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见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入蝶窦的CT和MRI诊断
- 目的评价CT和MRI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A)破入蝶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DSA证实的6例海绵窦段TA破入蝶窦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人均有脑CT扫描,5例有MRI扫描。
- 杨运俊程敬亮陈伟建吴恩福殷薇薇黄杨见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MS 3D-CTA)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VBD病人的MS 3D-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hilipus Marconi 8000 Mx (...
- 杨运俊陈伟建吴恩福殷薇薇黄杨见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 2002年
- 黄杨见李建策
- 关键词:MRU泌尿系统疾病磁共振尿路水成像
- 肺动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 2005年
- 王美豪袁湘芝黄杨见李建策
- 关键词:肺动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肺肿瘤磁共振成像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入蝶窦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CT和MRI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破入蝶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DSA证实的6例海绵窦段TPA破入蝶窦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5例行MR检查。结果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TPA中,CT平扫均显示蝶窦侧壁骨折及其密度增高,2例CT增强扫描均可见蝶窦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血管一致,海绵窦扩大,1例CT血管成像(CTA)明确显示动脉瘤体与瘤颈。5例行MRSE序列平扫,患者均表现为分层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的血栓,4例尚可见瘤腔内的流空现象;3例增强扫描示蝶窦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血管一致,其中1例在相位编码方向上流动伪影明显;2例MR血管成像均明确显示瘤体与瘤颈。结论CT和MRI是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TPA破入蝶窦的有效非创伤性检查,并可作为手术前后长期随访的良好检查方法。
- 杨运俊程敬亮陈伟建钟鸣吴刚任翠萍吴恩福殷薇薇黄杨见王美豪王智廷张勇
- 关键词:颈内动脉蝶窦磁共振成像
- 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金属支架置入术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14例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压迫或侵犯气管引起的狭窄和呼吸困难 ,在纤维支气管镜配合下 ,放置国产支架 18个。结果 :14例支架放置全部成功 ,病人呼吸困难改善。结论 :金属支架置入术能缓解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所致的呼吸困难 。
- 周为中陈成水胡文豪余昶黄杨见范良好章云军伍晓扬林芳李玉萍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金属支架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索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 ,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对 115例恶性梗阻性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所有病人均行CT或MRI或B超等影像学以及血液生化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 ,其中男 6 6例 ,女 4 9例 ,平均年龄为 ( 5 9.2± 10 .6 )岁。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成功率为 10 0 %。 10 7例在电视透视下穿刺右肝管 ,8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管。结果 :86例患者为一步法置入支架并行内外引流 ;2 9例患者先行外引流 ,其中 2 3例经 1~ 2w外引流后 ,再以二步法置入支架内外引流获成功 ,另 6例持续带管行外引流。置入引流后较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 ,患者全身状况改善 ,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具有显著性 ,并发症发生率为 15 .6 5 % ,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疗效可靠 。
- 黄杨见吴安乐
- 关键词:胆汁郁积介入治疗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 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在颅内创伤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 2006年
- 颅内创伤性动脉瘤(traumatic aneurysm,TA)国内外报道较少,其检查方法多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而C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及其临床诊断价值尚未见系统报道。笔者收集近期6例TA患者资料,并对这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 杨运俊陈伟建殷薇薇吴恩福黄杨见王美豪王智廷钟鸣
- 关键词:MR血管成像创伤性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CT血管成像颅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