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光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_(147)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VEGF-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CD147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K1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筛选有效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方法设计合成3对不同的CD147 siRNA,分别转染人K1为实验组(S1、S2、S3组),同时设不加干预者为正常组,siRNA阴性对照进行干预为阴性对照组。RT-PCR、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CD147 mRNA及其蛋白。筛选能有效沉默CD147 mRNA及其蛋白的siRNA序列。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D147表达沉默后K1细胞中的VEGF-C mRNA及其蛋白。结果 S1组CD147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S2、S3组与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S2、S3组的siRNA序列可有效沉默CD147的表达而S1组不能。S2、S3组CD147 mRNA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8%和72.5%;CD147蛋白表达抑制率为31.7%和35.4%。S2、S3组K1细胞中VEGF-C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6.4%和56.6%;其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1.9%和41.6%。结论筛选出了能有效沉默CD147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CD147基因沉默后可降低K1细胞中VEGF-C的表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能力。
- 颜守义万光俊王波赵文新
- 关键词:小干扰RNA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转移
- 不同碘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与鉴定
-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寻找PTC潜在的标记物。同时比较不同碘背景PTC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试图筛选出与碘密切相关的蛋白质,...
- 万光俊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双向凝胶电泳肿瘤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肝癌患者CD8^+CD28^-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CD8^+CD28^-Foxp3^+调节性T细胞(CD8^+CD28-Foxp3^+Tregs)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肝癌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CD8^+CD28^-Foxp3^+T细与CD8^+T细胞比值(CD8^+CD28-Foxp3^+Tregs/CD8^+T),分析CD8^+CD28^-Foxp3^+Tregs/CD8^+T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与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肝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Foxp3^+Tregs/CD8^+T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CD8^+CD28^-Foxp3^+Tregs/CD8^+T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肝癌组织中平均Foxp3阳性细胞数与Foxp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外周血CD8^+CD28^-Foxp3^+Tregs/CD8^+T,肝癌组织Foxp3阳性细胞数与Foxp3蛋白表达量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癌中均呈依次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8^+CD28^-Foxp3^+Tregs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增多,可能与肿瘤免疫抑制作用有关,其检测对肝癌患者病情有一定评估价值。
- 方大正吴红伟武伦万光俊沈丰
- 关键词:叉头转录因子类
- 人甲状腺乳头状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筛选PTC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方法以PTC组织为实验组,甲状腺腺瘤周围正常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组总蛋白,建立P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蛋白表达图谱。用Image Master 2DE1ite 5.0图像分析2组蛋白表达差异,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并搜索Swiss-port数据库查询蛋白功能。结果比较PTC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蛋白表达谱,共发现55个差异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出1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cytoskeletal 19、Mitochondrial 3,2-trans-enoyl-CoA isomerase、CD147、Cathepsin B、carbonyl reductase-1、annexin A1共6种蛋白质在PTC中高表达;tropomyosin-2、tropomyosin-1、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tigen-like isoform 2 precursor、fibrinogen beta chain共4种蛋白为低表达。结论 PTC与正常腺体组织间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代谢及影响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机制参与PTC的发生和发展。
- 赵文新颜守义王波万光俊张立永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蛋白质组学
- CD147-siR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CD147表达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有效的siRNA序列。方法人工设计合成3对CD147-siRNA,并将CD147-siRNA转染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来沉默CD147基因的表达。用RT-PCR、ELISA分别测定CD147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从而验证CD147-siRNA的干扰效果;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测定MMP7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干扰后K1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S2、S3组CD147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CD147 mRNA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81%和72.48%;CD147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1.65%和35.47%。S2、S3组K1细胞中MMP7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0.25%和53.40%,MMP7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1.58%和40.49%。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后72 h的S2、S3组K1细胞,较正常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35.87%和30.16%。而转染的S1、Normal组、Control组在细胞的侵袭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2、S3组CD147-siRNA可以有效阻断CD147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CD147特异性siRNA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立永赵文新颜守义万光俊王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CD147MMP7肿瘤侵袭
- 甲状腺乳头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甲状腺癌的术前准确诊断依然存在挑战。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甲状腺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探讨、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开辟新的思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目前PT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仍然有限,本文详细介绍PT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 万光俊赵文新王波颜守义
- 关键词:甲状腺癌蛋白质组学肿瘤标记物双向电泳质谱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微小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部分行辅助131I治疗。结果:128例患者中,单发微小癌87例(67.97%),多发微小癌41例(32.03%);单发微小癌肿瘤直径均在0.3 cm以上,术前经超声检查可发现病灶;多发微小癌术前超声可明确所有病灶者25例(60.98%),另16例(39.02%)多发微小癌中除较大的病灶(>0.3 cm)在术前超声检查中明确外,其余病灶均是在术中冷冻切片中发现或术后石蜡切片中发现;多发病灶局限于单侧甲状腺腺体者22例(53.66%),分散于双侧腺体者19例(43.34%)。术后随访率100%,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仔细检查,可避免漏诊;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有重要意义。
- 吴红伟王飞胡洪生方大正陈会彬万光俊周文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小癌甲状腺切除术
-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探讨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63例,统计转移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血流信号、边界以及转移区域等出现的百分比,并与增生淋巴结上述特征进行对比。结果:63例病例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61例,彩超综合诊断符合率为96.8%。纵横比<2敏感度82.95%,特异度为75.26%;淋巴门结构消失敏感度75.97%,特异度为89.13%;点状强回声敏感度51.94%,特异度为96.07%;融合淋巴结敏感度27.91%,特异度为100%;囊性变敏感度34.88%,特异度为84.56%,转移淋巴结上述彩超特点与增生淋巴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淋巴结丰富的血流信号及边界不清则与增生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区域在Ⅳ、Ⅲ、Ⅵ、Ⅴ区较为多见(94.5%),Ⅱ、Ⅰ区转移率相对较少(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超提示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具有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胡洪生周文波孙少华吴红伟张桢陈会彬万光俊靳宏虎李浩刘军付海峰沈丰
-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