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勍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热管
  • 4篇脉动热管
  • 2篇传热
  • 1篇以太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运行性
  • 1篇运行性能
  • 1篇制冷
  • 1篇太阳能
  • 1篇倾斜角
  • 1篇热电
  • 1篇热电联供
  • 1篇热管式
  • 1篇热回收
  • 1篇热回收装置
  • 1篇热控
  • 1篇热控制
  • 1篇热源
  • 1篇重力场
  • 1篇弯头

机构

  • 5篇东华大学

作者

  • 5篇万勍
  • 3篇杨洪海
  • 3篇韩洪达
  • 1篇苏亚欣
  • 1篇尹世永
  • 1篇翁政军
  • 1篇林天伦

传媒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动力工程
  • 1篇能源与环境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脉动热管式空调排风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动热管式空调排风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3)、托板(2)、脉动热管(1)、铝中隔板(5),所述的箱体(3)将铝中隔板(5)分割成冷空气换热腔体和热空气换热腔体两部分,所述的脉动热管(1)可任意角度...
杨洪海韩洪达尹世永万勍翁政军
文献传递
常规工况下多弯头数脉动热管运行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设计了两组内径1和2mm的40个弯头细铜管组成的脉动热管,通过开启或关闭管路中的一个阀门,可以得到闭式或开式两种回路形式,分别采用R123、水及酒精为工作介质,充液率从15%变化至95%,安装角度可任意调节。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管内径、工质种类及充液率、加热角度以及回路形式等多弯头数脉动热管在常规工况下启动及传热性能的影响。
杨洪海万勍韩洪达
关键词:脉动热管运行性能影响因素
开式脉动热管传热极限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由内径分别为1 mm和2 mm的细铜管弯曲而成的2组40弯头开式回路脉动热管试验装置上,采用R123为工作介质,定性分析了充液率及加热方式对传热极限的影响,并将试验值与Katpradit传热极限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提高,传热极限先增大而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充液率(约50%);在3种加热方式中,垂直底部加热有助于脉动热管取得较大的传热极限值,而垂直顶部加热则对应较小的传热极限值.通过对Katpradit传热极限关联式进行适当修正,得到了新的试验关联式.
杨洪海林天伦万勍韩洪达
关键词:脉动热管传热极限倾斜角充液率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及其关联式的实验研究
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性能卓越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冷却,并在航天航空的热控制技术及其它地面应用中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本论文在综合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脉动热管进行了较...
万勍
关键词:脉动热管传热性能传热关联式热控制
文献传递
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冷热电联合循环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06年
常规的冷热电联供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消耗化石能源存在污染的问题。以太阳能作为热源驱动冷热电联供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分析太阳能冷热电联产的原理和实现形式,以及各种不同实现形式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以太阳能为热源,通过光电转换并驱动制冷机组制冷,或者通过光热电转换,以动力循环的方式实现同时发电和供暖/制冷是太阳能冷热电联产的技术途径之一。发展太阳能冷热电联产是解决目前能源紧张和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尽管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使其在实际领域进行大规模应用,但该技术是将来能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万勍苏亚欣
关键词:冷热电联供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