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依轩

作品数:62 被引量:182H指数:6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风湿
  • 23篇类风湿
  • 23篇关节炎
  • 21篇类风湿关节炎
  • 21篇风湿关节炎
  • 12篇尿酸
  • 11篇细胞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基因
  • 9篇基因多态性
  • 7篇关节
  • 6篇强直
  • 6篇强直性
  • 6篇强直性脊柱炎
  • 6篇抗体
  • 6篇狼疮
  • 5篇血清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3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2篇开滦总医院
  • 6篇开滦(集团)...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唐山市妇幼保...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唐山工人医院
  • 2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62篇韩依轩
  • 55篇崔刘福
  • 52篇宋海澄
  • 50篇舒荣
  • 44篇于萍
  • 37篇杨文浩
  • 33篇王洁蕊
  • 22篇陆艳萍
  • 13篇刘白鹭
  • 11篇袁伟
  • 10篇王建
  • 9篇李娜
  • 8篇邱虹
  • 8篇王健
  • 6篇袁伟
  • 6篇舒荣
  • 6篇杨文浩
  • 5篇吴寿岭
  • 5篇王健
  • 4篇于萍

传媒

  • 7篇中国煤炭工业...
  • 7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北京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2008年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公司健康查体的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指标中任意一项不全或缺失者,以及血尿酸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95 332例,其中男性760 44例,年龄(52.1±12.6)岁,女性19 288例,年龄(48.7±11.5)岁,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血生化检查,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尿酸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的增多,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逐渐下降;校正年龄、教育、饮酒、家庭人均月收入、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后,无论性别,与0、1项者相比,2、3、4和≥5项者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女性OR值分别为:0.95(0.75~1.22)、0.76(0.60~0.97)、0.69(0.53~0.89)、0.63(0.48~0.84);男性分别为:0.86(0.79~0.93)、0.69(0.64~0.75)、0.57(0.52~0.63)、0.62(0.54~0.71)。结论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于萍崔刘福石慧婧王洁蕊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王健袁伟刘白鹭吴寿岭
关键词:血尿酸
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多态性相关机制的研究
崔刘福舒荣韩依轩杨文浩韩秀玲左一红宋海澄于萍王健王洁蕊袁伟陆艳萍
该研究是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多态性分布和TH17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国人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和其中的可能机制。该研究在国内率先检测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TAT4基因多态性、...
关键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
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肝口服液治疗肝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Ⅱb或Ⅲ期肝癌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各5例,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采集血清,与SMMC-7721细胞共同培养24h、48h后,应用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测定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水平。结果:HCC患者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h、48h分别为45.00%3、9.32%;而健康志愿者为4.58%、7.70%,HCC患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结论:肝口服液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表明肝口服液有抗肿瘤作用。
宋海澄王燕云姚树坤陆艳萍韩依轩舒荣崔刘福
关键词: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含药血清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二例并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肺病变以胸膜炎、肺炎多见,而弥漫性肺泡出血(DAH)是SLE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由Osier于1904年首先报道,发病率不到SLE的2%,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对临床...
韩依轩邱虹宋海澄舒荣陆艳平于萍刘燕鹰崔刘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泡出血
文献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4+、CD8+双阳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检测CD4+、CD8+双阳性(DP)T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血中的浓度,探讨DPT细胞在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A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未经治疗的活动期AS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DPT细胞,分析DPT细胞与Bath AS功能指数(BASH)、Bath AS测量指数(BASMI)、病程、年龄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结果 AS患者DPT细胞为(0.64±0.26)%,较正常对照组的(1.16±0.47)%明显降低(t=-5.30,P<0.001),CD4+T细胞亚群和CD4 +/CD8+比值分别为(29.24±9.22)%和0.96±0.49,较正常对照组的(40.09±6.86)%和1.70±0.67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5.17、4.89,P均<0.001),CD8+T细胞亚群水平为(32.91±6.86)%,较正常对照组的(25.60±5.97)%明显增高(t =4.44,P<0.001),AS患者外周血DPT细胞量与CD4 +/CD8+呈负相关(r=-0.388,P<0.05),与CD8+呈正相关(r=0.630,P<0.05),与BASMI呈正相关(r=0.343,P<0.05),与hs-CRP呈正相关(r=0.385,P<0.05).与AS患者的年龄、病程、CD4+、ESR、BASFI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S患者外周血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DPT细胞量对AS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检测DPT细胞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活动,为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宋海澄于萍王健李娜王洁蕊舒荣韩依轩杨文浩袁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CD4+T细胞亚群CD4+CD8+
白细胞介素17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韩依轩崔刘福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白细胞介素17分子作用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开滦总医院住院、门诊及健康体检者,共110例。将其分为3组:(1)同期体检的健康对照组55名,经体检除外既往有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卒中病史者。(2)SLE无LN组34例,病例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并除外合并狼疮肾炎者。(3)SLE合并LN组21例,病例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baPWV的相关因素。结果SLE无LN组和SLE合并LN组baPWV水平和baPWV≥1 400 cm/s的占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SLE无LN组中baPWV与年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0.528、0.402,P<0.01或P<0.05);与血尿酸(blood uric acid,UA)呈负相关(r=-0.371,P<0.05),但相关性不大,经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UA与baPWV相关性消失。SLE合并LN组中baPWV与SBP、DBP、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5、0.725、0.464,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E组SBP与baPWV呈独立相关(t=2.54,P=0.026);SLE无LN组UA与baPWV呈独立负相关(t=-2.96,P=0.042);SLE合并LN组UA(t=4.24,P=0.013)、SBP(t=7.70,P=0.002)与baPWV均呈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为baPWV≥1 400 cm/s的危险因素,其OR(95%CI)为4.31(1.56-11.88),P=0.005且校正年龄、SBP、DBP、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因素后仍有统计学意义。然而SLE无LN组以及SLE合并LN组中,UA并非baPWV≥1 400 cm/s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163、0.519)。结论SLE患者动脉硬化程度高于正常人群,SLE患者UA水平可能与baPWV相关。
王洁蕊石慧婧杨文浩李娜杨文芳王健袁伟刘白鹭胡玉琴李丽娜舒荣宋海澄韩依轩于萍崔刘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血尿酸
类风湿关节炎寰枢椎受累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的重要性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并发寰枢椎关节受累的临床特点,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寰枢椎受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40例R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X线片和寰枢椎MRI检查,根据有无寰枢椎受累分为2组。收集RA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资料,比较RA寰枢椎受累组和无寰枢椎受累组上述数据的差异,分析X线和MRI对于寰枢椎受累诊断的优缺点。结果 40例RA患者中,女性28例,男性12例,寰枢椎受累组16例,无寰枢椎受累组24例。16例寰枢椎受累组患者中4例为早期RA患者;MRI检查发现寰枢椎半脱位(atlantoaxial subluxation,AAS)7例(43.75%),血管翳10例(62.50%);颈椎X线检查,仅6例提示寰枢椎有病变,均为AAS。寰枢椎受累组RA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无寰枢椎受累组[(20.89±3.01)kg/m^2vs.(24.31±3.29)kg/m^2,P=0.011]。与无寰枢椎受累组比较,RA寰枢椎受累组的病程[(167.69±171.73)月vs.(130.75±171.05)月]、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59.40±35.95)mm/h vs.(51.88±30.25)mm/h]、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38.97±42.34)mg/L vs.(32.97±37.26)mg/L]、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5.96±1.86)vs.(5.55±1.70)]的平均水平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受累组RA患者骨侵蚀情况明显高于无寰枢椎受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P<0.05)。结论 RA早期即可出现寰枢椎病变,外周关节破坏严重的RA患者更容易出现寰枢椎受累,MRI在RA寰枢椎受累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李娜杨文浩杨文芳刘白鹭韩依轩宋海澄于萍袁伟崔刘福舒荣
关键词:寰枢椎关节磁共振成像
结缔组织病合并纵向性脊髓炎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并发纵向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10例结缔组织病并发纵向性脊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干燥综合征4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发病年龄为20~64岁。本病多以下肢无力为常见表现,临床表现包括视力异常、运动、感觉以及尿便障碍等,8例患者伴血液系统损害,血清抗核抗体及抗SSA抗体可阳性,10例患者脊髓MRI均表现为超过4个节段脊髓病变,均经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获得不同程度缓解。结论结缔组织病并发纵向性脊髓炎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抗SSA抗体可能与之相关,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减少复发。
袁伟崔刘福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于萍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脊髓炎抗SSA抗体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PDD)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的良性病变,以无症状性近端指间关节两侧非炎性肿胀和皮肤增厚为特征。1975年Verbov首次提出Pachydermodactyly这一病名。国内叶霜等建议将本病命名为“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
宋海澄于萍舒荣韩依轩王健王洁蕊杨文浩袁伟刘白鹭崔刘福
关键词:近端指间关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