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凛
- 作品数:54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九孔鲍的极体释放和第一次卵裂与水温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九孔鲍受精卵的第一极体、第二极体以及第一次卵裂的出现时间与水温有关。试验采用同一批卵子,在同一水温下,分别对同一次授精获得的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和第一次卵裂出现的时间进行三次以上观察,将得到的数值作为该试验样品的数值,并得出相关的关系式:(1)九孔鲍受精卵第一极体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1=2.530 26+0.021 11T;(2)第二极体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2=19.004 07-0.180 01T;(3)第一次卵裂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3=40.629 1-0.315 81T。研究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九孔鲍染色体组操作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特别是对多倍体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严正凛
- 关键词:九孔鲍第一极体水温
-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与技术被引量:4
- 2021年
- 根据生态学原理,将鱼、虾、贝合理搭配在一起,进行了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和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使得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NH 3≤0.02 mg/L,无机氮浓度(以N计)≤0.5 mg/L,水质稳定;池塘养殖年亩产值在1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达到了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养殖效果显著提高的目的。
- 严正凛杨理忠陈珍赐
- 关键词:海水池塘养殖
- 港湾海域鲍螺混养技术的研究
- 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其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贝壳表面和养殖箱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
- 严正凛
- 关键词:混养技术污损生物存活率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系统的鲍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 严正凛欧俊新胡家财严志洪张静李文静
-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系自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的6个有关鲍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和集成,属于“水产科学技术-水产养殖学”领域。2.主要技术内容:1)确立了鲍生态育苗技术,构建了以“光照-微藻-鲍苗-...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学
- 三倍体杂交鲍卵子与盘鲍日本群体精子受精直接产生三倍体的研究
- 作者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11月先后2次用三倍体杂交鲍的卵子与普通盘鲍日本群体雄鲍的精子受精,直接产生三倍体的研究,分别育出99.9万个和75万个试验鲍苗种(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1.45cm和1.60cm),经倍体...
- 严正凛
- 关键词:卵子受精
- 化学物质诱导九孔鲍幼虫变态附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用KCl、尿素[CO(NH2)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诱导九孔鲍幼虫变态附着,分析同种化学物质的不同质量浓度以及不同的化学物质对变态附着的影响,并对他们的诱导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075 g/L的KCl和0.35 g/L的EDTA-Na2的诱导作用最显著,而尿素的诱导效果较差,尿素诱导九孔鲍幼虫变态附着的最佳质量浓度是0.1 g/L。不同的诱导物及同一种诱导物在不同的质量浓度下对九孔鲍幼虫变态附着的诱导作用有较大的差异。
- 张静严正凛
- 关键词:九孔鲍幼虫
- 九孔鲍性腺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性腺发育过程中九孔鲍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雌、雄九孔鲍各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性腺发育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性腺发育早期和晚期酶活力较低,在性腺发育中期酶活力显著升高,且均在成熟前期达到最高值。九孔鲍繁殖期各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存在器官特异性和性别差异,九孔鲍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在各性腺发育期均表现为肝胰腺>消化道,雌鲍>雄鲍。同种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也存在差异,雌、雄九孔鲍繁殖期肝胰腺和消化道内各消化酶的最大活力均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
- 姜永华颜素芬严正凛
- 关键词:九孔鲍性腺发育消化酶
- 鲍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
- 严正凛陈昌生梁红星曹文清颜素芬等
- 该项目是课题组自1993年以来先后承担的10余个有关鲍多倍体诱导和育种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综合和集成,项目通过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率先成功地用生物方法培育九孔鲍三倍体和盘鲍三倍体,并取得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
- 关键词:
- 鲍藻混养配比密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海藻密度的增加,吸收效果也加强;第二部分试验,将不同密度的杂交鲍分别与密度为3g·L-1的石莼和6g·L-1的真江蓠进行混养。结果显示:随着杂交鲍密度的增加,杂交鲍的生长率有所下降。当杂交鲍混养密度为400粒·池-1时,杂交鲍的生长率相较密度为200粒·池-1时差异不显著,而与杂交鲍密度为600粒·池-1时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同等密度的杂交鲍,与石莼混养的养殖效果优于真江蓠。
- 赖龙玉严正凛钟幼平
- 关键词:石莼杂交鲍
- 微生态制剂对九孔鲍育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试验在九孔鲍育苗过程中投放光合细菌,菌数密度为6.66×109个/ml,使育苗池水里的光合细菌浓度分别为0、10×10-6、20×10-6、40×10-6,研究在不同光合细菌浓度下九孔鲍苗的生长发育及存活率情况。试验采用对各组九孔鲍苗壳长定期测量,试验完毕时对鲍苗数目进行全部计数,最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九孔鲍育苗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光合细菌,对鲍苗的生长和存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光合细菌的最适使用浓度为20×10-6左右。
- 严正凛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九孔鲍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