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带教
  • 1篇心理学
  • 1篇血管
  • 1篇言语
  • 1篇言语治疗
  • 1篇医用
  • 1篇医用器械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理解
  • 1篇语言理解能力
  • 1篇支具
  • 1篇神经通路
  • 1篇神经心理
  • 1篇神经心理学
  • 1篇实习带教
  • 1篇水肿
  • 1篇通路
  • 1篇器械
  • 1篇切管
  • 1篇卒中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丛芳
  • 3篇戴文骏
  • 3篇单春雷
  • 2篇周秋敏
  • 2篇王彤
  • 2篇吴雏燕
  • 2篇翁旭初
  • 2篇于美霞
  • 2篇吴玉霞
  • 1篇金娟
  • 1篇周莉
  • 1篇龚晨
  • 1篇陆晓
  • 1篇张志强
  • 1篇朱仁敬
  • 1篇叶芊
  • 1篇吕志宿
  • 1篇李健
  • 1篇王翔
  • 1篇赵晓瑜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CF框架下基于案例的教学法在言语治疗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下基于案例的学习法(CBL)在言语治疗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的66名实习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教学组、CBL组、ICF+CBL组, 每组22名。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 CBL组采用CBL方式带教并进行案例分析汇报, ICF+CBL组在CBL组基础上增加ICF框架下的相关教学。带教4周后, 采用自制试卷对3组实习生的理论水平(案例分析、言语基础理论)进行评价, 通过实践操作考核评定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3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带教后, CBL组、ICF+CBL组案例分析成绩(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评估分析、干预计划、总体印象、总分)、言语基础理论成绩均较常规教学组高(P<0.05), 且ICF+CBL组上述指标均高于CBL组(P<0.05)。在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方面, CBL组带教后的操作过程得分[(61.36±6.06)分]、总分[(84.55±6.79)分]较常规教学组高(P<0.05), ICF+CBL组的操作前准备得分、操作过程得分、反应观察得分、总分较常规教学组高(P<0.05)。ICF+CBL组的操作前准备得分[(9.23±0.61)分]、操作过程得分[(70.09±6.01)分]、总分[(94.23±6.65)分]较CBL组高(P<0.05)。与常规教学组比较, CBL组在提高学习主动性方面的满意度较高(P<0.05), ICF+CBL组在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满意度较高(P<0.05)。ICF+CBL组在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方面的满意度较CBL组高(P<0.05)。结论 ICF框架下的CBL, 能显著提高康复专业实习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言语基础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并提升其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 提升教学效果。
周秋敏周秋敏戴文骏丛芳张宇婷戴文骏李健张允张宇婷
关键词:言语治疗教学
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在文字、物体与面孔加工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揭示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在文字、物体与面孔加工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一系列认知神经心理学方法,对1例(KY)胼胝体压部合并左腹内侧枕颞区梗死患者进行自然视野和左右分视野速视呈现及注视中央点速视呈现汉字、拼音的朗读检测;对自然视野呈现的物体和名人面孔和对注视中央点速视的Chimeric物体图片进行命名;对Chimeric面孔(半男半女)进行性别判断;并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确定胼胝体压部纤维束受损情况。同时与1例(CYH)仅左腹内侧枕颞区梗死但不合并胼胝体压部损伤、接受类似检查的患者对照。结果:KY对于自然视野、注视中央点速视呈现的汉字、拼音均出现左半错读;对左右分视野速视的汉字、拼音出现左视野失读;对于自然视野呈现的物体和名人面孔出现部分失认;对于注视中央点速视的Chimeric物体和面孔图片以左半为主进行命名和判断,并且未辨认出为Chimeric图片。DTT显示通过胼胝体压部的枕大钳纤维束通路几乎完全中断。CYH的汉字朗读、物体及面孔识别均正常,能够分辨出Chimeric图片。结论: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在左/右枕(右/左视野)的文字、物体与面孔视觉信息的传递及视觉整合的过程中起到必要的作用。
单春雷翁旭初王彤于美霞丛芳赵晓瑜吕志宿朱仁敬
关键词:胼胝体压部
一种轮椅辅助上肢摆放支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辅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轮椅辅助上肢摆放支具,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U型板,两个U型板的侧壁均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栓,固定板的上方水平设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设有转轴,固定板...
吴玉霞丛芳戴文骏
文献传递
口腔定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口腔定位疗法(OPT)治疗脑卒中后流涎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流涎患者37例,根据入选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Bobath、Rood、运动再学习等疗法为主)、神经肌肉电刺激、冰刺激等。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OPT综合治疗。于入选前、治疗1周、2周及4周时分别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对2组患者流涎程度进行评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流涎程度较入选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流涎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及4周后,2组患者流涎症状均较前一次评定结果明显改善(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16%、94.74%和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则分别为5.88%、61.11%和61.11%,上述时间点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OPT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流涎症状,其疗效及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周秋敏叶芊丛芳陈文莉王翔周莉单春雷
关键词:脑卒中流涎脑血管意外
脑梗死患者阅读障碍演变的神经心理学与脑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单春雷丛芳金娟张志强翁旭初王彤于美霞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神经心理学脑成像语言理解能力
一种气切管试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切管试堵装置,包括套管和封堵盖,所述套管的顶部左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封堵盖位于套管的顶部并固定设置于转轴的轴壁上,所述转轴的轴壁上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转轴的轴壁通过外螺纹设置...
吴玉霞吴雏燕龚晨丛芳戴文骏陆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