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病
  • 3篇血压
  • 3篇平板运动
  • 3篇平板运动试验
  • 3篇高血压
  • 3篇冠心病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病患
  • 2篇并发
  • 1篇单人操作法
  • 1篇电图改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3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陈虹心
  • 7篇邝子良
  • 3篇孙炎华
  • 1篇梁英林
  • 1篇张双胜
  • 1篇徐宝珠
  • 1篇程道胜
  • 1篇陈莉君
  • 1篇程荣健
  • 1篇张兆桐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波离散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作为无创性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伴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无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Pmax、Pd和LAD值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10.4、27.6和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min、LVEF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仅Pd是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陈虹心孙炎华邝子良
关键词:P波离散度高血压病心房颤动
健脾补肺法和固肾益肺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TNF-α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补肺法和固肾益肺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健脾补肺组及固肾益肺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健脾补肺的六君子合三子养亲汤、固肾益肺的玉屏风合金匮肾气丸共30天,观察3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TNF-α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健脾补肺组患者经治疗后营养指标%IBW(%)、TSF、AMC、ALB、Trf均明显上升,TNF-α较治疗前减低,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固肾益肺治疗组治疗后营养学指标%IBW(%)、TSF、AMC、AlB、Trf有不同程度增高,Trf及TNF-α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补肺组治疗后FVC%、MVV%、FEV1·0%较治疗前升高(P<0·05),PEF%指标变化不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固肾益肺组治疗后FVC%、MVV%、FEV1·0%、PEF%有改善,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法和固肾益肺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的改善、TNF-α及肺功能有正面影响,但健脾益肺法的临床效果较好,提示健脾益肺法为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治法。
张双胜程荣健程道胜陈虹心
关键词:肺疾病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对56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起病不典型腹水中至大量,有进行性增加,顽固性腹水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邝子良陈虹心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腹水
急性胰腺炎的心脏损害及心电图改变分析
1999年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心脏损害较为多见.且心脏损害以心律失常表现为多,提高认识利于诊断及防治心脏损害的加重,笔者对我院1992年至1998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的心脏损害及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研究分析。
邝子良陈虹心
关键词:心脏损害急性胰腺炎心电图改变住院急腹症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冠心病300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2011年
目的总结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用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中以单支病变者最为多见,共195例(占65%),其次为二支病变者共90例(占30%),3支及以上病变者15例(占5%)。195例单支血管病变中血管狭窄为50%~74%者158例(81.0%),75%及以上狭窄者37例(19.0%)。在2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105例中,88例(83.8%)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17例(16.2%)无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结论对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即使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也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陈虹心孙炎华邝子良张兆桐梁英林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Olive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伪差与误判的分析
1999年
24h动态心电图(ECG)作为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检查过程中,常出现伪差与误判,为探讨其原因,现将我院1996年5月至1998年3月间Olive动态ECG分析系统所检查的30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66...
陈虹心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伪差误诊OLIVE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分析和操作技巧评价(附360例报告)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9%。双人操作法成功率85.5%。回肠末段到达率单人操作为85%,双人操作为56.0%。单人操作法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平均为8.8min,双人操作到达回盲部平均时间为11.5min,并发症发生率单人操作法0%,双人操作0.88%;单人法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人力,效率高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邝子良陈虹心徐宝珠
关键词:结肠镜并发症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病因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02例中发生晕厥30例,其中有28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阵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2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陈虹心孙炎华邝子良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源性晕厥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方法选取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RV指标[全部R-R间期中相邻的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及DC。结果观察组的PNN50(4.25±7.12)%、RMSSD(28.26±24.82)ms、SDNN(63.65±22.15)ms、DC(6.69±1.85)ms均低于对照组的(12.98±15.60)%、(55.55±41.29)ms、(129.54±32.29)ms、(11.95±6.6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RV和DC均较正常人降低,能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诊治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陈虹心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阐述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或多次胃镜检查和应用辅助器械配合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2.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取消化道异物简便、经济、快速,患者痛苦少,方法安全有效。
邝子良陈莉君陈虹心
关键词:上消化道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