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斌

作品数:41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3篇电离
  • 10篇原子
  • 9篇等离子体
  • 8篇碰撞电离
  • 8篇重粒子碰撞过...
  • 7篇离子
  • 6篇碰撞
  • 5篇阻止本领
  • 5篇HE
  • 4篇电离过程
  • 4篇氢原子
  • 4篇量子
  • 4篇量子计算
  • 4篇解离
  • 4篇SI
  • 4篇H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转移
  • 3篇电子碰撞
  • 3篇强磁场

机构

  • 41篇北京应用物理...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41篇何斌
  • 34篇王建国
  • 23篇刘春雷
  • 21篇颜君
  • 17篇宁烨
  • 4篇李萍
  • 4篇刘玲
  • 3篇许林宝
  • 3篇常铁强
  • 3篇张家泰
  • 3篇丁丁
  • 3篇邱玉波
  • 2篇于伶
  • 2篇屈世显
  • 2篇贺贤土
  • 2篇吴勇
  • 2篇张弘
  • 2篇张艳宁
  • 1篇杨建成
  • 1篇王兴

传媒

  • 9篇物理学报
  • 9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第五届全国计...
  • 1篇计算物理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化...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1
  • 1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响应和屏蔽效应对稠密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能量弛豫的影响
2025年
非平衡稠密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能量弛豫对理解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室等离子体和天体物理中的非平衡演化以及宏观热力学和输运性质至关重要.受密度及温度等环境效应的影响,等离子体中多种物理效应之间的竞合作用共同主导电子离子能量弛豫过程.本文从量子Lenard-Balescu动理学方程出发,建立了考虑电子和离子集体激发及其耦合效应的能量弛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子离子解耦、静态极限和长波近似构建了不同的简化模型,系统研究了静态屏蔽、动态屏蔽、电子和离子等离激元激发及其耦合等效应对电子离子能量弛豫的影响机制.通过不同模型之间的对比,发现电子离子集体激发之间的耦合效应以及中等波长和短波区间的屏蔽效应对温热稠密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能量弛豫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准确描述等离子体中的动态响应和屏蔽效应将制约着相关物理体系中非平衡演化建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林成亮何斌吴勇王建国
线极化强激光与轻元素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剩余能
2001年
对线极化超短脉冲强场电离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不同参数的超短脉冲、线极化强激光与轻元素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中电子剩余能进行了解析和粒子模拟数值计算。考虑到强场线极化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的高电离度和低电子温度的特点 ,采用了有别于通常计算逆轫致吸收的方法 ,用零温度近似计算逆轫致效应。模拟过程中还考虑了纵向电场效应。
彭惠民何斌郑无敌叶春福
关键词:线极化阈上电离等离子体
α粒子在高温稠密金等离子体中阻止本领的研究
平均原子模型基础上,我们对α粒子在高温稠密金等离子体中阻止本领的研究进行了研究.我们仔细考察了各种碰撞过程对阻止本领的影响,这包括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研究发现与常温固体靶相比,在高温稠密金等离子体中的阻止本领有较大的下降....
何斌王建国
关键词:阻止本领金等离子体Α粒子
重粒子在等离子体材料中阻止本领的研究进展
何斌王建国
等离子体中重离子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
本文使用经典轨道蒙卡方法研究了弱耦合等离子体环境中的裸核离子与基态氢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和电离过程,碰撞能量在10—900 kev/amu 范围,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用了含与入射速度相关的动力学效应的 Debye-Hücke...
张弘何斌王建国
关键词:重离子碰撞
重粒子碰撞过程在惯性约束核聚变诊断的作用
2006年
应用连续扭曲波程函初态近似方法(COW—EIS)计算了入射粒子能量从30 kev到10 Mev口粒子与各价碳原子15壳层的碰撞电离的总截面,进而得出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αl Controlled Fusion。简称1CF)聚变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系数,同时利用Bethe公式,我们也计算了电子与各价破原子1s壳层碰撞电离总截面厦ICF环境下该反应的速率系数.通过比较口粒子压电子与碳原子碰撞K-壳层电离Kα信号贡献大小,探讨Kα信号利用诊断α粒子分布的可能性。
宁烨李萍何斌刘春雷王建国颜君
关键词:ICF速率系数
激光聚变快点火机理研究被引量:42
2001年
对超强超短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快点火机理及其物理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 .研制了二维和二维半粒子云模拟程序 ,数值模拟了超强超短激光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传播 .
张家泰何斌贺贤土常铁强许林宝N.E.安德列夫
关键词:快点火物理过程穿孔深度ICF
H+离子与Li(5f)碰撞单俘获过程理论研究
利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研究了 H离子与 Li(5f)碰撞单俘获过程,分析了不同碰撞速度时截面随末态主量子数 n 变化的分布行为,截面随末态 n 变化的分布中存在一个明显峰值,此峰值对应的 n 随碰撞速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同时...
刘春雷何斌王建国颜君宁烨刘玲
关键词:单电子俘获
高剥离氩离子电子碰撞电离参数评估
2006年
基于可以得到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利用准相对论组态平均近似系列程序包计算的类氢、类氯、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原子参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对基态类氢、类氯和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在不考虑共振过程的情况下,我们的加交换的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但对于激发态的碰撞电离过程。还有待于可靠的数据比较,此外对不同离化度的离子有很好的类氢近似标度规律。
何斌李萍颜君刘春雷于伶邱玉波王建国
关键词:电子碰撞电离氩离子
O3+与H2碰撞中解离电子俘获过程的全量子计算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我们研究了基态的O3+(2s22p2P)与氢分子碰撞的解离电荷转移过程.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氢分子的自身转动,我们采用无限阶...
王建国刘春雷何斌宁烨颜君P.WeckP.C.Stancil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