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松

作品数:42 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乳腺
  • 25篇乳腺癌
  • 25篇腺癌
  • 17篇淋巴
  • 16篇肿瘤
  • 14篇淋巴结
  • 12篇前哨
  • 12篇前哨淋巴结
  • 10篇腺肿瘤
  • 9篇乳腺癌前哨淋...
  • 9篇乳腺肿
  • 9篇活检
  • 9篇癌前
  • 8篇乳腺肿瘤
  • 8篇前哨淋巴结活...
  • 8篇淋巴结活检
  • 5篇阴性
  • 5篇乳腺癌前哨淋...
  • 5篇复发
  • 4篇乳房

机构

  • 37篇山东省肿瘤医...
  • 6篇济南大学
  • 5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费县人民医院
  • 1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齐都医院

作者

  • 42篇刘岩松
  • 24篇左文述
  • 21篇于志勇
  • 14篇王永胜
  • 13篇郑刚
  • 11篇李永清
  • 10篇王磊
  • 10篇郑美珠
  • 6篇周正波
  • 6篇杨莉
  • 6篇杨奔
  • 5篇刘雁冰
  • 5篇马恒
  • 4篇赵桐
  • 4篇蔡淑萍
  • 4篇陈鹏
  • 4篇李济宇
  • 4篇孙敏
  • 3篇孙现军
  • 3篇李同义

传媒

  • 10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山东医药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乳腺癌循证医...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现状的思考被引量:6
2011年
乳腺癌淋巴结清除术及其范围是影响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主要因素。准确了解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合理制定乳腺癌综合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最重要临床病理指标。
左文述刘岩松郑刚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淋巴结清除术腋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指标侧上肢功能
乳腺癌术前化疗效果观察
1998年
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我们对9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联合化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69岁,平均46.5岁。均经乳腺钼靶片、红外线联合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确诊。临床TNM分期为Ⅱ期...
左文述刘岩松李永清于志勇王磊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前药物疗法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
2000年
[例1]女,41岁,因左腰背痛6年,左上腹包块2个月入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肿块,表面光滑,质韧,上界未触及。B超提示腹膜后肿瘤。腹部X线平片:左肾轮廓消失。
刘岩松孙敏王秀荣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外科手术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i—opsy,SLNB)假阴性率的意义,同时探讨“跳跃转移”现象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03—01—2015-06—30山东省肿瘤医院5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染料核素联合法示踪SLN,取出SLN后,在不破坏组织解剖结构的情况下,钝性分离并摘除以SLN为中心,直径3~5cm范围肉眼可见的淋巴结及疑似的淋巴结,并将其定义为SLN周围淋巴结,最后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将SLN、SLN周围淋巴结和腋窝其余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分析SLN、SLN周围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ALN)转移的相关性。结果596例患者SLN示踪成功率为95.1%(567/596),ALN转移率为33.7%(191/567),单纯SLNB假阴性率为9.9%(19/191),将SLN与SLN周围淋巴结合并,其假阴性率为4.2%(8/191),合并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按SLN检出个数(n)将入组患者分为n=1,2,3和≥4共4组,假阴性率分别为19.6%、9.8%、7.3%和2.3%,4组之间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对于SLN检出个数≤3枚的患者,通过SLN周围淋巴结清除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vs4.7%,P=0.021),而SLN检出个数≥4枚的患者,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入组患者“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52%(15/596),由“跳跃转移”引起的假阴性率占2.09%(4/i91)。结论SLNB的假阴性率与SLN的检出数目相关,对于检出≤3枚SLN的患者,摘除SLN周围组织内淋巴结可将SLNB的假阴性率降至5%以下的可接受水平;由于“跳跃转移”及“转移个体化现象”的存在,SLNB假阴性率不可能完全消除。
韩超杨奔左文述刘岩松郑刚杨莉郑美珠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
高频超声与钼靶片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摄影片、高频超声及其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10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高频超声、乳腺钼靶摄影片、高频超声及乳腺钼靶摄影片联合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钼靶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85 .5 % ( 10 36 / 12 10 ) ,超声诊断符合率 85 .1% ( 112 6 / 12 10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其中对于钼靶摄片假阴性病例 79.4 % ( 80 / 175 )由高频超声确诊 ,而对于超声假阴性病例 5 5 .6 % ( 10 0 / 180 )通过钼靶摄片与病理诊断符合 ,超声联合钼靶摄片的诊断符合率为 98.3% ,与单钼靶摄片及单超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乳腺高频超声诊断价值不容忽视 ,联合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意义重大。
于志勇左文述赵月环卓培英刘岩松吴泰璜李炎王磊
关键词:乳腺癌高频超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50例研究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此手术后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2001~2006年度共收治乳腺癌92例,其中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张君刘岩松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失败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局部复发
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回顾与思考
刘岩松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验证乳腺癌SLN不仅仪足ljl流乳腺原发肿蝌区域的SI.N,而可能足引流整个乳腺器官的SLN。方法选取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征而不同意行SLNB替代腋清扫术的103例乳腺癌患者进入该研究。所有患卉均以"'rr(-.硫胶体("。n—sc)注射于乳腺肿瘤表l丽皮下,染料示踪剂分别注射于乳晕区皮下(73例)或肿瘤对角线部位皮下(30例)。SLNB后施行腋f肯扫术。结果核素染料联合法、核素法与染料法SLNB成功率分别为100%、97.1%和95.1%(P=0.286),SLNB的似阴性率分别为7.9%、8.1%和8.1%(P=0.999)。同时获得染料与核素法SLN定位的95例患者,至少有1个SLN被2种方法同时定佗,不同部位注射不同示踪剂SLN定位的符合率为100%,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O.695,P<0.01)。结论肿瘤表面、乳晕区、对侧象限的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不同的示踪剂可以引流到同一SLN;支持乳腺癌SLN不仅是乳腺肿瘤的SLN,而且是整个乳腺器官的SLN;乳腺癌SLN的新理念有助于l临床实践中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个体化和SLNB适应证的扩大。
张朝蓬王永胜左文述郑刚刘岩松王春建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中国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验证阶段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文献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国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方法以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为依据,以“乳腺肿瘤(breasttumor)”、“前哨淋巴结(SLN)”、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为关键词,文献截取时间为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CNKI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对检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共人选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相关的88篇论著类文献,增加2篇新近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相关文献。采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准确性,假阴性率及灵敏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共6282例)SLNB检出成功率为90.82%(5705/6282),总体假阴性率为9.69%(259/2671)。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状况预测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30%、99.64%、0.41%、86.52%、92.11%及99.55%。结论SLNB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SLNB检出率与患者年龄和肿瘤部位有相关性,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均与示踪剂注射部位无关,联合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SLN更有可能是乳房整个器官的SLN,而非乳房某个具体部位的SLN,SLN的解剖学定位是固定的,与示踪剂注射的部位无关,也即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郑刚杨靖左文述于志勇刘岩松郑美珠王圣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远期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BCT)的远期生存、同侧乳腺复发(IBR)、美容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85年10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BCT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先后采用乳腺象限/区段切除术及肿瘤扩大切除术,联合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先后采用60Co及加速器全乳放射治疗及瘤床缩野照射。结果在10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270例BCT患者10年总生存率83.7%、IBR8.5%、远处转移率23.7%。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因素对BCT后IBR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切缘阳性、术后未行全乳照射的患者IBR显著升高(均P=0.000)。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不同切除范围的手术方式对IBR无显著性影响(P=0.799),但切除范围较大的区段/象限切除术对BCT后乳房美容效果有显著不良影响(优秀P=0.043,优秀+良好P=0.005)。结论①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BCT有较高的远期疗效、较好的美容效果和较低的IBR,可以安全地替代乳房切除性手术。②确保切缘阴性及接受术后全乳放射治疗仍是现阶段乳腺癌BCT的金标准。③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切除范围较小的肿瘤扩大切除术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相同的治疗效果。
王永胜孙敏刘岩松周正波李永清王磊刘雁冰李济宇赵桐陈鹏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美容效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