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岐焕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肢端麻木及淋巴细胞增多与肾脏占位1例
- 2008年
- 刘岐焕程范军
- 关键词:末梢神经炎白血病淋巴细胞性RICHTER综合征
-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2年
- 目的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一类早期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的急性白血病。本文主要对2017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52例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类患者早期干预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国药东风总医院52例初诊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病例前后自身配对样本t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1周内病死率为1.9%,1月内病死率为5.7%,心力衰竭(P=0.028)、呼吸衰竭(P=0.033)、肺部感染(P=0.024)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白细胞单采和白细胞单采+羟基脲均能显著降低白细胞水平,单采+羟基脲对于红细胞(P=0.017)、血红蛋白(P<0.001)影响显著,且并未增加患者出血风险(P=0.174)。结论对于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早期积极降低肿瘤负荷,积极预防感染,尽可能的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延长生存时间。
- 凌慧君陈赵玲熊健阮涛郝春宁刘岐焕
- 关键词: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单采回顾性分析
- 鼠尾胶在小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背景:动物和人外周血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繁殖受分离方法、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小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中加入鼠尾胶包被,观察其对细胞分离、培养、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5-05/2007-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鼠尾胶包被组和不包被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小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80μg/(kg·d)连续动员5d,最后一次注射后6h取外周血。肝素抗凝后,采用全血细胞分离培养,用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分别接种于包被和未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接种密度为1×105/孔,48h后半量换液以后每3天换液1次,培养10d。主要观察指标:①鼠尾胶包被的培养板对形成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的影响。②成纤维样细胞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流式检测结果。③成纤维样细胞集落成骨、成脂肪诱导后嗜银法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结果:①使用鼠尾胶包被的培养板可增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外周血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出现的频率(P<0.05)。②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形成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的细胞不表达CD34、CD133,表达CD90、CD105。③成骨、成脂肪诱导后细胞嗜银法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均呈阳性。结论:培养的细胞符合公认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鼠尾胶可增加培养皿的黏附性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离。
- 刘岐焕陈龙程范军唐俊明王家宁高清平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n=15),G-CSF组采髓前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80μg·kg-1·d-1,连用5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最后一次注射后6h、12h及7d(168h)取小鼠骨髓,分离、培养MSCs,计数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的个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MNCs)细胞周期及CFU-F细胞表面抗原特征。结果应用rhG-CSF后,培养MNCs所获得的CFU-F数目增加(P<0.01),CFU-F数与取材时间(6h、12h、7d)呈负相关(P<0.05),但12h取材者与7d取材者比较,CFU-F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Cs培养形成的CFU-F,其细胞表面抗原呈CD34-、CD133-、CD90+、CD105+,分别占2.5%、3.1%、67.0%和78.0%。G-CSF组各时间点获得的MNCs,其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S+G2/M期增高(P<0.05),且6h取材者S+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12h和7d取材者(P<0.05)。结论rhG-CSF可促进骨髓MNCs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增殖的高峰在应用G-CSF后6h左右。
- 刘岐焕程范军高清平陈龙唐俊明王家宁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增殖
- 乳腺癌误诊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刘岐焕程范军
- 关键词:误诊
- 肢体僵硬、吞咽困难、多浆膜腔积液
- 2010年
- 患者,男,73岁。因肢体及腰背部僵硬发紧10个月,张口受限、吞咽困难1个月于2009年4月13日入院。10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四肢及腰背部肌肉僵硬紧缩感,弯腰、下蹲、双臂上举、后伸困难,1个月前出现张口受限,伸舌、咀嚼、吞咽食物费力,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近日来出现双下肢水肿,行走费力。
- 刘岐焕刘婧依叶林秀陈赵玲鱼强程范军
- 关键词:POEMS综合征骨髓瘤多发性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刘岐焕程范军鱼强陈赵玲郑芳刘晓虹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造血干细胞移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及多向分化潜能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建立原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了解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特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选取SPF级2月龄昆明种小鼠30只,无菌条件下抽取双侧股骨、胫骨骨髓,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计数有核细胞的密度。②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调整有核细胞密度为5×108L-1,分别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02,0.05,0.1,0.15,0.2,0.25的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每种血清浓度各4孔,1mL/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③有核细胞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分别调整有核细胞至106L-1,107L-1,2.5×108L-1,5×108L-1,109L-1,分别接种于12孔板中,每种密度4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瑞氏吉姆萨染色后计数成纤维样集落的个数。④成骨与成脂肪诱导:调整有核细胞密度在5×108L-1,接种于预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中培养。24h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48h换液1次,换液后加入成骨诱导液、成脂肪诱导液。观察各血清浓度下细胞生长情况,消化培养板中的成纤维样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133,CD90,CD105。VonKossa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结果:①不同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2,0.05时,细胞可保持成纤维样,但增殖较慢;体积分数为0.15,0.2,0.25时,细胞增殖较快,但细胞易分化;体积分数为0.1时,细胞可基本保持成纤维样,且增殖速度适中。②有核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有核细胞接种密度为106L-1,107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数为0~1个。接种密度高于109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之间出现交叉或融合。接种密度分别为2.5×108L-1,5×108L-1,109L-1时,10d左右可见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
- 刘岐焕程范军高清平陈龙唐俊明王家宁
- 关键词:骨髓细胞间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
- 益血康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刘岐焕程范军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 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的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2008年
- 患者,男,29岁。因左侧睾丸肿大不适伴发热半月余,于2007年2月2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左侧阴囊明显增大,皮肤无结节及溃烂,左侧睾丸肿大,约8cm×5cm×3cm,触诊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硬实;附睾肿大,约3cm×2cm×1cm,质软,无压痛。右侧睾丸、附睾触诊无异常。阴囊透光试验阴性。
- 曾琴兵程范军朱正鹏刘岐焕鱼强吕建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睾丸病变首发睾丸肿大透光试验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