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红建

作品数:24 被引量:24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小麦
  • 10篇吸浆虫
  • 5篇麦红吸浆虫
  • 5篇抗性
  • 4篇小麦吸浆虫
  • 3篇植物
  • 3篇小麦品种
  • 2篇蚜虫
  • 2篇生物防治
  • 2篇饲料
  • 2篇人工饲料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综合治理技术...
  • 2篇物防
  • 2篇麦蚜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2篇抗性机制
  • 2篇抗性鉴定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杭州应用声学...

作者

  • 21篇丁红建
  • 9篇倪汉祥
  • 7篇郭予元
  • 6篇陈巨莲
  • 6篇孙京瑞
  • 2篇王兴运
  • 2篇戴小枫
  • 2篇李素娟
  • 1篇傅强
  • 1篇王经伦
  • 1篇张志涛
  • 1篇薛耀泉
  • 1篇程登发
  • 1篇张志勇
  • 1篇吴祥兴
  • 1篇夏云龙
  • 1篇曹雅忠
  • 1篇吴才宏
  • 1篇陈伟

传媒

  • 4篇植物保护
  • 3篇世界农业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全国昆虫生态...
  • 1篇植物保护21...
  • 1篇第三次全国农...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倪汉祥丁红建郭予元李修炼孙京瑞
该项目属农业科技领域,主要成果:1、创造性地提出比以往调查取样方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的等距抽样技术,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虫情和指导防治。2、首次提出了吸浆虫发生程度和发生期预测模型,将预测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3、创造性地...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
对小麦吸浆虫土内虫口密度调查方法的改进意见被引量:3
1990年
淘土调查小麦吸浆虫土内虫口密度是规划吸浆虫防治区和掌握其密度变化的主要方法,每年在小麦返青后、吸浆虫成虫羽化后和穗部幼虫入土后都要进行。由于淘土调查比较费工,各地在面积调查时往往每块调查田仅取1~2个样方。显然这样做取样误差较大,代表性不足,准确性差。为了寻找适宜的淘土调查方法,我们于1990年4月初对南阳县溧河乡的一块麦田进行了研究。1.土内密度的分布情况:用等距抽样法在田内取150个点,每点取0.5(长)×0.5(宽)
丁红建齐阁瑾郭文彬阎培林李庆惠
关键词:虫口密度样方成虫羽化总体方差
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被引量:18
1995年
1991~1994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43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抗源进行了抗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中抗和低抗的品种(系)分别占参试材料的13.1%、12.9%和28.1%,其中冀麦23、24和25号、遗4179、4154、4188、郑太育一号等18个品种(系)对吸浆虫连续几年表现出稳定的抗性。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京瑞丁红建倪汉祥陈巨莲王兴运李素娟王经伦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抗性鉴定
用于昆虫嗅觉行为研究的四臂嗅觉仪的设计、制作和应用被引量:58
1996年
丁红建郭予元吴才宏
关键词:农业害虫机械防治昆虫嗅觉
昆虫行为生物学与害虫的综合治理
以下几个方面对害虫的行为学与害虫综合治理的关系进行了论述:(1)运用性入激素、报警信息素等昆虫个体之间的化学信息物质及来自寄主植物的它感信息化合物进行行为防治;(2)自然天敌的行为学与害虫的生物防治;(3)害虫的行为生物...
丁红建倪汉祥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昆虫行为生物学
小麦品种材料对麦红吸浆虫抗性机制的研究
丁红建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抗性机制的研究
通过田间试验、室内测定及组织学切片,研究了85个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机制,采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构成抗性的各种可能因子.明确了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的抗性,...
丁红建郭予元
关键词:小麦麦红吸浆虫抗性机制
文献传递
麦蚜人工饲料的研究动态及应用被引量:5
1997年
麦蚜人工饲料的研究动态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陈巨莲丁红建麦蚜属同翅目蚜科,在我国主要种类有4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和麦无网长管蚜。一、蚜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30年代初Hamilton最先尝试人工饲养蚜虫,Bradley(1956)则首次...
陈巨莲丁红建
关键词:麦蚜人工饲料饲养蚜虫
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动态的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作者在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W.)]空间分布格局、垂直分布动态和数量时序变化方面进行探讨。组建了由气象因素和小麦生育期为自变量的数量预测模型。对三种主要麦蚜的空间生态位的定量计算,了解麦无网长管蚜、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penae(F.)]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寻找影响麦无网长管蚜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认为该蚜在北京地区轻发生的原因是越冬虫源少和小麦生育阶段气温过高的抑制作用所致。
陈巨莲郭予元倪汉祥丁红建曹雅忠夏云龙
关键词:田间种群动态蚜虫
用模糊识别技术鉴定小麦品种(系)抗蚜性研究被引量:51
1998年
利用模糊识别技术在田间对577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蚜的抗性有显著差异。对麦蚜混合种群抗性表现较稳定的有16个品种(系),其中中抗的有9个,低抗7个;单测对麦长管蚜高抗的有中4无芒,KOK(1679)等2个,中抗的有洛夫林10号、北京10号、Chul(1497)、L1、JP①等11个,低抗的有小白冬麦、西农6028、丰产3号等10个。对禾谷缢管蚜抗性较稳定的有22个,即高抗有5个,中抗6个,低抗11个。其中Chul(1497)、KOK(1679)、JP①、中4无芒、L1、郑州831、北京10号、洛夫林10号等抗性比较好。
李素娟张志勇王兴运王兴运倪汉祥丁红建程登发倪汉祥
关键词:小麦抗蚜性麦蚜模糊识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