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瓒辉

作品数:10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句法
  • 2篇语义
  • 2篇副词
  • 1篇用法
  • 1篇语法
  • 1篇语义结构
  • 1篇语义解读
  • 1篇语用分析
  • 1篇时间副词
  • 1篇时间性
  • 1篇歧义
  • 1篇中心语
  • 1篇辖域
  • 1篇向量
  • 1篇向量化
  • 1篇量词
  • 1篇介词
  • 1篇句法结构
  • 1篇句法语义
  • 1篇句子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黄瓒辉
  • 2篇石定栩

传媒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中国语文
  • 2篇当代语言学
  • 1篇现代外语
  • 1篇暨南大学华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定量词的语义解读及其句法语义结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Herburger(1997,2000),在阶段性谓词的语境中,处在限定量词内部论元位置的焦点对弱量化词而不是强量化词的语义解读有影响,而处在VP中的焦点对强量化词和弱量化词的语义解读都有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详细考察处在VP中的焦点对限定量词语义解读的影响;同时考察限定量词句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及其原因。本文认为,当焦点处在VP中时,全称限定量词实际难以对焦点敏感,其他限定量词对焦点敏感,但由于其比例解读和焦点解读的真值存在不同的蕴涵关系,使得其体现出的对VP内焦点的敏感性的强弱程度不同;限定量词句的语义结构在阶段性谓词的语境中受焦点影响而跟句法结构产生不一致关系,且这种不一致关系强弱量化词有别,原因在于阶段性谓词表示的具体场景中的具体事件,更容易成为参与者成分的标志而起到帮助辨识参与者的作用;弱量化词的强述谓性和强量化词的话题性,使得其内部论元位置的焦点成分在是否能移到LF层的VP中有别。
黄瓒辉
“了_2”对事件的存在量化及标记事件焦点的功能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讨论"了_2"对事件的存在量化功能及标记事件焦点的功能。首先,区分"了_2"和"了_1"在是否能存在量化事件上的不同,指出"了_2"具有存在量化事件的功能,而"了_1"只是完成体标记,其作用是给事件变量提供限制,所表达的存在事件义只是一种语用推导;然后,分析"了_2"标记事件焦点的功能,并比较"了_2"句和"了_1"句焦点结构的异同,指出"了_2"的存在量化事件功能与其事件焦点标记功能之间的语义关联;最后,将"了_2"句与同样指涉存在事件的表结果或状态的动补结构以及"的"字事态结构进行比较,指出"了_2"句和这些结构在存在事件表达上的异同,通过"了_2"与这些结构的不相容现象进一步证实"了_2"的事件焦点标记功能。
黄瓒辉
“都”和“总”事件量化功能的异同被引量:20
2013年
"总"和"都"都具有全称量化事件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逻辑语义的表达。对两者的事件量化功能,以往文献或仅指出相同之处,或虽对不同之处做出比较,但语料的观察却欠全面。本文在全面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总"和"都"在事件量化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都"是左向量化,而"总"是全局量化。通过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可以对两者分布环境的不同、语用差异以及共现时的语序特征等一系列现象作出解释。
黄瓒辉
“总”从量化个体到量化事件的历时演变——兼论汉语中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通过分析"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探讨汉语中彼此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的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首先详细考察"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指出在"总"由个体量化词演变为事件量化词的过程中,量化历时反复发生事件所涉的对象是其变化的关键。然后分析个体与事件的事理关联,指出"总"从量化个体到量化事件的语义过渡以及这一演变的逻辑顺序,从个体与事件的事理关联可以得到解释;并进一步指出汉语中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二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既存在同一表达手段的功能交替,又有不同功能共享同一表达手段,在量化领域充分显示了个体与事件之间独立而又共存的关系。
黄瓒辉
介词“给”“为”“替”用法补议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在李晓琪(1994)文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黄瓒辉
关键词:歧义
量化副词“都”与句子的焦点结构
黄瓒辉
关键词:副词语法句子句法
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用法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这些区别和相似之处是什么?迄今尚未发现有专文对此作过深入研究。本文讨论这个问题。文中采用对比分析、数据统计、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用分析等方法来描写两词的用法,...
黄瓒辉
文献传递
量化事件的“每”结构被引量:14
2013年
本文分析量化事件的"每"结构,提出:在量化事件的"每"结构中,事件分类词"次"后的事件表达成分是指称事件类别而不是具体事件,因而量化事件的"每"结构和量化个体的"每"结构可以作平行的语义分析。
黄瓒辉石定栩
焦点、焦点结构及焦点的性质研究综述被引量:46
2003年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焦点理论研究的一些成果。第一部分是焦点的概念及分类,第二部分是焦点结构的概念及其对语言现象的解释,第三部分是焦点的性质,第四部分介绍国内目前对焦点理论关注的情况。
黄瓒辉
“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的宽域解读及相关问题被引量:4
2011年
对于"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的宽域解读现象,以往文献或只是描述现象,或仅从成分统制结构关系角度做出简单解释。本文充分讨论了"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总是作宽域解读这一语言事实,并对这一现象重新做出了解释。本文坚持话题化是关系化的先导这一观点,认为"都"字关系结构都是对相应的"都"字话题结构中话题成分的关系化,因而中心语继承了后者话题成分作宽域解读的辖域特点;而对于看似不能被这一解释覆盖的"每……的……"结构,本文认为可以看作是领属结构而非关系结构,而"每"的全称量化功能在领属结构中得以传递,因而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跟"每+CL+NP"同样的分布要求。
黄瓒辉石定栩
关键词:中心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