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济

作品数:86 被引量:706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主题

  • 52篇小麦
  • 21篇鹅观草
  • 20篇杂种
  • 20篇染色体
  • 17篇细胞
  • 15篇间杂种
  • 13篇鹅观草属
  • 12篇基因
  • 10篇遗传学
  • 10篇染色
  • 10篇系统学
  • 9篇育种
  • 9篇杂交
  • 9篇属间
  • 9篇属间杂种
  • 8篇普通小麦
  • 8篇小麦族
  • 7篇生物系
  • 7篇生物系统学
  • 6篇新麦草

机构

  • 85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邯郸明仁中医...
  • 1篇邯郸农业高等...

作者

  • 85篇颜济
  • 71篇杨俊良
  • 30篇郑有良
  • 17篇周永红
  • 16篇孙根楼
  • 13篇伍碧华
  • 11篇刘登才
  • 10篇张新全
  • 8篇罗明诚
  • 7篇兰秀锦
  • 6篇杨武云
  • 6篇魏育明
  • 5篇刘芳
  • 4篇彭正松
  • 4篇卢宝荣
  • 4篇杨瑞武
  • 3篇贾继增
  • 3篇万永芳
  • 3篇胡晓蓉
  • 3篇余毅

传媒

  • 26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云南植物研究
  • 5篇植物分类学报
  • 5篇广西植物
  • 5篇作物学报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遗传
  • 3篇Journa...
  • 3篇草业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草地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Acta B...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系...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6篇2000
  • 12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21篇1992
  • 1篇1991
  • 7篇1990
  • 1篇1989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性研究被引量:54
1997年
用单花和多花注射接种法对小麦近缘野生植物16个属80个种276份材料进行了抗赤霉病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属种间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鹅观草属(Roegneria)既高抗侵入又高抗扩展,在16个属中抗病性最强;披碱草属(Elymus)、仲彬草属(Kengyilia)和冰草属(Agropyron)大多数居群中抗侵入且高抗扩展;偃麦草属(Elytrigia)、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和大麦属(Hordeum)的多年生野生种虽不抗侵入但高抗扩展;山羊草属(Aegilops)、毛节草属(Crithopsis)、旱麦草属(Eremopyrum)、异型花属(Heteranthelium)、带芒草属(Taeniatherum)、无芒草属(Henrardia)和簇毛麦属(Haynaldia)的H.vilosa及大麦属(Hordeum)的一年生野生种对赤霉病的两种抗性均属于高感类型。
万永芳颜济杨俊良刘法圈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病性
种皮对扁竹兰鸢尾(Iris confusa)及其杂种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7
1998年
去除种皮与不去种皮的鸢尾种子之间的萌发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开始萌发的时间,前者较后者明显提早;萌发百分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卡平方(χ2)独立性测验达极显著水平。可见,鸢尾种皮对鸢尾种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鸢尾种子的萌发受种皮内源抑制物。
伍碧华颜济周永红左文霞
关键词:种皮萌发种子杂种种子
纤毛鹅观草与本田鹅观草的生物系统学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两个种:本田鹅观草(Roegneria hondai Kitagawa)和纤毛鹅观草(R.ciliaris(Trin)Nevski)及其种间杂种的形态变异、染色体配对行为和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杂种F_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数很高,F_1自然条件下具有低的结实率。R.ciliaris根部和幼叶的酯酶、过氧化物酯同工酶谱与R.hondai的酶谱间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R.ciliaris和R.hondai亲缘关系很近,享有两个共同的基本染色体组,可拟定R.hondai的染色体组为S^hy^h。R.ciliaris同R.hondai间的亲缘关系较R.ciliaris同R.pendulina和R.pendulina同R.hondai间更近。
孙根楼刘芳颜济杨俊良
关键词:纤毛鹅观草生物系统学
鹅观草属三个种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7
1992年
对Roegneria caucasica,R.fedtschenkoi和R.komarovii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caucasica的核型公式为2n=4x=28=22m+2sm+4sat;R.fedtschenkoi为2n=4x=28=24m+2sm+2sat;R.komarovii为2n=4x=28=24m+2sm+2sat。它们均属于“2A”类型。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关键词:鹅观草属核型
纤毛鹅观草同阿拉善鹅观草、大丛鹅观草间杂种细胞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为了探索阿拉善鹅观草RoegneriaalashanicaKeng、大丛鹅观草RoegneriamagnicaespesD .F .Cui与纤毛鹅观草Roegneriaciliaris (Trin .)Nevski间的相互关系 ,将其进行了远缘杂交 ,通过幼胚离体培养 ,两个组合均成功合成了杂种。对亲本及杂种F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上述物种的种间杂交较难进行 ,杂种F1 减数分裂染色体平均构型分别为 :R ciliaris×R alashanica 10 6 2Ⅰ +8 17Ⅱ +0 32Ⅲ +0 0 2Ⅳ (c -值 =0 4 4 ) ,R ciliaris×R magnicaespes 18 0 0Ⅰ +4 76Ⅱ +0 16Ⅲ (c -值 =0 2 1) ;杂种穗部特征多数介于双亲之间。阿拉善鹅观草、大丛鹅观草与纤毛鹅观草间至少有一个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即为S基因组 ,本文对它们在分类中的地位也进行了讨论。
张新全颜济杨俊良郑有良伍碧华
关键词:鹅观草属种间杂种基因组分析
鹅观草与大鹅观草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及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大鹅观草( Roegneria grandis Keng) 是分布于我国陕西的一种多年生四倍体植物。为了探索大鹅观草与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Ohwi) 间的物种生物学关系, 通过对其进行远缘杂交,幼胚离体培养, 合成了远缘杂种; 并对亲本及杂种F1 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 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平均构型为: R- kamoji ×R-grandis10-26 Ⅰ+ 12-37 Ⅱ(c- 值= 0-74) , 大鹅观草与鹅观草所含的SY 染色体组间存在较大的同源性分化; 杂种穗部特征大多数介于双亲之间。
张新全杨俊良颜济郑有良伍碧华
关键词:鹅观草种间杂种减数分裂形态学
硬粒小麦SW AHEN 3抗条锈(条中30、31)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1年
硬粒小麦 SWAHEN 3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新小种条中 30 ( CYR30 )和条中 31 ( CYR31 )免疫 -高抗。为明确 SWAHEN 3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 ,将 SWAHEN 3与高感硬粒小麦品种 Kappli杂交 ,获得杂种F1、F2 群体 ;将 SWAHEN3与川育 1 2等 5个四川高感普通小麦品种杂交 ,获得杂种 F1。对抗×感硬粒小麦杂种 F1、F2 群体分小种 ( CYR30和 CYR31 )接种鉴定 ,结果表明 ,杂种 F1抗性反应与抗病亲本 SWAHEN3一致 ,为免疫 -高抗 ;杂种 F2 群体中免疫 -高抗单株与抗 -高感单株之比符合两对显性互补基因分离比例 9∶ 7。对抗病硬粒小麦×感病普通小麦杂种 F1分小种 ( CYR30和 CYR31 )接种鉴定 ,结果表明 ,杂种 F1抗性反应也与抗病亲本 SWAHEN3一致 ,为免疫 -高抗。分析表明 ,SWAHEN3对条中 30、31的抗性受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 ,其抗性基因能在与四川高产小麦的杂交后代中完全表达。
杨武云余毅胡晓蓉杨家秀颜济杨俊良
关键词:硬粒小麦条锈病抗性遗传抗病育种
五十年四川小麦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50
1999年
这五十年,是新中国建立、成长、壮大的五十年;是民生凋敝、贫穷落后、饥寒交迫的旧中国走向温饱小康、国富民强、科学文化蓬勃发展的五十年;这五十年的发展,是在几代仁人志士浴血奋斗、前赴后继打下的基本上建立起来的。四川的小麦科学研究,中国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在这...
颜济
关键词:小麦育种
中国几个特有普通小麦起源研究被引量:9
1992年
应用染色体组分析法,对几个中国特有普通小麦的起源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国特有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有1—2对染体差异较大。中国特有普通小麦可分为新疆稻麦与云南铁壳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四川白麦子”两个独立类群;类群间在B组有2对染体存在差异,其中1对可以确定为6B。两个类群可能起源于中国,分而于新疆及黄河中游地区的节节麦可能是D组供体。
杨武云颜济杨俊良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植物分类学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与种质资源研究
颜济杨俊良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
该项目全面系统考察、收集和征集中国和世界范围的小麦族资源,建立国内外完善的小麦族种质资源基因库和标本室;在国际上第一次按细胞遗传学的证据建直了新属一仲彬草属,发现新种12个,新变种1个,新组合19个,新分布3个,首次报道...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小麦育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