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地理信息系统在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不足,在对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管理功能建立评价区的环境现状信息、流域规划信息和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以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层功能进行环境累积性影响分析作了介绍。利用GIS技术可以提高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和质量。
- 巴亚东潘德元雷明军
- 关键词: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地理信息系统
- 改善江湖关系 修复水网生境
- 长江中下游的通江湖泊历史上曾达100多个,目前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3个。江湖阻隔致使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生境连通性和完整性受损,湖泊水体变成“死水”,水质逐步恶化,湖泊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
- 李志军李德旺雷明军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水体修复
- 文献传递
- 武汉市金银湖动态水网构建思路与方法初探被引量:3
- 2008年
- 金银湖水系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境内,是目前国家批准的湖北省内唯一的湿地公园,其生态保护要求很高;另一方面,金银湖周边城市化建设速度很快、发展定位高,经济发展与湿地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保持一定的水位,金银湖水系的7个湖泊之间均建有隔堤,造成湖泊自净能力、生物多样性降低。为改善金银湖的水生态环境,规划将湖间隔堤拆除,并从汉江引水,经金银湖后从府河再排入长江,从而重建金银湖动态水网。对构建金银湖动态水网的思路、方法以及规划成果进行了介绍。
- 李志军李德旺雷明军
- 关键词:生态调度
- 改善江湖关系 修复水网生境
- 长江中下游的通江湖泊历史上曾达100多个,目前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3个。江湖阻隔致使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生境连通性和完整性受损,湖泊水体变成"死水",水质逐步恶化,湖泊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
- 李志军李德旺雷明军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水体修复
- 文献传递
- 长江流域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综述被引量:17
- 2008年
- 根据众多研究者对长江流域19省(自治区、直辖市)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有研究结果,结合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60科109属154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的39.7%,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0种,裸子植物7科23属38种,被子植物44科77属106种;长江流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6种,其中Ⅰ级31种,Ⅱ级95种。分析了长江流域珍稀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 李红清李迎喜雷阿林雷明军马晓洁
- 关键词: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 武汉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由于江湖通道隔截,武汉大东湖各湖泊变得相对"孤立",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为此,武汉市实施了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将长江与大东湖各湖泊连通起来。根据大东湖目前的污染现状、工程引水规划以及长江和东湖的水质和水生生物情况,分析了工程实施对湖泊生境、水生生物、鱼类及鸟类的影响。工程的实施,将增强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湖泊的水体置换能力、减少死水区、扩大湖泊环境容量,为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创造适宜的生境。
- 雷明军蒋固政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大东湖
- 厄瓜多尔流域综合规划适宜生态流量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在厄瓜多尔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生态流量管控尚未被应用于具体实践。为此,参考中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经验,将生态流量管控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引入厄瓜多尔流域综合规划中。在对生态流量发展历史、计算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厄瓜多尔基础资料现状情况及管理要求,在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时,确定了212个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并应用Tennant法和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了各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
- 李红清林国俊杨寅群杨梦斐田志福陈晓娟雷明军
- 关键词:生态流量流域规划TENNANT法
- 厄瓜多尔Napo流域水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
- 2017年
- 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厄瓜多尔Napo流域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厄瓜多尔水质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特点,参考中国和欧美国家水质监测与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Napo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流域污染源分布特点及其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针对Napo流域水环境污染情况,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了Napo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同时,针对Napo流域水环境监测能力弱、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
- 林国俊杨寅群李志军刘学文蔡金洲陈晓娟雷明军
- 关键词:水质分析水资源保护
- 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长江流域分布有大量的生态敏感区,对维持流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缺乏流域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平台,在流域开发规划上,难以表达生态敏感区保护信息。在分析流域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不完善对流域规划决策的制约影响,构思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总体框架结构。该平台建设有利于推进流域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流域的规划、管理、决策、科技创新水平及工作效率。
- 雷明军黄鹤鸣周国勇
-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生态保护长江流域
- 基于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研究被引量:44
- 2013年
- 选择在大尺度范围的长江上游开展生态敏感性研究,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在系统、翔实的辨识和分析长江上游区重要生境和生态敏感区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方式,筛选、识别和构建了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敏感度的计算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图形数据库相关联,生成基于各评价单元生态敏感性专题评价成果图,从而揭示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为开展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制约因素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长江上游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分别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74.14%、6.76%、8.25%、4.93%和5.93%。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区生态敏感性最高区域,其次是长江上游干流区和赤水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重点分布于上游区,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利用中需重视对各类生态敏感区的生态保护。
- 李德旺李红清雷晓琴雷明军
- 关键词:GIS生态敏感区指标体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