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超

作品数:2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腰椎
  • 4篇愈合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3篇愈合影响
  • 3篇术后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胫骨
  • 3篇脊柱
  • 3篇骨生长
  • 3篇股骨
  • 3篇关节
  • 3篇成骨
  • 3篇成骨生长肽
  • 2篇单枚椎间融合...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病
  • 2篇置换术

机构

  • 19篇齐齐哈尔市第...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2篇刘宏超
  • 12篇陈德庆
  • 10篇陈烨华
  • 10篇徐纯轶
  • 7篇孙海鹰
  • 7篇李英俊
  • 7篇杨旭东
  • 6篇徐东辉
  • 4篇关宇航
  • 3篇徐文弟
  • 2篇杨春波
  • 1篇徐公平
  • 1篇余琼
  • 1篇徐纯铁
  • 1篇杨佳伟
  • 1篇刘兴汉
  • 1篇李春凤
  • 1篇周凌云
  • 1篇张祁
  • 1篇耿佳

传媒

  • 9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东北地区第二...
  • 1篇中国骨伤发展...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关节近端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腕关节近端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从2003年至2009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关节近端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含神经缺损)50例80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内膜松解...
刘宏超
单一静脉与联合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分析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患者,采用单一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IV)与联合关节腔注射(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IA)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单号病房患者作为IV TXA组(32例),将双号病房患者作为IA TXA与IV TXA联合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率、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的效果。结果 IA TXA与IV TXA联合组患者平均术后引流量少于IVTXA组[(97.23±17.34)mLvs (150.67±2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0,P<0.001)。两组患者术前Hb与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IA TXA与IV TXA联合组Hb与HCT均高于IV TX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3、8.618、4.705、23.173,P<0.001);IA TXA与IV TXA联合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IV TXA组[(6.89±0.37)d vs (7.5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6,P<0.001)。结论 关节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能有效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情况,为其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相应依据及相关建议。
徐银良刘宏超林彬李春凤陈灿张祁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失血
用后路径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使用后路径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102例患者使用后路径伤椎置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胸腰椎骨折处被完全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消失。患者手术1个月、6个月后的Cobb角、伤椎锥体前缘高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6~24个月的回访,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基本愈合,且未发生伤椎高度丢失及固定钉断裂、松动的情况。结论 :使用后路径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徐纯轶陈德庆陈烨华刘宏超关宇航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椎弓根钉
膝关节陈旧性前内侧旋转不稳定的治疗(附39例报告)
2004年
膝内侧关节囊、内侧副韧带及前十字韧带损伤后,可产生胫骨对股骨的异常旋转活动,在剧烈活动时这种不正常的活动可引起反射性肌肉抑制,伴有膝关节的摇摆及软腿,造成职业上的困难,现将我院9例膝关节陈旧性前内侧旋转不稳定治疗情况作一总结。
刘宏超陈烨华徐东辉杨佳伟
关键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方法
22例胫骨骨髓炎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4月-2004年10月,临床治疗22例胫骨骨髓炎,采用1期开放清创,2期皮瓣覆盖创面,3期植骨术,术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1例由于经济原因采用截肢外,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所有病人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采用3期方法治疗骨髓炎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李英俊杨旭东刘宏超
关键词:胫骨骨髓炎覆盖创面术后观察经济原因术后恢复
解剖钢板结合AO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
2008年
目的: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经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34例根据胫骨平台骨折Hohl分类法分类。单纯劈裂型4例和内髁型2例选用前内或前外侧切口;塌陷型12例,劈裂塌陷型8例及双髁型8例选用AO膝前正中切口。切开整复,T形或L形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塌陷严重者行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应用CPM机活动膝关节。结果:随诊6个月~38个月,34例手术中优19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91.3%。结论: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坚强固定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杨旭东陈烨华刘宏超陈德庆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解剖钢板AO技术
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重度腰椎病10例分析
2010年
刘宏超陈烨华杨旭东李英俊徐纯轶陈德庆
关键词:腰椎
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髁部严重开放、极度粉碎骨折、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附28例报告)
目的介绍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含DCS、L型螺栓角型钢板、AO重建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C型)的经验,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前外侧切口,对于C2、C3型骨折一期植骨,术后常规制动3天,3日后应用中药治疗、下...
徐纯轶陈德庆刘宏超李英俊陈烨华关宇航
关键词: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
文献传递
成骨生长肽的天然提取及其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该文采用三月龄雄性Wister大鼠为对象,建立骨折模型.取大鼠新鲜血清,经过超高速离心、煮沸、再离心后,应用低分子量标记物为对照marker,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验证OGP存在.再取同一品系大鼠,重新...
刘宏超
关键词:成骨生长肽骨折模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文献传递
开放性骨折后T淋巴细胞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大鼠开放性骨折后T淋巴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 建立大鼠开放性骨折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法记录检测T细胞亚群 ,用放免试剂盒测定cAMP ,用普通生化法测定GSH(谷胱甘肽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3及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 ,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 (P <0 .0 1)。cAMP、GSH、SOD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开放性骨折后由于T淋巴细胞的改变 ,机体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刘宏超徐公平徐文弟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T细胞亚群CAMP谷胱甘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