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务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被引量:10
- 1988年
- 作者指出,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广泛的改革.在农村,家庭责任制已取代了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实行经济开放,大大促进了制造业的出口.工业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比农村改革更为困难和复杂.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扩大市场的作用.要使市场能够有效地运行,改革必须在四个方面取得进展:1.企业的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和销售.2.企业决策行为必须与市场规则一致.3.企业面对的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4.价格必须反映经济中的相对稀缺.改革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十年改革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改革与经济增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中国逐步接近其他大国的发展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的加速.然而,改革的成功已赢得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改革的主要障碍依然是存在的.
- 德怀特.H.珀金斯陈越
- 关键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
- 我国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4
- 1986年
- 本文从六个方面研究我国经济周期问题:(1)我国经济周期的简单回顾;(2)我国经济周期中的若干经济现象;(3)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解释;(4)形成我国经济周期的原因;(5)减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思路;(6)今年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分析。作者指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周期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必须认识和掌握经济发展的周期性,采取相应经济政策,延长扩张期,缩短收缩期。
- 陈越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年增长率
- 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被引量:5
- 1988年
- 本文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作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并且有其规律性。以此为中心,作者论述了:(一)中国经济周期及其基本特征;(二)中国经济周期中心投资波动;(三)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分解;(四)中国经济周期中,心结构变化;(五)中国经济周期的原因分析;(六)中国经济周期的政治背景;(七)中国经济周期与计划;(八) 中国经济周期与农业形式;(九)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增长水平;(十)缓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思路。
- 陈越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社会总产值经济扩张社会总需求经济波动
- 对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有过增长速度较快,重大比例关系较为协调,人们得到较多实惠的繁荣时期;也遇到过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以致出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的衰退时期。因此,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动因,寻求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1.倾斜与均衡——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作为一个低收入国家,我国经济发展既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进化,即现代产业部门不断增长扩大,传统产业部门比重逐渐下降的过程。因此,采取适度倾斜的发展方式,即促进一些主导产业部门的领先增长,从而带动其它部门的增长,无疑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迅速提高社会生产率,摆脱经济低水平的循环。但是。
- 程秀生郑景胜陈越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