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婕婷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产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血小板
  • 1篇婴儿
  • 1篇早产儿脑室周...
  • 1篇乳酸
  • 1篇脑积水
  • 1篇脑室
  • 1篇脑室内
  • 1篇脑室内出血
  • 1篇脑室周围
  • 1篇脑室周围-脑...
  • 1篇内出血
  • 1篇克雷伯菌
  • 1篇克雷伯菌感染
  • 1篇积水
  • 1篇继发

机构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黄婕婷
  • 2篇花少栋
  • 2篇封志纯
  • 1篇吴志新
  • 1篇刘敬
  • 1篇马兴娜
  • 1篇韩同英
  • 1篇陈颖
  • 1篇李秋平
  • 1篇刘秀香
  • 1篇安胜利
  • 1篇吴志新
  • 1篇李秋平
  • 1篇封志纯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生儿败血症173例早期实验检查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实验检查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接受治疗的3111例新生儿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相关研究,将本组3111例新生儿中,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纳入败血症组(n=173),其余新生儿纳入对照组(n=293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败血症组与对照组组新生儿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及血糖(Glu)水平在败血症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在败血症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述初筛有意义的9项指标中,PLT,MCV,CRP,TBIL,BUN,Glu,LAC7项指标为是否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因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均为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较敏感指标(OR=0.744~1.512,95%CI:0.631~1.772;P<0.05)。结论若新生儿CRP,TBIL,LAC,BUN值越高,而PLT,MCV,Glu值越低,则发生败血症的风险越大,临床上应尽早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花少栋安胜利黄婕婷吴志新刘秀香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血小板乳酸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继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为早产儿PVH-IVH继发脑积水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NICU、出生3~7d床旁头颅B超检查结果提示存在PVH.IVH的早产儿214例,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单纯PVH-IVH组(n=161)和PVH-IVH继发脑积水组(n=53),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PVH-IVH后继发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童、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1000g、重度窒息、PVH-IVHⅢ级或Ⅳ级、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低血糖症或高血糖症等8个因素与早产儿PVH—IVH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3.317)、重度窒息(OR=13.838)、PVH-IVHⅢ级或Ⅳ级(OR=43.281)、低钠血症(OR=2.731)是早产儿PVH.IVH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男童、重度窒息、PVH.IVHⅢ级或Ⅳ级、低钠血症与早产儿PVH.IVH继发脑积水的发生密切相关,早产儿出现PVH—IVH后,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以预防脑积水的发生。
马兴娜李秋平刘敬韩同英陈颖黄婕婷封志纯
关键词: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积水高危因素早产儿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75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6日至2010年2月10日本院早产儿病房7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早发型与晚发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辅助检查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同期住院早产儿共272l例,发生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75例,发生率2.8%,病死率9.3%(7/75)。75例患儿中诊断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7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4例。早发型感染(发病日龄≤72h)63例,晚发型感染(即医院感染,发病日龄〉72h)12例。均有反应差、安静状态心率〉160次/min和血氧饱和度下降。早发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儿平均红细胞体积为(128.87±24.6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为(38.11±2.15)pg,均高于晚发型患儿[分别为(113.72±13.54)fl和(36.98±1.05)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7和-2.76,P均〈0.05)。低出生体重和剖宫产与早发型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相关(r分别为0.250和-0.240,P〈O.05)。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与住院时间及胎膜早破时间相关(r分别为0.368和0.318,P〈0.05)。结论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临床表现非特异,对有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孕母胎膜早破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者,应警惕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可能。
花少栋李秋平黄婕婷吴志新封志纯
关键词:婴儿早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