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泉
- 作品数:24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计量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业特色高校的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12年
- 一、引言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和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随后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大质检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大质检文化建设工作组,跟进指导与落实,行业上下日益凸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第四大功能。中国计量学院作为我国计量领域唯一的本科院校,其办学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近年来,学校把"计量特色"作为宝贵资源,认真挖掘,并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将精心打造的"计量文化"传递给校内师生,起到了良好的文化育人作用。
- 何兆泉
- 关键词:计量技术计量学特色高校行为文化计量工作
- 战国时代“强秦大楚”的度量衡——从芈月抓药说起
- 2016年
- 一、引言
最近,古装剧《芈月传》的热播,再次激起人们对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的浓厚兴趣。故事的主角号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强权太后,而她又主要生活在"强秦大楚",秦国和楚国是战国时代的两大强国,期间恩恩怨怨,一直影响到后来大秦帝国的骤兴骤亡,正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何兆泉
- 关键词:战国时代度量衡中国历史
- 元代浙江农业发展试探被引量:2
- 2006年
- 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自唐宋以来不断发展的农业经济,但这种影响具体到全国各地则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就浙江地区而言,通过考察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品种和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情况,可知其时境内的农业经济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的,在整个国家经济中仍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未出现宋元时期的逆转或大倒退。
- 何兆泉
- 关键词:元代农业经济
- 《涑水记闻》考辨一则
- 2003年
- 何兆泉
- 关键词:《涑水记闻》司马光曾布
- 鉴史而察今 继往以开来——读《新中国计量史》有感
- 2016年
- 中国计量史源远流长,计量史料汗牛充栋,但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度量衡史的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史总体上关注不多,研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既有新时期计量机构分合变迁频仍、行业资料爬梳复杂繁重等客观困难,又受到史学研究"厚古薄今"、"详古略今"等主观取向的不利影响。
- 何兆泉
- 关键词:计量校准组织机构
- 《东京梦华录》作者问题考辨被引量:4
- 2015年
- 《东京梦华录》是记载北宋开封都市生活文化的重要文献,成书于南宋,作者署为"幽兰居士孟元老"。孟元老生平事迹不彰,清代以来遂引发许多猜测与争议。为此,学术界先后提出孟揆说、孟钺说、孟景初说、赵子淔说等不同主张,主要是认为《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应该出身禁从显宦或皇族贵胄。但以上诸说其实都值得商榷,怀疑孟元老出自伪托的理由也难以成立。澄清关于作者身份的误解,避免张冠李戴,实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该书的创作特点及史料价值。
- 何兆泉
-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
- 宋元族谱整理研究述论
- 2020年
- 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主义为基础,尊父权,重父系祖先崇拜。①族谱就是记述具有共同祖先的血缘群体世系相承、人物事迹以及家族发展等相关内容的文本。中国族谱编纂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学者称甲骨文中已见最早族谱,②此说不足深信。《周礼•春官》有小史“奠系世,辨昭穆”,故一般以为至迟周代已正式设官记录王室贵族的世系源流。秦汉之际,官私之谱均有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门阀,士庶界限分明,中央及地方州郡通过编纂谱牒强化身份门第之高下,遂形成中国历史上官修谱牒的“黄金时代”。③隋唐以降,伴随社会、政治等不断迁转,谱学也逐渐发生变化。
- 何兆泉
- 关键词:州郡祖先崇拜家族主义共同祖先研究述论
- 关于秦桧归宋问题的再讨论——兼与王曾瑜先生商榷被引量:7
- 2003年
- 有关秦桧是从金国自行逃归 ,抑或金人有意纵归的问题 ,由于各种史料记载不同 ,一直没有定论。近有学者认定秦桧就是金人纵归的“奸细”。然而 ,通过对现存史料的客观分析 ,具体考察当时的宋金局势和朝野舆论 ,言秦桧逃归可能更符合历史事实。
- 何忠礼何兆泉
- 关键词:秦桧宋朝
- 宋代宗室研究
- 论文主体分作七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宋代宗室管理机构的发展和职能.第二章主要探讨宋代宗室的联名呈报制度,宗室谱牒编修和宗室人口等问题.揭示了宋代在行辈联名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玉牒》、《属籍》、《宗藩庆系...
- 何兆泉
- 关键词:皇权政治宋代宗室
- 宋代浙江佛教与地方公益活动关系考论被引量:2
- 2009年
- 宋代佛教在思想开新方面不及隋唐活跃,但世俗化、实践化趋势明显,兼之朝廷采取保护佛教的"家法",寺院与僧尼数量均获迅速发展,浙江地区尤其突出。宋代浙江佛教信仰推动的地方公益活动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于造桥铺路、修陂筑堤、掘井挖泉、客舍行旅、救疾济困、养老慈幼诸方面。通过公益活动,佛教与官方、儒家士大夫及一般民众建立了更为良性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协调,也推动了佛教自身发展。
- 何兆泉
- 关键词:宋代佛教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