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小辉
- 作品数:51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九种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大豆、不同产地葵花籽、白花生、黑花生、白芝麻、黑芝麻、油菜籽和棉花籽的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这9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各不相同,同种类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一致,相对含量基本吻合,尽管植物油的产地和品种不同。除油菜籽油外,植物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两种脂肪酸为9,12-亚油酸和9-油酸,仅从这两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之和也可区分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按我国推荐的食用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比,花生油最吻合。
- 姜波胡文忠刘长建陈会英齐小辉王艳颖纪懿芳
- 关键词:植物油脂肪酸
- 番茄叶霉病拮抗放线菌菌株A-10的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对分离自东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的1株番茄叶霉病拮抗放线菌菌株A-10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A-10除在ISP4培养基上不生长之外,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链,孢子丝呈波曲、直形或形成单环。上述特征与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高度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链霉菌A-10定名为纤维素链霉菌A-10(Streptomyces cellulosaeA-10)。
- 程浩齐小辉闫建芳于基成刘秋刘志恒
- 关键词:链霉菌生物学特性RDNA序列番茄叶霉病
- 利用KS基因筛选Ⅱ型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的方法研究
- 2010年
- 根据酮基合酶编码基因(ketoacyl synthase,KS)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PCR技术快速筛选携带聚酮类化合物编码基因的放线菌菌株.试验筛选了33株放线菌菌株,检测获得PKSⅡ型阳性菌株16株.克隆并测序获得16条KS基因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与GenBank中已知的KS基因序列的相似度在89%~99%之间.提交GenBank,获得的各菌株KS基因登录号为FJ620885~FJ620889,FJ620892,FJ878801~FJ878810.抑菌实验表明,携带KS基因的16株放线菌中,13株具有抑制真菌活性,2株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16株放线菌可以分为7个类群,其中,具有产生新獭聚酮类化合物潜力的菌株8株,说明筛选出的KS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筛选Ⅱ型KS基因,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莫定基础.
- 姜华李晶闫建芳胡英畅齐小辉刘秋
- 关键词:放线菌抑菌活性
- 紫杉醇产生菌的细胞总核酸提取被引量:4
- 2003年
- 树状多节孢 (Nodulisporiumsylviforme)为中国新记录属种 ,首次发现它可产生特效抗癌药物紫杉醇 ,国内外尚未见其DNA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为了获得高质量的DNA ,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其细胞总核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一套适合紫杉醇产生菌DNA的提取较为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用此法直接从紫杉醇产生菌中提取DNA ,并将所提取DN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 (RAPD) 。
- 张鹏王世伟解玉红张彦丰葛菁萍平文祥马玺赵凯齐小辉马玉超周东坡
- 关键词:树状多节孢RAPD东北红豆杉中国新记录属CTAB法
- 5-溴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制备和抑菌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Schiff碱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为寻找理想的抗癌、抑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合成5种5-溴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配体,并分别与铜(II)形成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并分别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红外光谱数据及紫外光谱数据中可以看出,5-Br-Sal与AA完全反应生成了Schiff碱配体,该类配体与铜(II)形成配合物时,C-O中的氧原子以及C=N中的氮原子参与了对铜(II)的配位作用;同Sal-AASchiff碱相比,5-Br-Sal-AASchiff碱E2带、B带、R带均发生了红移,从紫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配合物的吸收峰位置相对于配体而言均发生了蓝移。从抑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种配体中的抑菌圈大小顺序为5-Br-Sal-Gly>5-Br-Sal-Ala>5-Br-Sal-Met>5-Br-Sal-Glu>5-Br-Sal-Tyr,其中5-Br-Sal-Gly的抑菌圈直径最大。通过比较5-Br-Sal-AA及其与铜(II)形成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可以看出,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结论]氨基酸R基团体积直接影响配体及配合物的抑菌活性,R基团体积越大,抑菌活性越弱。配体与铜(II)形成配合物后其抑菌活性增强。
- 张丽影赵小菁齐小辉刘宝全王剑峰范圣第
- 关键词:5-溴水杨醛SCHIFF碱抑菌活性
- 硒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6
- 2012年
- 以亚硒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硒化羰甲基壳聚糖,产率为44.78%,硒含量为20.50 mg/g。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证实了硒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为研究低毒性、有效的有机补硒产品奠定了基础。
- 金黎明覃仙玲曹鹏赵小菁赵小菁李春斌齐小辉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蔬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建立了同时检测蔬菜中百菌清(CHT)及其代谢产物(4-羟基百菌清,CHT-OH)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弗洛里硅土柱净化浓缩后以适量甲醇定容,HPLC紫外检测器检测,以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表明,百菌清、4-羟基百菌清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mg/kg和0.01~10mg/kg,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2mg/kg和0.005mg/kg,二者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5%~121.3%,RSD为2.4%~4.6%,该方法可用于市售蔬菜样品的测定。
- 纪淑娟郭乃菲齐小辉高兴于基成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百菌清
- 超临界CO2萃取GC/MS法测定板栗中脂肪酸
- 通过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提取板栗中脂肪的方法比较,确定了板栗中脂肪提取的超临界CO提取法。在对板栗中脂肪酸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后,建立了板栗中脂肪酸GC/MS分析方法,并对板栗中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研...
- 于基成齐小辉郭乃菲高兴
-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GC/MS板栗脂肪酸
- 文献传递
- 硒化壳寡糖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亚硒酸钠和壳寡糖为原料,合成了硒化壳寡糖,产率为37.26%,硒含量为9.02 mg.g-1。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证实了硒化壳寡糖的合成。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测定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壳寡糖。1 mg.mL-1的硒化壳寡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0.2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38.68%,总抗氧化能力为每mL 0.617单位。实验为研究低毒性、有效的有机补硒产品奠定了基础。
- 金黎明郝苗赵小菁李春斌齐小辉范圣第
- 关键词:壳寡糖抗氧化性
- 放线菌菌株MY02的鉴定及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组分的分离被引量:10
- 2007年
- 从东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放线菌菌株MY02,通过对其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龟裂链霉菌龟裂亚种Streptomyces rimosussub sp.rimosus。该菌株的发酵液具有抗真菌活性。发酵液经离心、过滤、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其活性物质,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其活性物质中含有两种抗真菌活性组分。对活性组分的正丁醇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具有四烯类抗生素的典型特征吸收峰。
- 孙强闫建芳刘秋齐小辉刘炳辉
- 关键词:龟裂链霉菌抗真菌活性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