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杰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肉鸡
  • 2篇肉仔鸡
  • 2篇仔鸡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淀粉多糖
  • 1篇应激
  • 1篇育肥
  • 1篇日粮
  • 1篇肉鸡日粮
  • 1篇肉鸡生长
  • 1篇肉鸡生长性能
  • 1篇肉仔鸡生产
  • 1篇肉仔鸡生产性...
  • 1篇体外法
  • 1篇尿酸
  • 1篇排泄物
  • 1篇热环境
  • 1篇热应激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4篇高杰
  • 2篇何科林
  • 2篇张宏福
  • 2篇萨仁娜
  • 1篇庄晓峰
  • 1篇李东卫
  • 1篇仝永娟
  • 1篇冯京海
  • 1篇张敏红
  • 1篇孙春阳
  • 1篇周莹

传媒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体外法优化肉鸡日粮非淀粉多糖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玉米日粮和小麦日粮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测定非淀粉多糖酶与日粮离体消化能的剂量关系。5种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分别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肉鸡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μg.g-1,分析NSP酶改善日粮离体消化能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两种日粮中5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离体消化能的测定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酶水解法。【结果】5种非淀粉多糖酶对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效应显示规律性的"S"型曲线,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小麦-豆粕日粮的离体消化能提升程度较高,分别提高0.24和0.40 MJ.kg-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34 836.4 U.kg-1、β-葡聚糖酶6 762.0 U.kg-1、纤维素酶1 159.2U.kg-1、果胶酶872.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24 535.9 U.kg-1;小麦-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65 405.5U.kg-1、β-葡聚糖酶10 131.5 U.kg-1、纤维素酶980.0 U.kg-1、果胶酶501.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5 141.4 U.kg-1。【结论】肉鸡玉米-豆粕日粮、小麦-豆粕日粮中5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改善日粮的离体消化能。
何科林萨仁娜高杰李东卫庄晓峰张宏福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酶酶谱肉仔鸡体外法
热应激对育肥猪肌肉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多元数据分析研究热应激下育肥猪背最长肌代谢产物变化,分析得到肌肽、乙酰胆碱、肌苷酸、肉碱等9种参与体内抗氧化、脂质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等与肌肉品质和抗热应激相关过程的差异代谢产...
高杰杨培歌崔艳军孟庆石冯跃进郝月刘吉茹朴香淑顾宪红
关键词:热应激代谢组学骨骼肌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排泄物中含氮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 NSP )复合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排泄物中含氮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08只1日龄爱拨益加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 C组)、玉米-豆粕型饲粮+NSP复合酶( C+E 组)、小麦-豆粕型饲粮( W 组)和小麦-豆粕型饲粮+NSP复合酶(W+E组)。 NSP复合酶由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甘露聚糖酶组成,酶谱组合为体外试验筛选后获得最适宜添加量。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试验1~21 d,W+E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W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W组(P<0.05);与C组相比,C+E组F/G有降低趋势(0.05<P<0.10),ADG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2~42 d,与W组相比,W+E组F/G显著降低( P<0.05),ADG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C+E组ADG和F/G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第14、21、28、35、42天,C组和C+E组排泄物中氨气含量极显著高于W组和W+E组( P<0.01);第21天时,C+E组排泄物中氨气含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W+E组排泄物中氨气含量与W组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21、28、35、42天,C组和C+E组排泄物中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W组和W+E组(P<0.01),W组和W+E组之间与C组和C+E组之间排泄物中尿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14、21、28、35、42天,C组和C+E组与 W 组和W+E组相比,排泄物中尿素含量有增高的趋势(P>0.05),除第14、35天外,W组和W+E组之间与C组和C+E组之间排泄物中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小麦-豆粕型饲粮和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NSP复合酶可有效改善肉仔鸡生产性能;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NSP复合酶可替代玉�
孙春阳何科林萨仁娜张宏福高杰仝永娟
关键词:氨气尿酸肉仔鸡
相对湿度对间歇性偏热环境下肉鸡生长性能、行为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对31℃偏热环境下肉鸡生长性能、行为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22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和Ⅲ组),转入环境控制舱,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舱内温度21℃,RH60%。正试期14 d,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鸡舍环境温度都维持在31℃保持不变,Ⅰ组、Ⅱ组和Ⅲ组RH分别为30%、60%和85%,剩余时间环境温湿度与预试期相同。结果表明:1)第1~14天,Ⅲ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饮水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2)试验第1、7和14天,Ⅱ组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采食和饮水行为频次占比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3)试验第1和7天,Ⅰ组、Ⅲ组坐着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7天,Ⅲ组伸展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14天,Ⅰ组、Ⅲ组伸展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1、7和14天,Ⅰ组、Ⅲ组俯伏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高于Ⅱ组(P<0.05)。4)Ⅲ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31℃间歇性偏热环境下,不同RH对肉鸡生长性能、行为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不同,高湿对肉鸡ADG、ADFI和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比低湿大,适宜的RH为60%。
厉秀梅高杰冯京海周莹张敏红
关键词:相对湿度肉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