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婧

作品数:45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4篇护理
  • 18篇新生儿
  • 12篇早产
  • 11篇早产儿
  • 11篇产儿
  • 8篇重症
  • 8篇监护
  • 6篇重症监护
  • 5篇袋鼠式护理
  • 5篇新生儿重症
  • 5篇新生儿重症监...
  • 4篇疼痛
  • 4篇监护室
  • 4篇病房
  • 4篇采血
  • 3篇导管
  • 3篇新生儿重症监...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重症监护室
  • 3篇组件

机构

  • 45篇四川省妇幼保...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省妇女儿...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作者

  • 45篇何婧
  • 13篇何敏
  • 9篇张勇
  • 9篇赵勍
  • 5篇梅花
  • 3篇肖桂华
  • 3篇李雪
  • 3篇翟佳
  • 3篇廖志
  • 3篇刘蓓蓓
  • 3篇刘德松
  • 3篇罗敏
  • 3篇罗利琼
  • 2篇王雪芹
  • 2篇罗碧如
  • 2篇张静
  • 2篇胡语航
  • 2篇张文雯
  • 2篇刘敏
  • 2篇贺晓春

传媒

  • 9篇实用医院临床...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全科护理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2016年某院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变迁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与变迁,为临床采取MDRO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2012-2016年MDRO目标性监测结果,通过病历信息系统回查相关资料,对MDRO分布及变迁等情况进行分析与描述。结果共纳入本研究的MDRO 188株,分离自痰液、血液、气管导管残端、胃液、大便等。革兰阴性杆菌97株(51.60%),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为主;革兰阳性菌91株(48.40%),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检出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社区获得感染与定植117株(62.23%),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呈下降趋势;医院获得感染与定植71株(37.7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呈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有上升趋势。MDRO的季度分布,除2012年以二季度较高外,其余均以三季度为高峰。结论新生儿科检出的MDRO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院内获得的大肠埃希菌感染与定植有上升趋势;三季度可能为多重耐药菌检出的高峰。
何敏张勇刘德松何婧李雪黄海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堵塞中的应用效果,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方法从2011年1—12月PICC置管早产儿共98例为对照组(RCA实施前),2012年1~12月PICC置管早产儿157例为试验组(RCA实施后),应用RCA找出PICC导管堵塞原因,比较两组PICC堵管发生率。结果应用RCA后试验组PICC堵管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9,P〈0.05)。结论应用RCA管理PICC,可有效降低管道堵管率。
何婧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堵塞新生儿
1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感染防控被引量:4
2014年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松解毒素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大片表皮剥脱呈烫伤样外观为特征的严重感染性皮肤病〔1〕。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7月30日收治一例出生14 d的早产患儿感染该疾病,此患儿经过规范的药物抗感染治疗、有效护理和隔离防控,住院13 d后治愈出院。
张静何婧李旭清
关键词:新生儿
目标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研究目标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于我科实习的护生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完成临床护理教学,试验组使用目标教学法完成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护生专业水平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张文雯何婧何敏肖义维罗利琼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临床护理教学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PICU行呼吸机置管治疗的196例患儿。收集可能影响PICU患儿出现VAP的因素,根据有无VAP将患儿分为2组,比较上述各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因素对PICU患儿发生VAP的综合作用。结果196例PICU患儿中共有23例(11.73%)发生VAP。23例VAP患儿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06%,革兰阳性菌占32.26%,真菌占9.68%。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3 d(OR=1.694,95%CI=1.204~2.382)、插管次数>1次(OR=1.404,95%CI=1.010~1.951)、使用糖皮质激素(OR=1.490,95%CI=1.039~2.138)、使用质子泵抑制剂(OR=1.452,95%CI=1.112~1.896)、血pH升高(OR=1.445,95%CI=1.066~1.958)、血糖升高(OR=1.533,95%CI=1.116~2.105)、血浆白蛋白下降(OR=1.441,95%CI=1.036~2.002)、25羟维生素D下降(OR=1.530,95%CI=1.073~2.181)为PICU患儿出现VAP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预测值作ROC曲线显示,所获得的Logistic模型对PICU患儿VAP预测的AUC为0.840,95%CI为0.784~0.896。结论PICU患儿VAP主要以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VAP的发生与患儿的血浆白蛋白水平、25羟维生素D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可根据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赵勍贺晓春何婧刘章英冯飞谢娟
关键词:儿童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集束化管理预防患儿非计划拔管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入住我院NICU置管的患儿765例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包括:充分循证,制定预防非计划拔管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运用3 T安抚镇静,使用安全护理评估表评估管道危险因素,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培训所有护士,经考核合格后参与实施集束化护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置管的患儿598例为对照组,采用各种管道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置管共1167例次,非计划拔管发生66例次(5.66%);对照组置管共940例次,非计划拔管发生164例次(17.45%),两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5.65,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预防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保证了患儿治疗效果和安全。
何婧罗碧如张勇刘蓓蓓罗敏何敏王雪芹
关键词:非计划拔管
初乳口腔涂抹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于34周早产儿营养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究口腔涂抹初乳对小于34周早产儿营养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小于34周早产儿1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86)和对照组(n=84)。试验组使用母亲初乳进行口腔涂抹,每3 h涂抹1次,每次总量02 ml,连续7 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涂抹,其余干预措施与试验组一致。收集并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禁食天数、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达到全肠胃道营养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天数早于对照组(P<0.05),患儿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纯母乳喂养天数、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涂抹可改善小于34周早产儿的营养进程,缩短患儿静脉营养时间和达到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缩短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降低NEC的发生,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天数更长,出院时纯母乳率更高。
何婧罗碧如张勇何敏王肜李翔宇杨文爽钱淑华
关键词:早产儿初乳营养纯母乳喂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母乳气味刺激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介绍新生儿嗅觉发育机制,母乳气味刺激传导机制,母乳气味刺激在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关于母乳气味的嗅觉刺激对新生儿影响的认识,为进一步改善住院新生儿临床照护模式提供思路。
王肜何婧于玲张勇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疼痛非药物镇痛
袋鼠式护理实施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实施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
翟佳何婧梅花肖桂华
关键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体重变化生理指标
同伴教育对早产儿母亲育儿认知与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早产儿母亲育儿认知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研究小组按照要求招募同伴教育者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采用小组活动、电话随访、微信群交流等形式参与从入院到出院后1个月的同伴教育健康教育服务。结果所有早产儿母亲均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认知得分于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早产儿母亲育儿认知及正性情绪,改善早产儿母亲生活质量。
胥秀胡秀琼张蓉何婧何敏
关键词:同伴教育母婴护理早产儿心理状况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