胸腔镜
-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后扩散加权成像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前后的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水平测定及其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均一线采用TKI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31例)和无效组(23例)。治疗前后进行常规MRI平扫和DWI检查,观察两组图像特征、肿瘤ADC值以及肿瘤最大径,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ADC值与肿瘤最大径变化率的关系。结果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图像上多表现为蓝色、绿色图像。治疗4周后,有效组的肿瘤组织最大径明显减小,DWI图像显示缩小的病灶仍呈现高信号,ADC图像中肿瘤部分区域出现明显红色;无效组在治疗4周后的肿瘤组织最大径未见明显改变,DWI图像显示病灶呈现高信号,ADC图像上病灶区域始终以绿色、蓝色为主,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肿瘤ADC值、肿瘤最大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有效组治疗4周后肿瘤ADC值均高于无效组,肿瘤最大径小于无效组;治疗4周后肿瘤ADC值变化率、肿瘤最大径变化率大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ADC值与治疗4周后的肿瘤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461,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TKI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ADC值呈较高水平,与肿瘤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ADC值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TKI疗效评估的参考依据。
- 刘情舒锦尔吴盛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检测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与观察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以磁共振及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类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胸大肌、钙化及星芒毛刺征的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类检查方法对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磁共振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侵犯胸大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磁共振对钙化的诊断准确率则低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类检查方式对星芒毛刺征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对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较好,且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检测价值较高.
- 傅洁婷舒锦尔潘江峰姜巧生朱碧莲刘情
- 关键词:磁共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增益价值
-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
- 董科陈献国唐志苗应明亮刘情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立体定位技术
- 文献传递
- 弥散加权成像对腹盆部脓肿及坏死囊变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可在分子水平对活体组织进行研究的功能性影像学成像技术,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微观弥散运动状态反映机体组织结构...
- 应明亮舒锦尔潘江峰吕光宏刘情
- 文献传递
- 增强MRI成像技术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增强MRI成像技术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于术前行增强MRI检查、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并通过术后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将术后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增强MRI、血清SCCAg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增强MRI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59%、88.78%;血清SCCAg表达诊断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67%、83.91%;增强MRI联合SCCAg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62%、97.85%;增强MRI联合SCCAg诊断宫颈癌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增强MRI、血清SCCAg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MRI成像技术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准确度,减少误诊与漏诊,能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指导。
- 刘情王国锋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