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亚琦
-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EBO保护烧伤创面的病理观察
- 1999年
- 目的:观察使用MEBO后对烧伤早期创面病理状况的影响,以证实MEBO有保护烧伤创面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18只鼠随机分成MEBT组和传统干燥暴露疗法组,伤后4h和3d取创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病检显示传统干燥暴露疗法组血栓形成明显,残余皮肤附件呈进行性坏死;而MEBT组无明显血栓形成,残余皮肤附件也逐步好转,结论:证实MEBO能有效地保护烧伤早期的创面。
- 富强胡守志晏泽刘卉冀亚琦杜新芳
- 关键词:MEBO烧伤创面保护
- 心肌缺血预适应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冀亚琦
-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适应热应激蛋白
- 头孢呋辛治疗高龄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21例被引量:2
- 1999年
- 冀亚琦陈春宁晓燕童健
- 关键词:肺部感染食管癌术后药物疗法头孢呋辛
-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21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在第一次术后1~7年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均长期存活;另5例恶性肿瘤中1例围术期内死亡,其余在10个月内死于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压塞和心脏破裂.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应早期手术结合综合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 冀亚琦孙培吾钟佛添
- 关键词: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治疗围术期
-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大鼠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研究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一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 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灌流装置,建立未成年大鼠(4周龄)离体心脏顺 行灌注左心作功模型。3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缺血对照组(NC)、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组(ST)、预缺血加停搏液组 (PI)。比较再灌注后各组心功能(LWSP,LVEDP,±dp/dtmax,CO)的恢复率;测定缺血前、再灌注后线粒体游离钙(Ca2+)、 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肌ATP含量;观察再灌注后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IP组心 功能指标的恢复率明显好于ST组和NC组(P<0.05);再灌注后ST组、NC组心肌线粒体Ca2+、MDA含量明显增高, SOD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 IP组则无明显变化;IP组、ST组 ATP含量无显著差别,均明显高于 NC组;ST组、NC 组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明显,IP组则仅有轻微改变。结论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能减轻未成熟心肌能量损耗, 但对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较小,影响了?
- 冀亚琦朱平童健李中学肖家思王忠锋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能量代谢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
- S-100蛋白与体外循环脑损伤和脑保护被引量:4
- 2003年
- 冀亚琦孙培吾
- 关键词:S-100蛋白体外循环脑损伤脑保护心脏手术
- 先天性右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右位心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总结32例右位心临床资料,对其主要的合并畸形、诊断方法及其中16例外科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3例镜面右位心中8例存在大动脉转位(TGA)、单心室、动脉共干等复杂畸形;右旋心以生理矫正型TGA多见(11/17),且多数伴有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8/11);2例孤立右位心则为TGA和完全型房室管畸形并存。主要根据X线检查(胸腹平片、肺门断层片、高千伏胸片、超高速CT)、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方法主要有:Fontan类手术8例,解剖矫治术7例,剖胸探查1例。存活13例病人中8例为复杂畸形,5例行改良Fontan术或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结论镜面右位心也可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右旋心、孤立右位心的合并畸形有一定规律;X线检查对右位心的诊断、分型有重要帮助,而超声心动图、超高速CT则是明确心内畸形和手术条件的主要手段;Fontan类手术(改良Fontan或全腔肺动脉连接术)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右位心较有前途的方法,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 冀亚琦孙培吾胡佳心
- 关键词:先天性右位心外科治疗并发症
- 体外循环中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手术期间 S- 10 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 ,探讨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方法 于 CPB前、复温即刻、主动脉开放和 CPB后 6、2 4小时采集 5 2例心脏病患者颈内静脉血 ,检测 S- 10 0蛋白和 NSE的浓度 ,并将其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 NOS)的浓度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CPB开始后即有 S- 10 0和 NSE升高 (P<0 .0 5 ) ,在术后 6小时达到高峰 (P<0 .0 5 ) ,术后 2 4小时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0 .0 5 ) ,二者变化趋势相同 ;S- 10 0蛋白和 NSE的变化与炎性细胞因子及 i NOS浓度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CPB期间可出现 S- 10 0和NSE的一过性升高 ,此与炎症反应中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及 i NOS的过度表达和产生有关 ,而患者多无明显的脑损害临床表现。
- 冀亚琦阮新民孙培吾张希王治平
-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CP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OS体外循环蛋白
- 超滤法减少体外循环手术期间S100蛋白和NSE释放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CPB心脏手术期间S100和NSE的动态变化;阐述UF对CPB期间血S100和NSE含量的影响;提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过氧化反应与S100和NSE的相关性;通过检测iNOS的变化,分析...
- 冀亚琦
- 关键词:体外循环超滤S100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右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右位心病理特征 ,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总结 32例右位心临床资料 ,对其主要的合并畸形、诊断方法及其中 16例外科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3例镜面右位心中 8例存在大动脉转位 (TGA)、单心室 (SV)、动脉共干 (CMT)等复杂畸形 ;右旋心以生理矫正型TGA多见 (11/ 17) ,且多数伴有室间隔缺损 (VSD)和肺动脉狭窄 (PS) (8/ 11) ;2例孤立右位心则为TGA和完全型房室管畸形 (CAVC)并存。主要根据X线检查 (胸腹平片 ,肺门断层片 ,高千伏胸片 ,超高速CT)、超声心动图 (UCG)、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方法主要有 :Fontan类手术 8例 ,解剖矫治术 7例 ,剖胸探查 1例 ;存活 13例病人中 8例为复杂畸形 ,5例行改良Fontan术或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TCPC)。【结论】镜面右位心亦可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 ,右旋心、孤立右位心的合并畸形有一定规律 ;X线检查对右位心的诊断、分型有重要帮助 ,而UCG、超高速CT(UFCT)则是明确心内畸形和手术条件的主要手段 ;Fontan类手术 (改良Fontan或TCPC)是治疗复杂先心病较有前途的方法 。
- 冀亚琦孙培吾张希王治平钟佛添罗红鹤
- 关键词:右位心先天性心脏缺损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