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波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岩体
  • 1篇岩体损伤
  • 1篇山体
  • 1篇山体滑坡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汶川地震
  • 1篇斜坡
  • 1篇滑坡
  • 1篇UDEC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马艳波
  • 1篇裴向军
  • 1篇黄翔超

传媒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强震条件下巨型滑坡滑带岩体损伤特性研究——以大光包滑坡为例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光包滑坡,其以规模巨大、破坏强烈、变形迹象独特及形成机理复杂等特征倍受全国乃至世界地震地质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关注。本文以大光包滑坡为例,感兴趣的是滑带性质受何种岩性控制?滑带的摩阻力是如何骤降的?滑带岩体损...
马艳波
关键词:地质灾害汶川地震岩体损伤山体滑坡
文献传递
震裂斜坡软岩崩塌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5.12"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同时形成了大量震裂松动岩体,这些岩体除受控于自身节理裂隙和结构面,还受控于地震裂缝。极震区软岩崩塌十分发育,震裂斜坡岩体损伤大,借助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展开了对软岩崩塌的研究。基于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震裂软岩裂隙和结构面组合的调查,阐述了崩塌危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而采用赤平投影法和UDEC数值模拟对其成因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马艳波裴向军黄翔超
关键词:破坏模式UDE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