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亮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韧带
  • 3篇交叉韧带
  • 3篇关节
  • 3篇关节镜
  • 2篇手术
  • 2篇前交叉韧带
  • 2篇膝关节
  • 2篇镜检
  • 2篇骨折
  • 2篇关节镜检
  • 2篇关节镜检查
  • 1篇溢水
  • 1篇圆枕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撕脱
  • 1篇撕脱骨折
  • 1篇隧道
  • 1篇体位
  • 1篇前后交叉韧带
  • 1篇重建前交叉韧...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7...

作者

  • 4篇韩亮
  • 3篇黄长明
  • 3篇董辉详
  • 2篇范华强
  • 1篇付仰攀
  • 1篇胡喜春
  • 1篇林崇明
  • 1篇傅仰攀
  • 1篇卢海燕
  • 1篇王建雄
  • 1篇张少战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溢水法和碰击法判定重建前交叉韧带中Rigidfix股骨端横穿钉固定隧道准确性对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溢水法和碰击法判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Rigidfix股骨端可吸收横穿钉固定隧道的准确性。方法对4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胫骨隧道。股骨端用Rigidfix股骨端可吸收横穿钉固定,胫骨端用Intrafix固定。术中比较股骨端溢水法、导针碰击法判定用于可吸收横穿钉固定的隧道是否位于股骨隧道中央的准确性。结果 40例股骨端外侧套管均有溢水,导针碰击法34例出现金属碰击感,6例无金属碰击感。用关节镜判定,其中导针碰击法中34例出现金属碰击感者,横穿钉固定隧道均在中央,无金属碰击感的6例均偏向一侧。2种方法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结论导针碰击法判定可吸收横穿钉固定隧道,操作简便,判定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黄长明董辉详韩亮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
自制体位长圆枕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在治疗膝关节炎、滑膜炎、滑膜皱襞综合征、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修复与重建、胫骨棘撕脱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时,膝关节镜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行膝关节镜手术时,合适、恰当的体位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韩亮
关键词:体位膝关节镜手术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滑膜皱襞
双束双隧道6股腘绳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束双隧道6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8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股骨胫骨双隧道建立前内侧束(AMB)及后外侧束(PLB)。分别将股薄肌腱、半腱肌腱编织成3股肌腱,用于重建PLB与AMB。AMB与PLB股骨端均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AMB用Bio-Intrafix固定,PLB用Milagro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9.54±3.84)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18-60(34.79±12.53)分,术后1年为90-98(95.54±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议(t=26.51,P〈0.01)。结论双束双隧道6股腘绳肌腱重建ACL,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效果可靠。
黄长明董辉详范华强付仰攀韩亮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膝关节
外侧双窗口入路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3
2011年
我院自2005-01-2008-01应用外侧双窗口入路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65例,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54例,女11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岁。致伤原因:体育运动伤8例,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45例;新鲜骨折50例,
傅仰攀黄长明韩亮王建雄范华强张少战卢海燕胡喜春董辉详林崇明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