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欣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菌
  • 2篇抑菌试验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抗真菌
  • 2篇蒙药
  • 2篇抗真菌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神经...
  • 1篇抑菌浓度
  • 1篇真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因素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神经痛
  • 1篇神经妥乐平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疼痛
  • 1篇提取物
  • 1篇脓皮病

机构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5篇任志欣
  • 4篇李东霞
  • 2篇杨丽敏
  • 1篇田华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味蒙药提取物体外抗真菌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四味蒙药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成分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四味蒙药的水、醇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四味蒙药的水、醇提取物分别在不同浓度时对三种受试菌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大花葵水、醇提取物对皮肤癣菌的MIC为8.3mg/mL。结论四种单味蒙药对常见皮肤癣菌有体外抗菌活性,其中以大花葵水、醇提取物对皮肤癣菌作用最强。
李东霞任志欣杨丽敏
关键词:蒙药真菌抑菌试验体外
马拉色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的酵母菌,亦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目前,分为7种类型。据报道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培养基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马拉色菌能像酯酶一样分解脂质,而且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这些都是它的主要致病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脂溢性皮炎、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和银屑病等,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可加用抗真菌药物。
任志欣李东霞
关键词:马拉色霉菌属生物学特性致病因素皮肤病
坏疽性脓皮病1例
2007年
任志欣李东霞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系统性疾病复发性溃疡型
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7年
田华任志欣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妥乐平周围神经局部疼痛
四味蒙药体外抗真菌实验研究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四味蒙药水提及醇提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观察大花葵水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四味蒙药水、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下观察大花葵水提物作用后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四种蒙药的水、醇提物分别在不同浓度时对受试菌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大花葵水、醇提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MIC为8.3 g/L。大花葵水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分别为50 g/L、12.5 g/L。经蒙药作用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表面出现皱缩、剥脱、裂纹等改变。结论 MIC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四味蒙药能有效抑制真菌,为其抗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李东霞任志欣杨丽敏
关键词:蒙药抑菌试验最小抑菌浓度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