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合智

作品数:78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鼠疫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71篇鼠疫
  • 25篇疫源
  • 25篇疫源地
  • 25篇河北省鼠疫
  • 21篇自然疫源
  • 21篇自然疫源地
  • 18篇疫菌
  • 18篇鼠疫菌
  • 15篇耶尔森菌
  • 11篇鼠疫耶尔森菌
  • 9篇基因分型
  • 8篇鼠疫自然疫源...
  • 8篇寄生蚤
  • 7篇流行病
  • 6篇鼠疫防治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抗体
  • 6篇抗原
  • 6篇黄鼠
  • 6篇长爪沙鼠

机构

  • 78篇河北省鼠疫防...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8篇刘合智
  • 57篇史献明
  • 43篇杜国义
  • 43篇王海峰
  • 31篇杨顺林
  • 31篇胡乐乐
  • 31篇周松
  • 27篇白雪薇
  • 25篇李玉贵
  • 23篇张懿晖
  • 22篇杨晓燕
  • 22篇牛艳芬
  • 16篇陈永明
  • 15篇刘满福
  • 13篇董国润
  • 11篇刘广
  • 10篇白万翔
  • 9篇闫东
  • 8篇白晓英
  • 7篇张月枝

传媒

  • 3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3篇中华卫生杀虫...
  • 8篇中国地方病防...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5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康保县鼠疫防控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康保县不同人群适合并喜好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鼠疫健康教育,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康保县居民387人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对鼠疫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内容有"接触疫源动物或被咬后突发高热的处理"(8.56%)、"康保县是鼠疫自然疫源地"(20.72%)及"鼠疫患者的症状"(28.45%)。不同职业人群对鼠疫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不同(χ2=105.118,P<0.01)。通过对应分析发现,农民与广播、学生与讲座、工人与广播、干部与微信有较强的关联性。76.14%的农民选择广播,66.30%的学生选择讲座,而医生比较喜欢宣传册(37.10%)和电视(37.10%)。工人对除展板、报纸、短信外的其他宣传方式均较喜欢,干部则对除展板外的其他宣传方式均较喜欢。结论对河北省康保县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时,对农民应主要使用广播及电视,对学生应多组织健康教育校园讲座,对工人及干部应采取多种方式,广播、微信或短信等均可;对知晓率低的内容应加强宣传。考虑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应从专业角度对其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其应急救助能力。
张懿晖王志锋李林臣牛艳芬刘合智胡乐乐陈凯乐史献明高宝萍
关键词:鼠疫健康教育
河北省116株鼠疫耶尔森菌差异片段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基因型别和遗传特征。方法根据鼠疫基因组的22个差异区段和pMT1设计引物,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116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116株鼠疫菌株均缺乏DFR01、DFR06、DFR07、DFR13、DFR15-18片段,参考DFR基因分型系统,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菌株为基因17型,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白旗、太仆寺旗相邻的康保县北部。结论河北省鼠疫菌菌株遗传稳定,仅有1个基因分型,疫情流行趋于平缓。
王海峰刘合智白雪薇杨顺林周松胡乐乐刘溢洋李玉贵史献明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
鼠疫自然疫源地高抗动物鼠疫血清F1抗体分布规律的研究
杜国义王治宇张志霞刘海翔周松杨晓燕杨建明杨顺林王海峰史献明刘合智胡乐乐牛艳芬
课题通过对疫源地内鼠疫高抗动物的调查,采集了大量的犬、蒙系绵羊的血清标本,并开展了相应的鼠疫血清学实验研究,发现了1份绵羊鼠疫F1抗体阳性。这一发对鼠疫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说明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蒙系绵羊可以感染鼠...
关键词: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血清学实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鼠疫F1抗原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McAbS-ELISA)检测鼠疫F1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GICA试纸条和DMcAbS-ELISA平行检测308份强毒鼠疫耶尔森菌感染鼠脏器标本和327份对照鼠标本,用RIHA微量法同时检测作为参照。结果327份对照鼠鼠疫细菌学检验及GICA,DMcAbS-ELISA和RIHA的F1抗原检测均为阴性,GICA,DMcAbS-ELISA和RIHA在108cfu/mL水平上未发现与近缘假结核耶尔森菌有交叉反应;308只感染鼠样本细菌培养阳性284只,24只样本未分离到鼠疫菌;F1抗原检测GICA阳性287份,DM-cAbS-ELISA阳性280份,RIHA阳性276份,GICA阳性检出率最高93.19%,与DMcAbS-ELISA和RIH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09;P=0.016,0.001);GICA与DMcAbS-ELISA符合率97.73%(Kappa=0.845);GICA和DMcAbS-ELISA与RIHA符合率分别是96.43%和98.70%(Kappa=0.774,0.926);284份细菌培养阳性鼠标本F1抗原检测GICA阳性率是98.59%,高于DMcAbS-ELISA和RI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14;P=0.031,0.016);24份细菌培养阴性实验鼠标本F1抗原检测:GICA检出7份阳性,阳性率29.17%,DMcAbS-ELISA检出6份阳性,阳性率25%,RIHA检出3份阳性,阳性率12.5%,GICA高于DMcAbS-ELISA和RIH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0;P=0.125,1.000)。结论GICA检测鼠疫F1抗原敏感特异,快速简便,优于DMcAbS-ELISA和RIHA,是鼠疫快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的检测技术。
刘合智王海峰史献明杨晓燕周松白雪薇胡乐乐郑楠张懿晖董国润李玉贵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1抗原
河北省长爪沙鼠寄生蚤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为给今后制定鼠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5 4年以来河北省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 ,分析研究了长爪沙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以及年度变化和季节消长。结果共发现寄生蚤 3科 11属 17种。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优势种 ,其次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和二齿新蚤。体蚤、巢蚤指数 3,4月份较高 ,5 ,6月份较低。染蚤率、蚤指数年度间有较大差异 。
刘满福刘合智史献明崔秀平张彩虹
关键词:寄生蚤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方法 收集活体达乌尔黄鼠及其窝巢 ,置熏鼠桶用乙醚或汽油将鼠、蚤一并熏死 ,捡蚤 ;鼠洞用法兰绒探蚤棒每洞探 3次 ,收集探到的蚤。直接在显微镜下鉴定或制成玻片标本鉴定。结果 共发现寄生蚤 3科 9属 14种 ,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 ,其次为光亮额蚤、二齿新蚤。染蚤率、蚤指数年度间有较大差异 ,无明显规律。体、巢、洞干的染蚤率、蚤指数在鼠间鼠疫流行的前一年均较高。巢蚤的染蚤率 7月份为最高 ,蚤指数以 5月份为最高 ;体蚤、洞干蚤的染蚤率、蚤指数均以 4、5月份为最高。结论 查清了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河北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间鼠疫流行因素 ,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满福王治宇刘合智史献明张雪冬
关键词:鼠疫自然疫源地寄生虫
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巢蚤时空分布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巢蚤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2001—2019年在康保牧场、康保照阳河、张北两面井和尚义大苏计4个鼠疫监测点挖取窝巢并收集鉴定蚤类,统计分析19年间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巢蚤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获蚤6588只,隶属于3科7属14种,平均染蚤率为45.28%,蚤指数为2.76。2001—2002年和2017—2018年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优势种,其他年份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不同季节巢蚤染蚤率和蚤种构成不同(χ^(2)=6.664和368.701;P<0.05),春季染蚤率最高为47.66%,冬季最低为4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P=0.014);春季和夏季巢蚤优势蚤种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冬季为秃病蚤蒙冀亚种。不同监测点巢蚤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不同(χ^(2)=296.202、20.876和1961.330;P<0.05)。尚义大苏计监测点染蚤率最高,而张北两面井平均蚤指数最高,康保牧场巢蚤中秃病蚤蒙冀亚种比例最高,其他3个监测点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比例最高。结论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巢蚤平均蚤指数较高,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蚤工作。
牛艳芬康东梅宋明张懿晖刘广陈永明崇岩岷王海峰刘合智白雪薇杜国义史献明李林军
张家口市蚤类区系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张家口市蚤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对河北省鼠疫防治所保存的1950~2004年的蚤标本及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结果共发现蚤6科28属52种.结论基本掌握了张家口市蚤的种类及其分布.
刘满福李玉贵吉富泉刘合智白万翔李振海
关键词:蚤类区系研究标本
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分离自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116株鼠疫菌株进行基因分析研究。方法根据鼠疫基因组比对,选择15对引物对测试菌株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对引物对116株实验菌株均得到相应的扩增结果,同一引物测试菌株扩增结果目标条带长度均一致,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相同。不同引物扩增目标条带长度不同,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也不同,如引物M52对所有菌株扩增产物长度均为153 bp,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均为3,而引物M59的扩增产物长度为250 bp,重复数均为7。结论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证实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基因稳定,鼠疫菌MLVA数据库将对未来的鼠疫菌变异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王海峰杨顺林周松史献明胡乐乐刘合智梁莹
关键词:鼠疫菌基因分型
河北省长爪沙鼠及其巢蚤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长爪沙鼠和巢蚤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2013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长爪沙鼠及其巢蚤的监测数据和同期降水量、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资料;定义长爪沙鼠鼠密度≥1.00只/hm^(2)为高危组,0.21~0.99只/hm^(2)时为预警组,≤0.20只/hm^(2)时为标准组,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巢蚤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差异;按照四分位间距将总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为4组,比较不同组间巢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长爪沙鼠密度、巢蚤指数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不同总降水量组巢蚤染蚤率分布不同(H=10.220,P=0.017),降水量≥426.00 mm时染蚤率最高。不同总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长爪沙鼠密度组巢蚤指数分布均不同(H=27.807、12.685、7.130,均P<0.05);降水量≥426.00 mm、平均相对湿度≥58.71%和长爪沙鼠密度≥1.00只/hm^(2)时巢蚤指数均最高,与最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2、2.999、2.504,均P<0.05)。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巢蚤指数P75~100与总降水量P50~75、平均相对湿度P25~50与高危组鼠密度有关联,巢蚤指数P50~75与总降水量P75~100和平均相对湿度P75~100有关联。结论降水量和长爪沙鼠密度是影响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巢蚤指数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宿主密度和气象条件确定灭蚤地点、范围和时间,进行精准性的灭蚤,防止鼠间鼠疫的流行。
牛艳芬张懿晖康东梅陈永明刘广刘合智史献明杜国义
关键词:染蚤率蚤指数降水量气温多重对应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