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骏
-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磁共振不同检查序列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研究对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不同检查序列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0例疑似肛瘘患者纳入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MRI检查,分别进行MRI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DCE)序列、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扫描,以手术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和比较MRI常规平扫、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比较MRI常规平扫、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结果120例疑似肛瘘患者中,有40例经手术诊断确诊肛瘘,其余80例患者为肛周脓肿。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常规平扫(P<0.05),而DCE序列与3D-SPACE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常规平扫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度,而DCE序列、3D-SPACE序列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高度。DCE序列、3D-SPACE序列扫描对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均高于MRI常规平扫(P<0.05),而DCE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CE序列、3D-SPACE序列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优于MRI平扫,临床上诊断肛瘘时推荐采取MRI多种序列扫描。
- 许彪韦骏文小军孙嗣麒陈天忠陈菁菁
-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
- 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8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扫描,包括斜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所有病例均行在斜矢状位图像基础上平行于ACL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斜冠状位薄层无间隔质子密度加权扫描,成像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评价常规MRI及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真实性。结果:常规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80.61%、漏诊率为23.08%、约登指数为0.66、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65.91%;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93.88%、漏诊率为3.08%、约登指数为0.85、阳性预测值为94.03%、阴性预测值为93.55%。常规MRI扫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的诊断一致性一般,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0和0.86。结论: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可以提高ACL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可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
- 梁有禄韦骏黄永杰王效柱韦健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 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
- 梁有禄王树庆黄永杰韦骏王效柱韦健周建飞邓忠奎汪勤宋国武陈琪
-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拟定治疗方案、提高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运用MR常规扫描及薄层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PDWI)两种方法对98例外伤膝...
- 关键词: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运动性损伤影像诊断
- 联合应用体表相控线圈3D-MRS、常规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Kappa统计量评价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体表相控线圈3D-MRS、常规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30例男性前列腺癌疑似患者,最大86岁,最小50岁,平均70±8岁,28例PSA>4ug/L。MR...
- 韦骏
-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
- 文献传递
- 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对6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CT平扫主要表现为患肢对侧纹状体呈高密度,MRI检查病灶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D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CT、MRI表现有明显特征,结合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可诊断本病。
- 左赞江宋高业韦骏姚斌覃绍超
- 关键词: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 正常与退变腰椎间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对比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测量值(ADC值)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可能影响ADC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4例健康志愿者和16例腰腿痛患者进行常规T2WI及DWI扫描检查,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正常腰椎间盘ADC值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均无相关性。正常与退变椎间盘平均ADC值分别为(1.82±0.70)×10-3mm2/s和(1.22±0.27)×10-3mm2/s,正常与退变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加权成像ADC测量值对退变椎间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诊断退变椎间盘时可不考虑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的影响。
- 马强华韦骏叶建军杨晓萍陈纲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腰椎间盘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浅析后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判断是否存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变异;另选42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无颅内动脉瘤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后交通动脉瘤组中出现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比率为43.4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结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存在使后交通动脉瘤容易发生。
- 王树庆叶远良左赞江韦骏杨德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动脉环大脑后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坐骨结节囊肿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囊肿的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囊肿的磁共振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本组病例共18个病灶,为单发囊性肿块,囊壁厚,内壁不光滑,13个病灶囊内见线状分隔,5个病灶囊内无分隔;6个病灶囊液T1WI上呈低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10个病灶呈稍高信号,所有病灶囊液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间隔轻度或中等度强化,囊液无强化。结论坐骨结节囊肿磁共振表现具有特征性,磁共振诊断坐骨结节囊肿具有很高的价值。
- 韦骏
- 关键词:坐骨结节囊肿磁共振
- 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HT)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对经膝关节镜手术证实的27例(27膝)BHT患者及27例(27膝)非BHT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半月板碎块内移征(A征)、半月板翻转征/双前角征(B征)、外周残半月板征(C征)、空领结征/领结残破征/后角残破征(D征)的频率以及同时具有半月板碎片移位征象及半月板残缺征象(A/B且C/D征)的频率,计算各征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A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88.89%,B征为29.63%和85.19%,C征为81.48%和77.78%、,D征为59.26%和66.67%;A/B且C/D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96.30%,与A征、C征的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后两者显著提高。结论 A征及C征对MRI诊断BHT最具诊断价值,若能结合A/B且C/D征,则可减少误诊。
- 王树庆梁有禄韦健韦骏黄永杰王效柱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
-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半月板磁共振成像
-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表现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比分析,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10例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临床、CT、MRI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10例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中5例位于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内,3例位于右侧侧脑室三角区,2例位于右侧侧脑室后角内。CT显示为脑室局部扩张,其内填充脑脊液密度,未见囊壁显影;MRI显示囊肿呈类圆形,壁薄且均匀,无壁结节。囊液为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未见强化。结论: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CT表现无特征性,而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是目前最佳检查方法。
- 左赞江韦骏王树庆姚斌
- 关键词:神经系统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