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梅
-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来源不明的转移癌被引量:1
- 1993年
- 来源不明的转移癌(MUO)是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和全面检查后仍不能确定原发病灶的肿瘤。共分两大类:限于淋巴结转移和内脏器官转移者。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预后较好,其它部位淋巴结转移癌预后较差,内脏器官转移癌预后最差。 一、转移癌的生物学 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首先要穿透基底膜。
- 叶文飞冯梅张乐道
- 关键词:转移癌肿瘤转移
-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冯梅孙树芬林肖玉黄燕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肿瘤转移卵巢转移
- 宫颈锥切术29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冯梅李秀华
-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保留生育功能
- 宫颈腺鳞癌6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宫颈腺鳞癌6例临床分析冯梅,林肖玉,刘瑞华,陈国英,孙树芳(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从1985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宫颈癌1078例。其中,鳞癌1012例,腺癌66例。在腺癌中.有腺鳞癌6例(9%)。文献[1,2]报道腺鳞癌占腺癌的...
- 冯梅林肖玉刘瑞华陈国英孙树芳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腺鳞癌外科手术放射疗法
- 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315例术前新辅助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315例IR2期和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单纯放疗;B组:术前放疗+TP方案化疗(紫杉醇+卡铂);C组:术前放疗+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同步放化疗B组和c组比单纯放疗(A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147/189)、91.89%(68/74)、88.24%(4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的B、C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疗程较2~3个疗程化疗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2~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降低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并以紫杉醇+卡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对子宫颈癌的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
- 冯梅林玲林娴李秀华林翠波卢永伟
- 关键词: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变化,探讨其水平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宫颈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标本,测定SCC水平,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全腹MRI,依据RES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对SCC水平和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SCC的水平与肿瘤负荷、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与治疗前血清SCC呈负相关(P<0.05)。血清SCC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宫颈癌患者中,治疗前血清SCC水平与肿瘤负荷、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治疗前SCC水平与近期疗效呈负相关。
- 王玲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
- 复发性卵巢上皮癌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卵巢上皮癌67例,分为三组:手术+化疗组22例,单纯化疗组38例,未治疗组7例。结果手术+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15个月,其生存率相比较,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存癌灶≤2cm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而>2cm者为9个月,两组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时间>6个月后复发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6个月者为5个月,两组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分阶段的综合疗法,对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有一定效果,满意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二线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冯梅陈桂林李秀华陈琴郭慈仁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复发外科手术药物疗法预后
-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经检查和病理等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2.68%(38/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年中,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13例,局部复发率为31.70%(13/41),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率为21.95%(9/41),3年生存28例,生存率为68.29%(28/41);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4例,局部复发率为9.76%(4/41),远处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4.88%(2/41),3年生存36例,3年生存率为87.80%(36/4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 关键词:紫杉醇奈达铂放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 甘氨双唑钠对宫颈癌放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放化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增敏组(A组,放化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放化疗),每组30例。两组放化疗方式相同。A组在放化疗同时,给予CMNa 800 mg/m^2,给药后1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6~7周。B组行同步放化疗。结果:A组治疗结束CR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B组的6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在放疗结束时均为100%,A组放疗结束3个月后CR率为86.7%(26/30),总有效率为93.3%(28/30),B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CR率为80%(24/30),总有效率为96.7%(29/30),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甘氨双唑钠对提高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临床近期完全缓解率有一定意义,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随访观察。
- 游岚瑛冯梅李秀华钟沛霖
- 关键词:子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
- 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联合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血清肿瘤抗原199(CA199)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EOC患者52例、健康妇女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各5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进行检测,对EOC组分期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三个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价值。结果 EOC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3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OC组血清HE4和CA125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821),均高于CA199的阳性率(P均<0.01);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中血清HE4的阳性率低于同组CA125、CA199阳性率(P均<0.01);血清HE4水平在浆液性囊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黏液性囊腺癌、透明细胞癌及卵巢生殖细胞癌患者的水平(P<0.05);CA125、CA199分别对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的表达敏感性较高(P<0.05)。EOCⅢ期和Ⅳ期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特异性略低于单项指标,HE4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结论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可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检测的敏感性,降低误诊及漏诊率,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能力,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