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奇峰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3篇药物不良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用药
  • 3篇出血
  • 2篇合理用药
  • 2篇后出血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1篇丁三醇
  • 1篇血凝酶
  • 1篇血凝素
  • 1篇血凝素类
  • 1篇药物经济学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应用分析
  • 1篇抑素
  • 1篇用药方案
  • 1篇幽门螺

机构

  • 8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党奇峰
  • 2篇宋小地
  • 2篇吕翠英
  • 1篇史黎明
  • 1篇刘永忠
  • 1篇乔宝安
  • 1篇周群
  • 1篇何建伟
  • 1篇金全治

传媒

  • 7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03年国内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回顾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3年国内11种药学核心期刊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事例,客观反映国内ADR的基本概况,增强预防或减少ADR的意识。方法检索ADR报道36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项,建立Exc电子表格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8例ADR涉及药物201种,除性别、年龄、联合用药因素外,显示:使用抗感染药等三类药物的ADR发生率为65.7%;临床表现71%表现为免疫、皮肤、神经系统;并列前5位药物的ADR发生频度23.1%;死亡率1.63%。结论通过合理用药,分析ADR事例,有利于避免诸多因素引起的ADR发生。
乔宝安何建伟史黎明党奇峰刘永忠金全治
关键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3种用药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本-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用药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2例HP阳性患者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羟氨苄青霉素;B组29例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C组28例给予奥美拉唑+呋喃唑酮+羟氨苄青霉素,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B和C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43,8.23和5.50元;在C组的基础上,A和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74和51.87元。结论A组是根除HP的较佳用药方案。
党奇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用药方案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4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 ( ADR)的规律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西安市某家医院近十年收集的 42 8例 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ADR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注射给药 ADR发生率最高 ( 5 3 .7% ) ;首次用药发生 ADR例数最多 ,为 2 40例 (占 5 6.1 % ) ,通常发生在用药后 3 0 min内 ;抗感染药物容易发生 ADR,为 1 3 8例 (占 3 2 .2 % ) ;皮肤系统的 ADR发生率为 3 0 .6% ,位居第一。结论 应积极开展 ADR监测工作 。
党奇峰宋小地张卫文
关键词:药物
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97例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使用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征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对西安市某医院 5年来收集的 97例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74 .2 3%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39.18% ) ;首次用药时发生不良反应 6 8例 (70 .10 % ) ;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系统损害居首位 (30 .93% ) ,其次为过敏性休克 (2 3.71% )。结论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宋小地吕翠英党奇峰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近三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00年
以 DDDs和日均药费为指标 ,对我院 1 996~ 1 998年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应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 ,其中青霉素类药物 DDDs较大 ,在 DDDs排序前 1 0位中品种最多 ,日均药费较低。各种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符合用药的经济学原则。
党奇峰周群吕翠英
关键词:抗菌药物DDDS合理用药
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9年
党奇峰张卫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按摩子宫的同时给予20 U缩宫素和1 mg卡前列甲酯,若治疗无效,再给予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计算2组产后15,30,120和1 440 min出血量,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分别为(232±11),(251±13),(269±16)和(485±21)mL,对照组分别为(356±14),(432±12),(492±18)和(579±23)mL。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8.3%(11/60),对照组为26.7%(16/60),均以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常见,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张卫文韩香党奇峰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将 18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置入卡孕栓 1mg(距肛门 4 cm处 ) ;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 10 u,同时于产后 2 h再经臀部肌肉注射催产素 10 u。结果产后 2 h,2 4 h内两组的平均出血量分别是 :观察组为 ( 139± 31) ml,( 2 19± 57) ml,对照组为 ( 2 4 3± 53) ml,( 34 3± 82 ) ml,差异有极显著性 ( P <0 .0 1) ,表明卡孕栓呈现更强的缩宫作用 ,能减少出血量。
周欣张卫文赵三存党奇峰
关键词:产后出血卡孕栓催产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