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紫杉醇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0.1、0.5和1μmol/L)作用于人骨肉瘤MG-63细胞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后,MTT方法检测紫杉醇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半胱天冬特异性蛋白酶-9,3(Caspase-9,3)的活性;探讨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与可能机制。结果紫杉醇对MG-6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升高更加明显,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紫杉醇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MG-63细胞内Caspase-9,3的活性增加。结论紫杉醇可以通过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 G-63增殖,诱导其凋亡。这种凋亡可能是Caspase-3依赖性的。 兰海峰 冯建忠 王治国 吴冬冬 赵自平关键词:骨肉瘤 紫杉醇 增殖抑制 CASPASE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均先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夹固定治疗,其中27例维持石膏固定4~8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23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25例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分别进行骨折的功能评分,比较不同方法的优良率。结果 7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功能评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为88.0%,"T"型钢板组为91.3%,石膏托组为44.4%,其中外固定支架组和"T"形钢板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优于石膏托外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简单、安全、微创,临床效果好。 兰海峰 彭伟雄 吴少坚 赵自平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石膏固定 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是否切断梨状肌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未切断与切断梨状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59例未切断梨状肌,另外70例切断梨状肌。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切断组的下地行走时间[(4.0±1.1) d vs (5.1±1.3) d, P<0.001]、住院时间[(13.6±1.7) d vs (14.5±2.0) d,P=0.007]均显著优于切断组。随访时间平均(8.9±2.0)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疼痛VAS评分均减少(P<0.05),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均增加(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未切断组的VAS评分[(3.7±0.7) vs (5.4±0.7), P<0.001;(1.5±1.2) vs (2.5±1.1), P<0.001]、Harris评分[(88.1±1.4) vs (87.3±1.7), P=0.004;(92.4±1.8) vs (90.1±1.5), P<0.001]、髋伸屈ROM [(101.3±8.0)°vs (90.4±6.0)°, P=0.004;(130.8±5.9)°vs (116.1±6.0)°, P<0.001]均显著优于切断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双侧股骨长度差均显著减小(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股骨柄偏移的例数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双侧股骨长度差、股骨柄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断梨状肌方法,未切断梨状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地行走时间较早,住院时间短,有利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 曾敬 吴冬冬 邵明 范震波 王治国 刘培谊 兰海峰关键词: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后外侧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梨状肌 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MMSA)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的应用该技术。[方法]从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18例(23髋)患者行混合型MMSA术(Conserve Plus,Wright),其中股骨头坏死12例、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和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3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并做了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术后疼痛发生评估及x线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8个月(14~24个月)。23个患髋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从术前46(32~51)分到术后1年的85(58~96)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为93(61~100)分。2例术后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Charnley C组),无严重疼痛报告。X线显示: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但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发现有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作为THR术前的过渡性术式,MMSA术为治疗年轻的或术后对活动量要求较高的年老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法。其早期疗效令人满意,但中、长期临床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茹江英 胡玉华 刘璠 王长峰 兰海峰关键词:金属对金属 髋关节 双侧马德隆畸形合并左侧桡骨远端骨折一例 2024年 患者女,54岁,因跌倒致左腕肿痛、活动受限半小时入院。患者半小时前不慎跌倒,左手掌着地,致左腕关节肿胀、疼痛,伴腕关节活动受限。临床检查:左腕部肿胀明显,餐叉样畸形,压痛明显,可及骨擦感,左腕活动痛性受限。左侧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示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图1A)。 刘培谊 邵明 赵恩斯 兰海峰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左手掌 马德隆畸形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 被引量:1 2007年 对于高能量暴力所致的胫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并发症多近年随着BO理念的推崇和相应技术的应用.术后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笔者回顾2004年2月-2005年6月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胫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6例现将其手术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茹江英 胡玉华 刘璠 王长峰 兰海峰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近端 粉碎骨折 粉碎性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与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与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35例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15例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髌骨爪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张力带组,治疗费用高于张力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髌骨骨折治疗,记忆合金髌骨爪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改良张力带具有疗效可靠、医疗费用低的优点,临床应综合考虑选取合适方法。 兰海峰 冯建忠 吴冬冬 赵自平关键词: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 改良张力带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5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对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伤害。关于治疗AIS的研究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支具是唯一被证实有效治疗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方法。然而,患者依从性差、并发症多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目前支具的种类繁多,且支具治疗缺少统一的参考标准,因此很难评价哪一种支具更好。本文对支具历史、分类、作用原理、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几种常用支具各自特点的介绍,阐述了作者对支具治疗发展方向的认识,供读者借鉴。 周斌 赵自平 王治国 兰海峰 吴冬冬关键词: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青少年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荔湾区8351名7~15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应用脊柱侧凸两检法(体检、X线照片),体检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到医院照脊柱全长正侧位X片,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一检阳性结果 175名(2.1%),二检阳性为85名(1.02%),男性31名,女性54名,男∶女患病率比为1∶1.76,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81名,占95.3%,先天性侧凸3名,神经肌肉源性1名。结论荔湾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发病率为1.02%,通过普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青少年脊柱侧凸,及时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 赵自平 兰海峰 王治国 冯建忠 吴冬冬关键词:脊柱侧凸 患病率 青少年 槲皮素抑制人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骨组织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虽然手术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近一半患者死于转移。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也是恶性肿... 兰海峰关键词:骨肉瘤 槲皮素 癌细胞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