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峰

作品数:22 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基因
  • 10篇大豆
  • 6篇基因组
  • 4篇分子标记
  • 3篇微卫星
  • 3篇微卫星标记
  • 3篇基因定位
  • 2篇性状
  • 2篇水稻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重要农艺性状
  • 2篇绿潮
  • 2篇克隆
  • 2篇基因组研究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遗...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省文物考...

作者

  • 22篇刘峰
  • 14篇陈受宜
  • 4篇庄炳昌
  • 4篇刘峰
  • 2篇巩学千
  • 2篇陈楠生
  • 2篇张劲松
  • 2篇张明
  • 2篇曹鹏
  • 1篇邹继军
  • 1篇谢灿
  • 1篇康振生
  • 1篇李振岐
  • 1篇王静
  • 1篇王静
  • 1篇刘振坤
  • 1篇吴晓雷
  • 1篇张甘霖
  • 1篇郑文明
  • 1篇吴立人

传媒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Journa...
  • 2篇生物工程进展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遗传
  • 1篇土壤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大豆遗传作图中的应用被引量:24
1999年
根据文献报道的序列有选择地合成了20对SSR引物,在用以遗传作图的两个亲本中进行了扩增,有17对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大小范围为70—300bp。其中扩增产物大小差异小于10—20bp的等位基因可通过4%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开。介绍了多次点样和多引物PCR技术。x2显著性检验证明其符合孟德尔式遗传方式。
刘峰陈受宜庄炳昌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共显性等位基因大豆
人工染色体研究进展
1997年
人工染色体研究进展刘峰陈受宜(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人工染色体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在基因组分析、基因功能鉴定、基因治疗以及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等方面。本文介绍了人工染色体的产生、发展、必需成分以及构建策略,并展望了人...
刘峰陈受宜
关键词:染色体人工染色体
大豆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被引量:1
1999年
刘峰陈受宜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QTL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被引量:18
2000年
利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formis f. sp. tritici)流行小种CY25,CY27,CY28,CY29,CY30,CY31和目前主要新致病类型Hybrid46致病类群类型3(Hy3),Hybrid46致病类群类型7(Hy7),水源11致病类群类型13(Sy13)以及紫外诱变菌系WV-4的DNA指纹特征,并与毒性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图谱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反映了菌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据此,用UPGMA聚类法建立了反映菌系间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树状图。(2)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不相关,基于这两种特征对菌系遗传关系的推断是不相同的。(3)AFLP所揭示的菌系间遗传变异度明显高于毒性分析,同时避免了毒性分析的一些缺陷,说明AFLP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用DOLLOP建树法对供试菌系的进化关系作出了初步推断,结果显示供试新致病类型和原有小种可能是平行进化的。
郑文明刘峰康振生陈受宜李振岐吴立人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AFLPDNA指纹聚类分析菌系
苏北浅滩沉积物中的大型绿藻微观繁殖体的垂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通过在2017年秋冬季组织实施的2个绿潮种源调查航次,研究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沉积物中的大型绿藻微观繁殖体的垂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对沉积物中的微观繁殖体的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表层泥样中绿藻微观繁殖体的丰度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在9月份表层沉积物中丰度为9±2ind./g,而在11月份表层丰度达到98±25ind./g;与9月份相比, 11月份浅滩沉积物中绿藻繁殖体数量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通过对51个绿藻样品的分子鉴定发现:沉积物中存在石莼属(Ulva)、尾孢藻属(Urospora)、盘苔属(Blidingia)等大型绿藻的微观繁殖体;数量占优是石莼属繁殖体,主要包括曲浒苔(Ulva flexuosa)、浒苔(Ulva prolifera)、扁浒苔(Ulva compressa)、缘管浒苔(Ulva linza);其中曲浒苔占据的比例最高,在9和11月份分别达到80.94%和73.33%。在2个调查航次中,都从沉积物中发现了绿潮浒苔的微观繁殖体,这些微观繁殖体是绿潮浒苔在苏北浅滩种源维持的重要方式和关键阶段,也构成了黄海浒苔绿潮连年暴发的"种子库"。
刘峰刘兴凤刘峰于仁成孔凡洲于仁成
关键词:绿潮浒苔沉积物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被引量:94
2000年
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为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图位克隆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等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应用栽培大豆长农4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构建了一张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共有240个标记,其中包括2个形态标记、100个RFLP标记、33个SSR标记、42个AFLP标记、62个RAPD标记和1个SCAR标记,分布在22个连锁群上,总长度为3 713.5cM,覆盖了整个基因组。对 72个 RFLP探针的分析表明,其中有 16个能揭示 2个或 2个以上独立分离的遗传位点;说明大豆基因组中存在广泛的同源区域。结果表明本图谱与大豆公共图谱有较好的可比性,可进行一般的QTL分析。
刘峰庄炳昌张劲松陈受宜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基因组QTL定位
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被引量:14
2000年
应用栽培大豆“长农4号”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杂交得到的F_8代重组自交系(88株)构建了较高密度的大豆F连锁群图谱。该连锁群包括5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7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14个微卫星(SSR)标记和1个形态学标记,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8 cM,连锁群总长度为331.7 cM.大豆的紫花/白花基因(w)定位在该连锁群上,与花色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为Satt03911.0 cM w 16.7 cM Satt516.作图分析中发现其中一个RFLP标记(K14)有4个独立分离的等位基因,其中两个(K14-2和K14-4)定位在该连锁群上,并且紧密连锁,反映了大豆基因组的复杂性。
刘峰陈受宜庄炳昌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基因组基因定位
筛选和定位含水稻端粒相关序列的BAC克隆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水稻的端粒重复序列 ,设计了 2个引物 :(TTTAGGG) 3 和 (CCC TAAA) 3 CCC ,利用单引物在水稻总DNA中进行PCR扩增 ,分别得到Tas1和Tas2 .这 2个片段在定位亲本间均无多态性 .Tas1的原位杂交表明该序列位于 2对染色体端部 .以Tas1为探针在所构建的水稻基因组BAC文库中筛选到 1个克隆 ,South ern杂交证明此克隆也包含序列Tas2 ,取该克隆中的单拷贝序列利用ZYQ/JX1 7DH群体将其定位在第 6号染色体的端部 .
巩学千龚继明刘峰陈受宜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BAC克隆
中国西藏拉托唐古墓地古代居民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古DNA研究匮乏。拉托唐古墓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高海拔区域,本文对该墓地出土距今约700年的人骨进行古DNA提取,捕获了高质量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结合东亚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运用遗传统计方法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距今3000年以内青藏高原西南部人群的遗传历史具有连续性,距今700年左右的拉托唐古墓地居民与距今3150-1250年的古代尼泊尔居民以及现代中国西藏居民母系遗传关系较近,且他们都具有共同的M9a1a1c1b1a单倍群。对M9a1a1c1b1a单倍群的深入研究发现,距今10930-5150年期间青藏高原可能发生了人口扩张事件。以上结果为我们了解古代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人群遗传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丁曼雨何伟王恬怡夏格旺堆张明张明刘峰曹鹏付巧妹
关键词:青藏高原古DNA线粒体全基因组新石器时代
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大豆种质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分析被引量:61
2000年
微卫星标记又称SSR标记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可有效地进行基因型鉴定、系谱分析并可估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用5对SSR引物对15份大豆材料进行扩增,共得到21条多态性条带。每个SSR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为3~6个,基因多样性范围为0.439~0.668,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遗传距离分析。家系分析表明微卫星DNA经过多世代的减数分裂后产生了突变,在RILF8代中有的个体在个别SSR座位等位基因的大小在较小范围内由于重复单位数目的增加或减小而变化。
刘峰东方阳邹继军陈受宜庄炳昌
关键词:基因多样性突变频率大豆微卫星标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