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透明细胞
  • 2篇迁移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PD-1
  • 2篇PD-L1
  • 2篇病理
  • 1篇单形
  • 1篇凋亡
  • 1篇选择性环氧化...
  • 1篇氧化酶
  • 1篇抑制剂
  • 1篇易位
  • 1篇预后

机构

  • 10篇潍坊市益都中...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10篇付刚
  • 2篇郭来成
  • 2篇陈学勋
  • 2篇曹波
  • 2篇鞠文龙
  • 2篇史金胜
  • 1篇刘金群
  • 1篇宗佩君
  • 1篇刘艳梅
  • 1篇陈红芳
  • 1篇常乐政
  • 1篇郭保伟
  • 1篇柴春香
  • 1篇张希红
  • 1篇邱道显
  • 1篇张兆光
  • 1篇马志鹏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及基因融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基因荧光原位杂交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9~37岁。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及腹部包块。B超及PET-CT均提示肾实质占位,其中2例肿瘤发生转移。肿瘤最大径3~8 cm;切面实性、灰黄色,似有包膜。镜下见特征性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结构,不同比例的腺泡状及巢状排列,有大量肿瘤细胞胞质透明至嗜酸性,染色质呈囊泡状,核仁易见,多数可见砂砾体。5例肿瘤TFE3、PAX8和CD10均(+),存在异常TFE3分离信号。2例术后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2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好发于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且术后容易复发。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王晓敏付刚任力
关键词:肾细胞癌临床病理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3例前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历时(23±3.5)min,治疗后8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会阴部尿外漏现象;其中57例术后3 w撤管,排尿均正常,占比90.48%,6例行切开引流排除血肿,用尿道扩张器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前尿道损伤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付刚
关键词:输尿管镜前尿道损伤疗效观察
原发于胃的单形性嗜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2
2020年
患者男性,53岁,2018年3月因腹痛伴体重减轻6个月,就诊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上腹疼痛为主,呈阵发性绞痛,与进食和体位无明显相关,可自行缓解,伴随心慌和体质量减轻7 kg。查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镜发现胃体近胃窦处及胃窦前壁2处直径约3cm圆形溃疡,表面覆有黄白苔及血痂,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隆起,质脆,易出血.
王晓敏付刚陈红芳史金胜宗佩君
关键词:病理诊断
PD-1和PD-L1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cc-RCC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结果 90例cc-RCC中,PD-1和PD-L1在cc-R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6%和36.7%。cc-RCC中PD-1和PD-L1表达与WHO/ISUP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织中PD-1与PD-L1之间没有相关性(χ2=1.469,P=0.22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D-L1阳性患者PFS(P=0.034)和OS(P=0.032)低于PD-L1阴性患者。结论 PD-1和PD-L1参与了cc-RCC的进展,PD-L1是评估cc-RCC患者预后不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付刚王晓敏陈学勋张宝刚曹波
关键词:PD-1PD-L1免疫组化预后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大鼠腺性膀胱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大鼠腺性膀胱炎细胞组织形成、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各15只,均采用大肠埃希菌溶液进行膀胱灌注以诱发腺性膀胱炎,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饲养45d后处死,观察大体及光镜下两组大鼠膀胱黏膜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53及Ki-67等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大鼠腺性膀胱炎发生率为80.0%(12/15),实验组为33.3%(5/15),两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10)。对照组p53蛋白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11/15)及93.3%(14/15),实验组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15)及53.3%(8/1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28;χ2=6.14,P=0.035)。结论大肠埃希菌可诱发大鼠腺性膀胱炎,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够降低该病发生率同时使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人腺性膀胱炎的重要途径。
鞠文龙刘金群付刚史金胜郭来成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膀胱炎
肾透明细胞癌中PD-1和PD-L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9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蜡块为实验组,10例正常肾组织蜡块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中9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照组中10例正常肾组织的PD-1和PD-L1表达情况。结果PD-1和PD-L1在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6%和3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与2016WHO/ISUP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进展,是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付刚王晓敏张宝刚刘亚明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PD-1PD-L1免疫组化
睾丸肿瘤24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睾丸肿瘤是20~39岁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1%,绝大多数是生殖细胞肿瘤,目前认为睾丸肿瘤可有效治疗,5年相对生存率超过96%[1]。1996~2009年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共收治睾丸肿瘤24例,为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与提高治疗效果,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睾丸肿瘤24例,年龄22~60岁,平均(34.5±7.3)岁。肿瘤发生于左侧睾丸13例,右侧11例。
鞠文龙张希红付刚郭来成常乐政
关键词: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生殖器肿瘤恶性畸胎瘤生殖细胞肿瘤上皮癌
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黄芪治疗组)和C组(正常对照组),观察三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肾脏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黄芪治疗组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MDA、BUN和Cr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Bcl-2、Bax表达极少,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表达均明显增强(Bcl-2:P<0.05、Bax:P<0.01);黄芪治疗组较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黄芪治疗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以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实现的。
郭保伟付刚刘艳梅邱道显马志鹏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中医药
miRNA-132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miRNA-132在不同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miRNA-132在人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143B中miRNA-132的表达情况,使用pRFP-miRNA-132-down质粒转染U2OS细胞、pRFP-miRNA-132-up质粒转染143B细胞,使用EdU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Transwell小室检测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在3种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143B中,miRNA-132的表达依次下降(U2OS>MG63>143B);降低miRNA-132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miRNA-132在143B细胞中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论miRNA-132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调节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王晓敏刘瑞雪杨杰于梦雨付刚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迁移
雷公藤甲素对人肾癌A498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肾癌A498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作用于肾癌A498细胞,浓度分别为0、200、400 nmol/L,定义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癌A498细胞中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并评估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p-AKT、p-MTO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p-AKT、p-MTOR表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曹波付刚王晓敏柴春香张兆光陈学勋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肾癌增殖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