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小劼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药师
  • 3篇佛教
  • 2篇因果报应
  • 2篇天人感应
  • 2篇劝善
  • 2篇劝善书
  • 2篇中土
  • 2篇宗教
  • 2篇格义
  • 2篇果报
  • 1篇信仰
  • 1篇中国佛教
  • 1篇生死
  • 1篇生态
  • 1篇宗教理想
  • 1篇宗教信仰
  • 1篇作者考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精神
  • 1篇历史演变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9篇伍小劼

传媒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亚研究
  • 1篇宗教研究
  • 1篇首届中国(仙...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因果报应与佛教中土化——以因果报应与天人感应的思想关联为中心
本文从论述因果报应说与佛教中土化的关系入手,以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思想史,全文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引言部分分析学者对因果报应和佛教中土化关系的研究,分析其不足,阐明自己的研究创新之处;第一部分,说明佛教基本教义和...
伍小劼
关键词:天人感应格义劝善书
文献传递
《大灌顶经》对六朝时期民间巫道的批判及其原因被引量:1
2016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巫道成为佛教的重要批判对象,《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等材料中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学者对此有过讨论。在讨论佛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时,因为在印度佛教传统里,佛教对巫术基本上持排斥的态度,因此中国佛教的这一现象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国佛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就一定是自足的吗?这些批判包括哪些内容?又是基于什么原因?过往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大抵语焉不详。笔者最近对《大灌顶经》进行研究,
伍小劼
关键词:中国佛教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高僧传》
因果报应与佛教中土化
因果报应是中国最重要的伦理道德之一,千百年来,它一直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佛教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土化,因果报应说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在研究佛教中土化的时候,对因果报应与...
伍小劼
关键词:天人感应格义劝善书
文献传递
《大灌顶经》的宗教理想被引量:6
2012年
十二卷《大灌顶经》为南北朝时期中国人编撰而成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经文内容显示了当时僧人对北魏太武帝灭法的反应,体现了对当时宗教生态的批判,展示了编撰者的宗教理想,即希望用佛教仪式取代道教及民间巫道等宗教仪式,争取信仰资源;同时也对传统佛教仪式进行了适当的改编,经典内容自然地囊括了世间万象。
伍小劼
关键词:宗教理想
《大灌顶经》研究若干问题述评
2010年
《大灌顶经》为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一部佛教疑伪经,这部经典卷数达到十二卷,内容繁杂,经典中保存了大量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民间巫道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经文中充满了末世感,在这种氛围影响下,经文体现了佛教与道教乃至民间巫道的互动与交涉,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宗教生态。《大灌顶经》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经》的第一个本子, 研究表明第十二卷与前十一卷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大灌顶经》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对《药师经》以及药师信仰的研究。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形成时期, 我们认为中国佛教注疏与中国佛教疑伪经是研究佛教中土化的两个重要维度,研究中国佛教疑伪经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佛教的形成,《大灌顶经》产生于南北朝这个佛教迅速发展的时期,因而研究《大灌顶经》也同样惠及于理解中国佛教.
伍小劼
关键词:生态经文
何谓“逆修”?——从其在佛经中的最早出处看被引量:2
2016年
探究"逆修"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将其放置到它的最早出处——《十方净土经》中来进行研究。从相关语境可知,在该经文所列的"四种人"中,只有为不信佛法且诽谤佛法的人死后修福,亡者获福七分得一;只有了知佛法且能践行的人才能实行逆修。逆修与死后修福并不直接对立。逆修是斋供仪式的一种,逆修与死后修福在本质上相同,都是提倡修福,目的是劝人发施心。不过,逆修在后来的《十王经》中有了新的表达。
伍小劼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被引量:5
2011年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被集中编辑为十二卷,《大灌顶经》的作者为刘宋沙门慧简。
伍小劼
药师信仰的内涵与文化精神
本文就药师信仰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发展作一个整体描述,以期大家能清晰地了解其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药师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现代意义作一归纳与展望.药师信仰的最大特征和真精神就是其信仰的现世性,使得它与当代人学佛近...
伍小劼
关键词:药师宗教信仰文化精神历史演变
文献传递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与“文化汇流”被引量:5
2010年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经过印度文化的改造,再传回中国。这是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一个具体案例。
伍小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