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歆 作品数:10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产前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畸形的产前诊断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产前及产后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8例心内膜垫缺损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合并心内、心外其他畸形及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8例产前诊断的胎儿心内膜垫缺损中,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4例(77.8%);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4例(22.2%);合并内心畸形12例(66.7%),心外畸形8例(44.4%),未合并其他畸形2例(11.1%)。产前及产后共行染色体核型分析14例,诊断21-三体2例(14.3%),其余染色体核型正常。结论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畸形易合并心内大血管畸形及心外畸形,与21-三体有一定相关性,妊娠期以四腔心联合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心脏超声筛查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应重视单纯表现为心内膜垫缺损胎儿产前染色体检查的必要性。 梁梅英 王山米 裴秋艳 魏艳秋 黄歆关键词:产前诊断 房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 胎儿超声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胎儿脉络丛囊肿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3月孕中期经 B 超诊断的55例胎儿脉络丛囊肿孕妇纳入研究,分别进行孕期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B 超观察囊肿变化及消失时间、随访母儿结局。结果 55例胎儿脉络丛囊肿均在孕16~25周经 B 超诊断,囊肿直径0.2~2.4 cm,双侧25例、单侧30例;孤立性脉络丛囊肿50例、复杂性脉络丛囊肿5例。除5例引产外,44例囊肿在孕26周前消失,孕28周前全部消失。在50例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中,诊断18三体2例,21三体1例,5例未查染色体核型的胎儿出生后身体检查及随访1年未见异常。5例因伴发胎儿结构或染色体异常行中期引产,1例产后随访发现新生儿心脏室间隔缺损。此6例中,3例为高龄孕妇、5例合并胎儿结构畸形、5例为双侧或单侧脉络丛囊肿直径>1.0 cm。结论 (1)胎儿脉络丛囊肿可在孕中期经 B 超诊断,多在孕28周前自行消失。(2)孕妇高龄、合并胎儿超声结构异常及双侧或单侧脉络丛囊肿直径>1.0 cm,为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 梁梅英 王红彬 黄歆 魏艳秋关键词:脉络丛 囊肿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中的价值。方法根据胎儿的不同体位,应用超声对1067例孕18-26周的高危胎儿进行横向、矢状或冠状连续心脏扫查,扫查过程中将主、肺动脉排列次序或内径的改变、交叉结构的消失或不显示作为圆锥干畸形存在的特征性改变,同时对有上述特征性改变的胎儿作进一步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1067例胎儿失访17例,余1050胎儿中有上述特征性改变的胎儿33例,进一步详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21例,其中法洛四联症9例,大动脉转位9例,共同动脉干2例,右室双出口1例;生后超声或尸检证实产前漏诊法洛四联症1例,大动脉转位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98.8%、63.6%和99.8%,产前诊断准确率为87.0%。结论胎儿心脏连续扫查过程中主、肺动脉排列次序或内径改变、交叉结构的消失或不显示对预测胎儿圆锥干畸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不同类型圆锥干畸形的病理解剖特征进一步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圆锥干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裴秋艳 赵耘 姜玉新 齐振红 黄歆 刘国莉 魏艳秋关键词: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常规超声筛查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通过对北京市、郊区不同环境及经济状况的孕妇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孕中期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研究,探讨产前常规超声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意义及可行性,并对采用以四腔心+流出道+三血管+彩色血流显像联合应用的超声筛查方法 对严... 梁梅英 王大鹏 裴秋燕 魏艳秋 黄歆 朱天钢 赫飞 尹巧棉 谭华清胎儿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胎盘转移一例 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30岁,孕3产0。因停经28周,发现血压升高4d,右下腹胀痛1d于2010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在我院行定期产前检查,孕周核实无误,唐氏综合征筛查为低风险,孕21周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查血糖为674mmol/L。 李鹏 刘国莉 黄歆 戴林 张晓红 王建六关键词: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胎盘转移 胎儿 唐氏综合征 血压升高 下腹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