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缅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语言文字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反语
  • 6篇语言
  • 5篇会话
  • 5篇会话含义
  • 4篇心智
  • 4篇英语
  • 4篇语料
  • 4篇语料库
  • 4篇语言学
  • 4篇哲学
  • 3篇心智哲学
  • 3篇艺术
  • 3篇哲学视角
  • 3篇认知语言学
  • 3篇随附性
  • 2篇多模态
  • 2篇新闻
  • 2篇心理模型
  • 2篇叙事
  • 2篇研究生英语

机构

  • 25篇重庆工商大学
  • 8篇广东外语外贸...
  • 5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篇黄缅
  • 2篇熊笃
  • 2篇滕超
  • 1篇徐盛桓

传媒

  • 7篇黑河学刊
  • 4篇外语研究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外国语文
  • 3篇外语教学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外国语
  • 1篇中国外语
  • 1篇才智
  • 1篇师资建设(双...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语中的意向性
2016年
现代语用学通过三种研究思路来研究说话人的意向性。其中一种思路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哲学,而另外一条思路是从50年代中期的语言哲学开始的。语言哲学想要通过语言的使用来定义语言的意义,使"说话人的交际行为"这一概念出现了。第三条思路最具影响力,拯救了形式语义分析。这种分析不仅能整合真值条件也能整合隐含的意义,形成整体的交际概念。意向性可以用来解释反语的认知过程。
黄缅
关键词:反语意向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中国古典律诗艺术形式之比较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英国文学的瑰宝。很多学者、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终其一生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著述丰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英国格律诗的一座高峰,中国古典律诗也讲求严格的格律,不难发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中国古典律诗有一些异...
黄缅熊笃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文献传递
网络媒体的叙事技巧——论网络媒体如何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2011年
探讨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中运用网络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巧妙地利用网络媒体的叙事技巧,如: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着重介绍成功的经验,在教学中通过网络媒体增加悬念、增加道具、运用课堂外的背景资料的视频来扩展课堂叙事空间,运用网络媒体丰富口语练习的形式,以提高学生在口语练习时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黄缅
关键词:网络媒体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手机播客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实现英语听说练习的课内外"全覆盖",就需要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育带来的契机,打造各种英语听说练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本文将论述手机播客在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如何找到英语教学播客、英语教学播客的内容、英语教学播客对于提高听说能力的好处,以及如何运用教学播客来提高听说能力。
黄缅
关键词:英语听说播客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汉语成语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从心智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成语的心理属性来自于物理属性,即将物理属性在感受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涌现为心理属性。整个过程都是在意向性的统制下进行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不同于一般的因果关系,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心理属性由物理属性决定,但又有其自主性,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具有下向因果力。使用成语在特定的情景下对某一事件作出与语境一致的表征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是物理属性涌现为心理属性的过程。
黄缅
关键词:心理属性随附性
感受质与一般会话含义被引量:3
2013年
一般会话含义(信息量含义)一直以来都是后格赖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常规关系理论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的解释的不足,指出了常规关系的相邻、相似关系应进一步具体化为物性结构。一般会话含义是当构式义与词汇义发生冲突时,听话人为了消除冲突推导出压制义。压制以词汇物性结构为前提。
黄缅
相邻关系—汉语反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反语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反语仅仅被当作一种艺术和修辞手段来研究,例如“苏格拉底式”反语以及戏剧反语、悲/喜剧反语、情景反语等,现在,反语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多范式研究的领域,与其最初的研究已大不相同。本文的研...
黄缅
关键词:心理模型连续统
文献传递
观念·方法·应用——《认知语言学》简评被引量:4
2006年
黄缅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系列教材学术信息学术见解
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本文以语言的“幂姆”现象为例,对语言复制与模仿之谜做一些认知机理的研究。作为语言的幂姆,只要是被复制模仿,必定涉及两种表达形式:被复制(模仿)前的表达形式和作为复制(模仿)结果的表达形式。前者已被定义为“幂姆”,后者我们称为“仿体”。我们提出自主依存分析框架来解释语言复制于模仿的认知机理。语言使用者的意向性是对幂姆进行不同形式、不同手段和不同程度模仿的动因,通过体现相邻/相似性的拈连操作是实现幂姆模仿的机制,从一般是隐性的幂姆推衍出显性的仿体是幂姆模仿可能的路径,幂姆模仿的结果是形成与幂姆有不同程度的相邻/相似性或称亲代相似性的仿体。
黄缅
关键词:仿体自主-依存意向性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研究
2015年
会话含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在语言研究中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对人类使用语言的研究从语言符号转向意识。本文从心智哲学的视角研究会话含义,是为了回归Grice原本的哲学关怀的轨迹,在心智哲学的新视角下,探索语用学与心智哲学之间的关联、语言与思维的关联,为今后的语用学研究提供启示。
黄缅
关键词:会话含义心智哲学语用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